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尽管立冬已经过去几天,湖北省武汉市的最高气温依然超过20摄氏度。当天,华中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温度都在15摄氏度以上,还没有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季。
而供电企业对于这个冬天,以及在这个冬天可能要打的一场硬仗,早已提前着手准备。
近期,国家电监会发布全国电力供需及电煤供应监测预警信息,社会各界聚焦今冬电力供应形势。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华中地区。11月14日,记者走进国家电网华中电力调控分中心,了解华中电网迎峰度冬电力供需情况。
工作人员24小时监控华中六省市的用电情况。张剑 摄
现状:今冬明春或现历年最大电力缺口
几个月前,在迎峰度夏期间,华中电网已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可以概括为: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电煤供应持续紧张,水库来水严重不足,灾害性天气特征明显。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华中各网省公司的努力下,华中电网运行总体平稳。
经过秋季用电负荷相对较低的调整期,目前,华中电网迎峰度冬客观情况如何?华中电力调控分中心调度计划科科长赖宏毅向记者介绍了华中电网的蓄水、存煤情况。
尽管从春天到汛期华中地区来水严重偏少,但今年秋季,降水量却发生了明显变化,“往年应该是秋燥的天气,今年10月份至今,部分地区的降水却一直在持续。”10月30日,三峡水电站如期实现2011年蓄水目标。目前,除湖南境内水库外,华中电网主要水电厂水库已实现汛后蓄水目标,这为电网迎峰度冬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华中全网电煤储量已达1970万吨,这也是历史最高值。赖宏毅总结了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因为来水增多,使得水电增加,火电企业有了喘息之机,耗煤相应减少;另一方面,9月份以来,华中分部相关负责人、各省市电力公司负责人多次率队走访华中地区发电企业,网厂深入沟通交流,督促火电企业做好迎峰度冬电煤存储,共同维护电网安全。”
蓄水目标实现较好,电煤储量高于往年,是不是今年迎峰度冬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呢?赖宏毅的回答是,今年华中地区冬季供电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如果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再加上冬季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供暖负荷大幅上升、煤炭价格上涨制约电煤供应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冬明春,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川、重庆等六省市电力缺口将达1500万千瓦,为历年来最大。”
2011年迎峰度冬,华中电网将再次面临大考。
对策:发挥特高压等输电工程跨区跨省资源调剂作用
近年来,华中电网在春、冬两季缺电已成常态。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支持下,华中分部充分发挥电网配置电力资源的优势,致力于解决华中电网存在的地区性、季节性、时段性电力供需矛盾问题,大力开展跨区跨省资源调剂工作。
针对可能出现的供电紧张局面,华中分部希望通过特高压工程,获得更多的区外电力支援。据悉,11月15日,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启动调试已进入第三阶段。扩建后的特高压交流通道输电能力可提高至500万千瓦,将为华中电网迎峰度冬增加重要“外援”。
而华中分部也为区域内六省市电力公司搭建起灵活、高效的电力交易平台,通过水火互济、丰枯互济、峰谷置换等手段,进一步加强省市间资源余缺调剂。赖宏毅说,调度在其中起到的就是“撮合”的作用,要的就是短期见效。
对于水电装机容量所占比例达到40%的华中电网而言,枯水期电煤供应是影响电网供用电平衡的关键因素。今年,华中电网为迎峰度冬制定了2000万吨的电煤储量目标,目前已基本实现。但是,这依然不能保证一定满足电网迎峰度冬需要。因为,进入冬季枯水期,水电厂只能起到临时调峰的作用,唱主角的仍是火电企业。像湖南省三板溪、柘溪、东江水库等今年来水严重偏枯,水电出力受影响,如果电煤又出现缺口,电力供应必然紧张。
记者在华中电力调控分中心看到,工作人员24小时密切监控六省市的用煤情况。华中分部目前已建立起电煤预警管理制度,了解火电厂每天进煤和耗煤情况。一旦电厂电煤储备不足,存煤天数少于计划,即压限负荷甚至停机保煤,以此督促电厂加大电煤采购力度和储运水平,实现机组满发、稳发。
每年11月、12月和次年1月是华中地区用煤高峰期,华中电网把缺电的出路放在特高压工程上。
标签:华中缺电,特高压,输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