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10年间新疆5万多户农牧民家庭不再“电荒”

作者:熊聪茹 李易峰  2009-11-05

10月31日晚上,小学生买买提·牙生在台灯下做作业,妈妈正用洗衣机给全家人洗衣服,爸爸喂完家里养的50多只羊,舒舒服服地坐下来看起电视。在买买提·牙生所在的村子,这种普通而温馨的生活几年前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实,因为没有电。

买买提·牙生家住在天山南麓的山区,和焉耆县直线距离有100多公里,距离最近的镇子也有40多公里山路,这条路还经常被洪水冲断。自从有一次在县城亲戚家见到电灯以后,买买提·牙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用上那种“一按就像太阳一样明亮”的东西。

两年前,电力工人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栽下一根根电杆,把电线架到了买买提·牙生的家门口。通电的那天,他拿出自己攒下的零用钱买了一根从来舍不得吃的冰棍,送到电力工人的手中。

最近10年来,在新疆偏远山区和荒漠边缘,有5万多个农牧民家庭像买买提·牙生家一样用上了电,世代延续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在天山西部的温泉县托勒木特乡恰安赛新村,36户牧民曾几度放弃崭新的定居砖房,依然过着游牧的生活。为了这36户农牧民,新疆电力公司投入66万元,让一排整齐的输电线路穿山越岭到达这个村落。通电后,牧民彻底定居下来,老人有病可以去卫生院,孩子们可以上学了,冰箱、电视也逐渐进入寻常牧民家庭。最新潮的还属哈萨克族牧民哈得斯,通电才1个多月,竟然学会了用电磁炉烧奶茶。

通电还使农牧民有了更广阔的致富途径。在木垒县大石头乡,哈萨克族村民热合木·别克开的铁件加工铺在通电前只能使用自备的柴油发电机,结果焊一根焊条的成本高达10元。该乡通电后,热合木·别克说:“焊一根焊条差不多只需1元钱,生意终于有希望了。”

自2000年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和电力部门共投资约80亿元,为5万多个农牧民家庭解决了用电问题,彻底消灭了无电乡。尤其是国家电网公司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筹资实施的“户户通电”工程,在一年多时间里集中为2.1万户农牧民送上了“光明”。

来源:国家电网

标签:新疆,电力发展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