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天地 > 新闻理论与实践

新闻理论与实践

培养记者新闻发现力三策

  2009-12-10

在比较中发现新闻点

通过不同事物间的巧妙类比,可以帮助记者迅速、准确把握未知事物特点,有效发现新闻。

笔者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跟随环保部门巡视所在地的母亲河―张泾河,报道河流水质状况。因为它是所在地生活水的取水源,所以格外受到大家的关注。站在船头,除了拍摄一些来往船只和绿色漂浮物外,怎样直观向观众反映水质情况?拍摄了收取河中水样与矿泉水进行对比的镜头,两种水体差异不大的颜色有力说明这条河的水质外观,利用真实镜头对比语言表达事实。

只有准备充足,才能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敏感发现要报道的新闻特点和价值。2006年七八月间,笔者所在上海石化里两位普通员工在几天内先后为两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在跟踪拍摄这一义举的过程中,为了从更多事实中反映两位捐助者的淡定自如和高尚品格,笔者通过沟通发现并抓住了几个具有强烈对比性的细节:一位员工在得知配对成功后就开始节制饮食控制体重,为捐献作准备,而另一方面,受助孩子的父亲直到手术前还在担心对方会不会反悔;另一位员工家境条件不好,但他仍然义无反顾进行捐献。

拓宽思维能力

新闻以事实为基础,但有时也需要借助一定经验和思维模式对新东西进行各种设想推测,尤其很多新闻事实是事后采访,记者要根据现场环境和当事人叙述再现当时情景,观众则通过镜头所展现的事物细节或关联画面,通过现场叙述或与被采访人的对话来了解整个新闻事实,由于构成节目报道的多元素组合最终由记者完成,要求记者在所掌握的基本素材不足或者有残缺情况下,寻找表现事实细节和手段的过程。

作为一名记者,拓展各方面的思维能力非常必要。面对掌握的多手材料,怎样拿捏和选择考验记者的判断力。判断是思考的结果,记者要善于在对事物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迅速判断新闻材料的性质、相互关系和价值,剥离与事实主体无关的干扰因素,抓住核心线索并组织相关素材进行新闻创作。这也是记者发现力的基本表现。

换个角度发现新闻

在采访中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得出不同结论。一次笔者早晨去海滨公园采访拍摄湖中冬泳者,本想做一条关于冬锻风景线的新闻。没想到时间晚了,冬泳的人早已离去,眼睁睁看着计划泡汤,心情十分沮丧。但是笔者突然发现湖水水面漂浮着大量油污,寻源望去,原来油污是从一家湖边饭店里排出的,笔者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批评报道题材,马上展开采访和拍摄,许多早锻炼的老年人反映饭店只顾赚钱,图方便而破坏环境、污染湖水的劣行,饭店有关负责人面对记者镜头也哑口无言,一条很好的社会新闻就在无意中做出来了。后来记者还跟踪调查,拍摄了环卫部门对这家饭店严格执法,限期整改的报道,发现并挖掘了一个有价值的报道。

来源:云南电力新闻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