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天地 > 新闻理论与实践

新闻理论与实践

新闻采写要追求最大值

作者: 陶克强  2009-12-29

吃过甘蔗的人都知道,如把甘蔗分成三个部分,无疑是甘蔗下部最甜,中间部分较甜,越往上部则甜度越小。如同吃甘蔗的道理一样,新闻采写也应该“吃”到“最甜”部分。换言之,记者采写新闻应该追求最大值,以“最甜”来提升新闻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把新闻的最大效应完全释放出来。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记者挖掘新闻最大值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新闻报道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所在媒体美誉度和公信力的高低。

一、为何提出最大值这个话题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安身立命之所在。新闻人人会写,优劣大不相同。令人忧虑的是,记者抓到新闻就写的现象仍然突出,不管不挖不抓新闻最大值的事例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既有考核不科学之制度诟病,优稿与次稿差别不大,造成谁也不愿意出好稿;也有记者重数量轻质量之偏见,以多发稿就是“好猫”为追求目标;当然,也有记者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不足之问题。然而,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出不出好稿一个样的情境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也就成了记者的第一选择。

追求新闻最大值,是因为具备最大值含量的新闻作品所产生的影响力非常巨大。1960年2月28日,《中国青年报》一版刊发长篇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详细记叙了当年2月3日下午5时到深夜,7个小时内发生的一件从死亡线上夺回修路民工生命的故事。

据当时的采访记者王石介绍,这条线索是他们在《北京晚报》上读到的一条短讯,新闻不过几百字,却使他们激动不已。尽管已经有媒体报道过了,但他们仍然决定炒这盆“冷饭”,而且决不添加任何“佐料”,把它原有的“好滋味”全给“炒”了出来。由此可见,千方百计地挖掘新闻最大值,应当是每一个新闻人的刻意追求。

二、如何判定新闻价值大小?怎样对其进行划分

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则认为,在分析和判断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注意分析新闻作品的内容与读者的关系。稿件的内容牵动的读者层愈广泛,读者人数愈多,新闻价值也就愈高;稿件对读者的影响越是重大,新闻价值也就愈大。二是要注意新闻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要认真分析新闻作品是否抓住了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说,决定新闻价值的,应当是由对读者、对实际工作、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的程度来决定。

判定一件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是大还是小,各媒体各名家虽各有独到眼光,但大体上还是“异曲同工”。综合各家观点,求同存异,笔者将其概述为:主题重大,深刻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回答读者关心的重要问题;新闻性强,在第一时间内抢先传播;精心写作结构佳,简练生动文风实;社会效果好,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

三、怎样追求新闻的最大值

邹韬奋说过,我每得到一个题目,先尽心思索,紧紧抓着这个题目的要点所在。古人说:“读书得间”,这也许可以说是要“看题得间”,你只要抓住了这个“间”,便好像拿着了舵,任着你的笔锋奔放驰骋,都能够“搔到痒处”。

其实,好的新闻作品,大多数时候是“想”出来的。“‘用心想一想,情况大不一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因为,当大量的新闻事实摆在你面前且已反复做过报道,而其中的新闻价值并未掘尽时,这时的新闻你就得去“想”出来,这个过程比采访的“跑”更辛苦、难度也更大。挖掘新闻的深层意义,追求新闻的最大值,就是需要记者思考,思考,再思考。毫无疑问,一个优秀的记者往往更要善于思考,其思想投入也更多于并重于躯体投入。正如诗人郭小川所说:“生活真像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啊,就不会这样可口。”记者要写出好的新闻作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新闻价值分为“很大”、“较大”、“一般”、“较小”、“很小”五个层次,那么在同源信息中如何寻找非同质化的亮点、最终寻觅得到新闻的最大值呢?笔者认为主要路径有三条:一是活用背景,二是巧取角度,三是精心写作。

先说活用背景。任何新闻事实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历史条件,以 及变动的过程与产生的原因。这些环境、历史条件、原因和变动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背景。一篇新闻报道,如果不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就很难显示它的新闻价值及社会意义,也就很难让读者理解它的实质内容。

宋代诗人叶绍翁用“一枝红杏出墙来”表现“满园春色”,他着墨的是最具特点的“一枝”,可谓是“动人春色不须多”。新闻中活用背景也应做到这一点。新闻背景在新闻中只是配角,一般是用来烘托、说明或显示报道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因此,使用背景材料应力求以一斑见全豹。

再说巧取角度。苏东坡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采写新闻时,选材、立意、表达,以及取事着墨、叙事状物,都需要选准角度。  比如,2004年11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庆功会,庆祝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当地四家媒体报道了这一新闻。

   

来源:中国新闻培训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