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加快了建设特高压电网的步伐。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就特高压发展等话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电网公司董事长谢明亮。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发展特高压电网的现实意义。
谢明亮: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实施国家电网“一特四大”战略,即以大型能源基地为依托,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电网,形成电力“宽带网络”,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是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设“两纵两横”特高压交流电网,将有力地促进西部北部能源基地建设,保证电力安全稳定送往中东部负荷中心,对优化煤炭发展格局,促进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目标,促进低碳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我国煤电运紧张矛盾的根本措施;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记者:特高压“落户”华中后,给华中电力供应带来了哪些积极变化?
谢明亮:由于缺煤少水等原因,华中电网长期存在枯水季节缺电问题,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里面的原因,我们分析,一是华中水电装机比重大,占总装机容量的40%左右,枯水期水电发电量大约是丰水期发电量的1/3,严重影响了冬季供电能力。二是煤炭资源不足,每年都要从外区大量输入能源,尤其是电煤。我们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华中地区净输入能源量将达到50500万吨标准煤和78500万吨标准煤,能源对外依存度将达到43%、47%,电煤供应紧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三是大容量电源结构单一,区外受电能力不足。目前,华中电网虽然与周边区域电网均实现联网运行,但冬季电力输送方向是华北、西北向华中送电,华中向华东、南方送电。冬季,华中从华北、西北电网受电能力仅达381万千瓦,难以弥补电力缺口。
2009年入冬以来,全国电煤供应告急,华中地区湖北、重庆、河南等省市被迫拉闸限电。面对严峻的电力供需形势,国家电网公司及时组织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持续送电200万千瓦,最大输送电力250万千瓦,日均送电量5000万千瓦时,为缓解华中缺电矛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从长远来看,解决华中缺电问题需要怎样的发展理念?
谢明亮:从目前我国能源的输送情况看,我国输电和输煤比例仅为1:20,电网作为能源资源重要输送载体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目前华中电网与区外联网工程大多承担三峡水电外送任务,华中电网至华东、南方电网的输电能力远远高于华北和西北电网至华中电网的输电能力。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华中地区枯水期电力供给短缺问题,还需加快特高压工程建设,以科学合理的能源规划为指导,有效发挥西北等地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特高压工程,将陕北、晋东南电力送入华中负荷中心,将有效解决未来华中地区季节性缺电问题。
从长远来看,解决华中地区枯水期缺电问题,根本方法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将过去以负荷为中心的大通道输煤,尽快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的大电网输电,通过全面加快特高压电网发展,推进能源输送方式转变,在我国能源格局中形成“输煤输电”并举的局面。
记者:针对华中地区存在的季节性煤炭短缺问题,您有何建议?
谢明亮:华中地区近年来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总体上是可以满足区域发展供电需求的,但是多年以来,枯水期电煤短缺使很大一部分装机容量无法发挥作用,从而造成缺电局面。
为解决华中地区存在的季节性煤炭短缺问题,我建议要在华中缺煤省份加快建立省级煤炭储备中心,提高枯水期电煤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华中电网重点骨干火电厂煤炭有序供应。同时,要加强电煤合同履约监管,提高合同兑现率。特别是要破除省间行政壁垒,强化对煤炭输出省的监督,促使煤炭输出省级政府部门减少对当地煤矿的行政干预。另外,科学安排煤炭产能和运力,保障电煤供应的连续性也非常重要。
标签:谢明亮,特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