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宏观经济回暖带动,加上全网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2009年年末,西北用电市场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企稳回升态势明显。记者从西北电网公司有关方面了解到,进入11月份,西北电网用电负荷屡创历史新高,最大负荷达3113万千瓦,同比增长43.39%。1至11月,西北全社会用电量2450.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8%,比国网平均增幅高0.52个百分点。全网售电量1882.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7%。西北电网累计完成跨区跨省交易电量67.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6%。公司其他各项业绩考核指标完成良好。
去年秋天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曾一度将西北用电市场拖入寒冬,给电网企业经营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困难,西北电网公司按照2009年年初“两会”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 “多轮驱动”应对金融危机,破解经营压力,努力增供扩销、开拓市场,增收节支、向内挖潜,进一步加强集约化管理,强化资产运营,不断推进市场交易机制建设,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电网发展任务重、用用电市场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果。
多措并举开拓市场 售电量增长企稳回暖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西北用电市场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8个月负增长,电量增长对公司效益的支撑作用明显减弱。面对用电量持续下滑的不利局面,公司坚持每季度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及时编发《经营快报》,跟踪分析高耗能市场走势,组织五省(区)公司开展企业自备电厂管理调研,努力服务和引导五省(区)公司增供扩销。坚持每月分析通报五省(区)公司经济活动和市场营销工作,推广先进经验,揭示存在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和工作建议。利用西北电网经济活动分析会平台,深入交流分析系统生产经营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定后续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以开拓电力市场为核心,创新完善营销计划管理体制,狠抓精细化管理,做好优质服务。
追踪市场动态,重点加强对电力市场的分析研究,先后完成了春、秋季《2009西北地区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报告》、《金融危机下西北电力市场研究与对策报告》。《金融危机下西北电力市场研究与对策报告》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经济形势,从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电力市场现状入手,分析了金融危机对西北经济发展及用电市场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对策与建议。网省(区)公司准确把握电力市场走势,努力增供扩销,扩大市场。
在宏观经济回暖带动和网省(区)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从二季度开始,全网用、售电量降幅逐步收窄。上半年西北全社会用电量1216.9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36%,降幅较一季度减少3.38个百分点。西北电网售电量941.6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67%,降幅较一季度减少3.34个百分点。从7月份开始,全社会用电量、售电量首度转负为正,并呈逐月递增趋势。1-11月,西北全社会用电量2450.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8%(不含榆林增长5.92%),比1-10月份增幅上升3.39个百分点,比国网平均增幅高0.52个百分点。售电量1882.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7%,完成国网调整后年度计划的90.96%。
完善平台健全机制 交易电量稳步增长
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线,完善交易平台功能,健全市场机制,着力推进跨区跨省电能交易。完善电能交易运营规则,新的集中竞价交易规则和挂牌交易办法得到西北电监局正式批复,使得电能交易有据可依。创新思路,探索西北电力外送交易机制。成立西北电网跨区外送电能交易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与五省(区)交易中心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借鉴国内外电力市场实践经验,立足于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结合西北送端电网特点,提出了大型能源基地电厂直送和水火风电打捆“电量库”相结合的交易模式。研究成果得到国网交易中心的充分肯定。从长远利益和机制建设考虑,在2009年跨区送电交易中,提出了“以价格换机制”的建议,得到国家电网公司的充分肯定,并与华中公司签订了协商备忘录。
坚持集中竞价与挂牌交易相结合,促进跨区跨省交易电量增长。结合市场供需形势,面向全网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上常规火力发电企业共组织三次市场化采购,电量规模18.51亿千瓦时。创新市场机制,固化输电环节收益,竞价盈余返还发电企业,引入分区电价机制,调动了发电企业参与区域交易平台竞价的积极性。创新交易形式,开展“段清月结”模拟运行,为探索缩短交易周期与优化调度运行的协调运作机制积累了经验,为丰富和完善交易品种打下了基础。充分挖掘和创造交易机会,跟踪水库运用计划和各省(区)电量盈亏情况,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确保了黄河水电售得出、购得进。
1-11月,全网完成跨区跨省交易电量67.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6%,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1.5%。累计向华中送电25.28亿千瓦时,完成年度综合计划的74.35%。跨省交易电量42.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84%。
向内挖潜增收节支 集约化管理增效益
针对公司基础薄弱、电网建设投资大的实际,坚持向内挖潜、降本增效,向集约化管理要效益,进一步增强公司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刚性,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分析制度,加强预算执行考核。坚持预算定期分析制度。细化预算项目,强化预算审核,严格过程控制,通过ERP财务应用系统,实现预算的可控、能控、在控。以成功上线的成熟套装软件财务信息化体系为基础,组织实施涵盖公司所有单位与成熟套装软件同步的财务管控模块,积极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
优化电网投资结构和建设时序,严格工程可研估算、初设概算、竣工决算管理,加强技术经济管理,实施设备招标价格控制,把有限资金用在提高电网资源配置能力上。1至11月,完成两级招标总投资21.8亿元,概算节余4.36亿元,节资率16.66%。其中,完成国网公司招标项目概算金额16.18亿元,概算节余3.33亿元,节资率20.58%。完成公司八批次集中招评标总概算9.98亿元,概算节余1.03亿元,节资率10.29%。
针对电价政策尚未形成常态传导机制和公司资本金严重不足的困难,深化电价研究,积极沟通,争取电价政策出台。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公司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11月出台西北电网公司部分新增输电资产价格政策,规定自11月20日起公司在原有输电价格基础上,按照陕、甘、青、宁四省(区)省内电量每千瓦时加价8毫钱(含税),部分缓解了公司新增输电资产导致的折旧、财务费用刚性增长压力。同时努力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认真把握国际金融形势和国内金融政策变化,根据电网建设需要,挖掘低成本融资方式,合理控制提贷速度,资金平均存量有效降低。对公司自行安排的外部间接融资全部采用1年以内的短期贷款,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与年初预算相比,全年财务费用预计节约8056万元。
把“三节约”活动要求落实到生产、经营、建设全过程。经过公司上下共同努力,公司部分管理费用得到有效压降。截至三季度,公司办公费较上年同期下降12.21%,差旅费较上年同期下降12.57%,公务用车费较上年同期下降5.98%,会议费较上年同期下降7.39%,招待费同比下降11.08%,水电费同比下降5.5%,出国经费同比下降25.68%。据统计,公司系统差旅费等7项成本性预算费用共计减少773万元。
标签:西北电网,多轮驱动,破解经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