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农网改造新气象 新型农网供电能力又上新台阶

作者:赵子军  2013-05-03

近日,浙江临安市供电局开展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在满足百姓用上电、用好电的基础上,增加智能设备,提高农网智能化水平,试点开展智能漏电保护器全覆盖。图为工作人员正在架设线路。郭芳 摄

5月5日是农历节气“立夏”。为做好迎峰度夏工作,各地供电企业在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形势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继续发力。一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被合理应用,一些新思路、新规划、新设计被科学引入,一些老问题、难问题被依次解决,一些智能化因子、信息化因子被灵活赋予,一些因地、因时制宜的突破被推向“三农”领域,农网供电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浙江金华目前已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市验收,实现全市新农村电气化县、新农村电气化乡(镇)、新农村电气化村的100%创建。“以前我们的电线乱七八糟,还老停电。”佛堂镇桥西村65岁的徐大爷亲眼见证了家门口新电线杆的立起和新线缆的上墙。“政府发动、电力推动、乡村主动、百姓互动”,这是金华新农村农网改造的工作思路。得益于此,农网升级之路在互动中一路畅通。而在浙江平湖市的新一轮农网改造中,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在农网改造工程中新安装的公用配变都是非晶合金配变,具有损耗小、用电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在改善农村用电质量的同时,还实现了节能降耗。

山东昌邑市供电公司则根据辖区用电点多、线长、面广,且地域南北狭长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农网改造升级示范县”为契机,选择具有代表农网未来发展方向的项目,开展农村配网中低压样板工程建设,全力打造新型农网,促进城乡供电一体化。

“‘增容补点’消除低电压,线路‘卡脖子’现象没有了。”这是发生在浙江台州路桥区用电客户身边的事。针对低压状况,路桥供电局发现,既有个别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较长等原因,又由于近年来村民生活质量提高,家用电器负荷增加所致。为此,他们“对症下药”制定农网综合治理方案,按照“小容量、多布点”原则,对存在低电压问题的乡镇按村分类,采取“增容补点”的方式,消除低电压现象,同时淘汰高能耗配变电站。

“农网改造使电压更稳定了,这回家里头的电器总算都能派上用场了,生活条件一点都不比城里差。”在浙江临海市汛桥镇程家桥村,村支书王安说。据悉,为让村民用上安全、可靠、优质电力,临海市供电局积极实施农网建设改造,2013年仅汛桥镇农网改造工程就计划投资8个项目共451万元。

入夏前夕,各地基层供电企业“备战”电力能源支撑的一系列动作,使各地农网更坚强更可靠。

来源:亮报

标签:农网改造,新气象,新型农网,供电能力,新台阶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