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中山供电局相关负责人28日透露,国际上衡量供电能力是否先进的标准是看其供电可靠性是否在99.9%以上。经过努力,该局客户供电可靠率已从去年99.888%,提高至今年的99.927%,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从11.44小时降低为5.823小时。
方丽华担任该局副总工程师兼生产技术部主任。她告诉记者,今年该局安全生产指标有144项,全部达到南方电网要求,其中93项指标达到南方电网最优值。其中,城网供电可靠率99.927%,平均每户停电时间为5.823小时,平均停电次数为0.865。居民端电压合格率99.05%农网供电可靠率99.814%,平均每户停电时间为14.8小时,平均停电次数为1.83。全网N-1线路比例达到95%。
据南方电网中山供电局局长黄汉棠介绍,为提高供电可靠率,该局重点落实了8项措施:
一是调整配电网结构,提高配网转供电能力。首先,突破中山现有配网环网模式,优化重组10kV环网结构,重设主干配电房,重点调整了"糖葫芦串"环网组,摆脱10kV主干线路供电可靠率受用户设备状况和管理水平牵制影响的局面,从而大大提高主干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其次,对不满足"N-1"的环网线路改造、中压重载放射式线路改造、卡脖子线路改造等方向的重点立项整改。通过上述措施,配网环网率从08年的43.8%提高至67%,城网环网率由82%提高到100%,城市配网可转供电率由82%提高到98%。城区变电站任一10千伏母线停电,城网线路转供电率达到100%,城网中压用户基本未受影响。
二是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大力提高配网线路自动化水平。目前该局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分三个层面,城区中心区实现"三遥"功能,在各镇区积极推广电缆短路故障定位系统和架空网线路推广馈线自动化技术。目前城网自动化率已达到100%,全网自动化率为65%,以东区为例线路故障隔离时间平均减少了2.3小时。线路故障隔离时间平均减少了2.2小时。
三是加强综合停电管理,实现"五严管、一支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停电配合,综合审批停电计划,按"客户有利、调度有序、施工有为"的原则将停电施工的时间和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实现一次停电,多家配合,避免重复停电、计划外停电,彻底杜绝随意性停电。综合停电提高供电可靠率0.042个百分点,多供电量953.14万千瓦时。另外,该局通过重点抓好停电工作的"五个严管",全局重复停电1次,同比减少1次;临时停电18次,同比减少26次;延时停送电20次,同比减少26次;停电计划执行率超过90.5%,同比增加19.1%。
四是10kV线路安装备用引落及备用开关间隔。利用正常停电检修的机会,在10kV线路上加装备用引落,以满足用户扩容和新增用户用电的需要。全年各公司利用停电机会安装207套,使用156套,少停电18181时户数,提高供电可靠率0.011个百分点,多供电量180.8万千瓦时。
五是合理规范操作和检修时间定额。今年上半年,该局对设备操作及检修时间定额开展反复研究重新修订了新的操作及检修时间定额,并经过反复试用,使其具有很高可操作性。据统计全局平均操作时间同比减少15分钟,同比降低了23.08%;配网设备平均检修时间同比缩短了0.2小时;输电线路平均检修停电时间同比缩短了1小时以上;保护检修平均停电时间普遍同比缩减超过10%,原9天的停电缩减为8天,6天停电缩减为5天。
六是大力推进提升操作效率的措施。通过开展监控远方遥控刀闸和投运压板,大大节省以往变电运行人员前往变电站操作的路程时间,有关操作在电脑遥控完成,操作效率大幅提升。另外,为解决五防系统不能多任务同时操作问题,该局开展了对相关系统进行了整改,改造后,系统支持多任务操作,满足同时执行多项无逻辑关联的操作任务,提高了操作效率。从改造结束至今,目前共实施多任务操作17次,每次平均减少操作时间30分钟。
七是配网架空线带电接火。经过全面的调研,国内架空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已经成熟。该局在今年10月决定全面启动该项工作,11月在中山市全面开展架空线路带电接火工作,至目前为止,中山市共开展带电接火作业15宗,节约停电时户数为1153,相对于平均每户减少停电4小时。该项工作的启动,极大地方便了客户用电的接入,同时客户的接入不影响其他客户,有效提高了客户供电可靠性。
八是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尝试。为了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运行良好设备的检修次数,2009年选取了10kV开关柜、配电柜、保护装置和部分输电线路等设备开展设备状态检修的尝试。目前该局已完成76个变电站、城区832个配电房的普查。该项目推广实施后可大幅度减少该局变电站10kV设备的停电时间,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标签:中山供电局,供电可靠性,国际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