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内蒙古西电东送整整走过20年光辉历程。据10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20年来累计向京津唐等地输送电量3317.52亿千瓦时。
内蒙古西电东送20年来,内蒙古电力公司“网对网”送电1542.69亿千瓦时;三大超级“点对网”电厂大唐托克托发电公司、华能北方上都发电公司、京能岱海发电公司分别直送1175.65亿千瓦时、328.01亿千瓦时和271.17亿千瓦时。与此同时,内蒙古实现了由缺电省区向电力能源强区的跨越,脚踏“风火轮”携“1134”的成就走进全国前列———2005年以来西电东送电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风电并网装机接近500万千瓦保持全国第一,火电装机接近5000万千瓦排名全国第三,发电装机总量突破5000万千瓦跃居全国第四。
1989年12月5日,蒙西电网通过丰镇至大同的双回220千伏线路正式向华北主网送电,内蒙古西电东送大幕就此拉开。自2003年起,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等发电集团悉数挺进内蒙古发电市场,国华、京能、三峡、中广核等及时跟进并迅速壮大。内蒙古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在与引进的投资办电企业的资金优势、管理优势和项目优势结合后,形成内蒙古电力工业突飞猛进的巨大合力。
据内蒙古电力公司总经理张福生介绍,内蒙古电力工业伴随着西电东送逐步形成规模、形成优势、形成特色。首先,在京蒙两市区对口帮扶合作的大框架下,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动双赢。其次,全国第一的煤炭储量和产量、全国第一的风能资源禀赋辅以良好的外送市场,吸引了各大电力集团踊跃到内蒙古投资办电。截至11月底,公司统调装机为3276.7万千瓦。第三,内蒙古已经成为国家级能源接续基地,西电东送覆盖“三北”地区,以主送华北为核心,蒙东向东北网送电,蒙西向宁夏送电(西北),内蒙古电力工业已经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息息相关。随着未来国家电网以内蒙古三大煤电基地为起点的“两横一纵”特高压交流工程的启动,上海、山东等经济强省将纳入蒙电东送的辐射范围,内蒙古电力工业将成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2005年,内蒙古首次超越山西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外送省区,至2008年连续4年居全国之首。蒙电东送的主力军内蒙古电力公司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充分利用电力多边交易拉动负荷增长,变危机为机遇,剔除呼兴电网上划国网,今年将历史性地实现单月售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全年售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
按前10个月内蒙古全区东送电量同比增长12.78%的增幅推算,内蒙古今年有把握实现西电东送“五连冠”。目前,全区平均每个盟市拥有一座500千伏变电站,每个旗县拥有至少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内蒙古“网对网”东送能力提升至430万千瓦,加上三大“点对网”电厂,8条500千伏电力外送通道外送能力达1500万千瓦,内蒙古西电东送能力可以满足整个北京市的全社会用电负荷。
标签:内蒙古,东送电量,逾330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