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贵州电网公司强基础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为售电量首次突破1000亿千瓦时、城乡电网建设改造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电网覆盖范围内实现户户通电,提供了坚强保证。
按照“体系化、规范化、指标化”要求,贵州电网公司扎实开展生产管理规范化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100%的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50%的输电运行管理单位实现规范化管理,完成了5个生产班组和2个地调的标准化试点,176份作业指导书范本全面推广。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凯里供电局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审核;开展各类应急演练122次;“三级安全网”覆盖率达100%。农电管理和信息安全列入安全目标考核,责任传递更加到位。制定农电安全生产专业化管理指导意见,安全生产一体化向县级企业延伸。强化电网风险管控,研究制定并落实电网十大风险控制措施,加强对网内37个关键和重点输变电设备特巡特护,深化二次管理,220千伏及以上故障快速切除率100%,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圆满完成了迎峰度夏暨国庆60周年庆典保供电任务。
贵州电网公司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和发展战略纲要。初步形成了该公司37个关键指标和本部161个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该公司软课题研究获得了52项研究成果。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启动了干部评价体系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9个岗位胜任力模型,启动了新一轮技术专家选聘,开展规范劳动用工、优化岗位体系、完善薪酬管理“三项体系” 试点建设,全年共举办培训班1710期,全员培训覆盖率97.6%,全员培训积分达标率93.5%。加强财务集约化管理,五项费用实现“零增长”。积极配合政府完成电价调整工作,缓解了经营压力。29家代管县级供电企业“上划”直管,县供电企业基础管理省级达标91.8%。
按照南方电网公司提高电网科技含量要求,扎实推进“一加强三提高”。500千伏、220千伏电网得到进一步完善,全省所有县城实现了多路110千伏及以上电源供电,城市电网N-1通过率从29%提升到47%;建成全省第一座220千伏GIS变电站(赵斯变)和首座110千伏数字化变电站(沙河变),启动110千伏模块化变电站建设(小河四方变)。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率达100%。试点开展了变压器油色谱、GIS局部放电和电能质量监测等输变电设备在线状态监测布点建设。110千伏及以上站点和分县局光通信覆盖率达到100%,千兆数据网覆盖到各地区供电局;信息化“登高”目标顺利实现,并被评为“中国电力信息化标杆企业”。完成了110千伏线路保护简化研究,参与数字化变电站技术规范制定,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4项,其中《节能发电调度研究及在贵州电网的实践》获得南方电网科技进步一等奖。
标签:贵州电网,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