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荏苒,风雨如歌。今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六十华诞! 作为我国最早形成的区域性电网——东北电网,也在这六十年间披荆斩棘,抢抓发展机遇,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特别是1999年以来的十年,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东北地区电力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电能质量和供电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电力市场建设也在平稳推进。
东北电网公司作为东北地区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自觉纳入国家电网公司战略体系,以满足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己任,致力于努力推动东北电网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东北电网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支持重点项目研发,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区域电网稳定和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在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加快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构建技术联盟。
2004年到2005年,东北电网公司连续在哈尔滨成功进行了两次“大扰动”试验。由于试验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此前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没有网上试验的先例。东北电网公司敢为人先,两次现场试验均取得成功。第一次试验使吉林、黑龙江南送电力极限由110万千瓦提高到160万千瓦,相当于没有花一分钱基建投资而建设了一条500千伏线路。第二次大扰动试验又使电网南送稳定极限由160万千瓦提高到220万千瓦,其中辽吉断面和辽宁中部断面稳定极限由260万千瓦提高到320万千瓦。这一科技成果不仅有力地缓解了辽宁电网的供电紧张局面,支援了华北电网特别是北京迎峰度夏,而且走出了一条电网挖潜的新路。
伊冯可控串补、在线动态安全评估系统计算平台、综合负荷模型及超高压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基于数字化配电线路安全作业远程监控管理系统等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不断加快。公司还在规划建设输电通道和受端电网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同塔双回和紧凑型输电技术,以科技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东北电网公司还将周密梳理现有技术状况,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解决电网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争取在关键技术领域有所突破;认真编制2010年科技项目,做好在研项目的管理合同签订、经费使用和项目结题等工作;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加强技术改造,切实提高电网发展的科技含量。东北电网公司将严格落实科技合作协议,与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开展广泛的技术交流,同时充分发挥东北电科院和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为各类专业人才成长搭建舞台。
东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这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对东北地区电力资源的重要补充,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组成部分。作为电网企业,公司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极大支持,加强风电大规模入网对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的研究,使东北电网的风电装机从2001年开始实现零的突破,到2009年2月底, 实际已投运容量375万千瓦,预计“十一五”末期将超过1300万千瓦。目前,东北地区在风电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经步入我国前列。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安排,公司积极组织实施了招投标管理系统建设一期工程。招投标管理系统于2007年9月8日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第一个实现了单轨制运行,至今已经受住了多次大型招标活动的考验,实现了系统的实用化,2007年累计进行了12次招标和评标活动,累计完成招标金额1.8亿元,被主管业务部门评价为“一套得心应手的管理工具”。
东北电网公司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进行了数据异地备份中心的建设。目前,公司在长春建立了信息系统数据异地备份中心,实现了沈阳与长春两地的数据异步备份,在长春为公司直属单位提供了异地数据备份服务,多次在直属单位出现服务器故障数据损坏的情况下,迅速实现了应用系统的数据恢复。该系统在国内电力行业内第一个实现了相距300公里距离以上的异地数据备份,可以有效抵御多种灾难性事件,成为公司抗灾减灾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标签:东北公司,科技进步,东北电网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