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感动南网”评选活动网上推荐时间已近尾声,与前两届“先评选、后走红”的现象不同的是,这些还未进入正式评选环节的“感动”人物和团队,得到了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高度关注和赞许。据不完全统计,“感动南网”活动与主流媒体、新媒体成功联动的案例已超过15个,南网人“辛苦我一人,点亮千万家”的形象一次次地“感动”了社会。
主流媒体围观“感动”人物和团队
201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身穿南网工作服的电力工人频频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从“南网海军”到“南网空军”,从“丽江大水村通电后的首个春节”到“高压电上的穿行者”,主流媒体通过“海陆空”的不同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了南网人默默守护光明的责任形象。
“今年我们希望向世界展示南网的顶尖技术力量和朝气蓬勃的人才队伍。”超高压公司新闻宣传负责人表示,继前两年成功推出了谢坤和杨健两位“感动人物”后,今年超高压主选“南网海军”和“南网空军”这两支“玩”高难度技术的80后队伍。通过新闻中心的周密策划,“两军”分别获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十八大走基层”和“新春走基层”两个栏目的关注,通过现场直播等方式展现南网“海军”和“空军”的工作状态,进一步扩大了两个团队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在中央电视台五一劳动节“劳动style”专题策划中,云南电网公司向其推荐的《带电作业工:高压线上的穿行者》成为了5月1日当天央视《新闻联播》的头条,2分多钟的节目通过独特的视角、丰富的细节,生动地记录了带电作业高手郑瑞东的“高空绝活”。此次报道引发了凤凰卫视、人民网、腾讯网、网易等10多家主流媒体的竞相报道。
除了在中央主流媒体上频频现身,“感动南网”人物同样在其他地方媒体引起了广泛关注。广东湛江供电局特呈岛供电所所长陈康贵25年超负荷工作保障全岛用电、调峰调频公司员工罗薇23年无怨无悔照顾因见义勇为受伤导致智障的儿子等感人事迹,在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新华网、北极星电力网等媒体都可见转载和深度解读,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这些优秀的人物形象读懂南网。
“感动人物”获社会“正能量”评价
近日,“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出的一条#微感动#博文引发了网友的4052次转发。故事的主人,正是本报5月25日“身边的感动”栏目报道过的云南曲靖供电局抄表员唐保存,他自掏腰包,6年来为八旬老人缴电费。该微博写道:“他,以善良为电,点亮温暖的人性之灯!”并留下了全文报道的链接,此条微博得到不少加V博主给予“正能量”的留言,评论量突破1192次。
远在海拔4200米哈巴雪山的电力工人并不觉“寒冷”,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广大网友的热情拥护。近日来,以《冰川上的巡线工》为主题的系列图片和文字,把云南电网迪庆工作站巡线工苦乐相伴的工作场景展现在网友面前。《冰川上的巡线工》在天涯、网易、新浪等论坛爆红,成为置顶帖子,合计点击超过130万,总阅读量超过12万次。
“感动南网”人物在网络上逐渐“走红”,在当地政府同样获得肯定。本届“感动南网”热门人选中的中山供电局员工高锋被当地政府授予“中山市道德模范”,获封“中山好人”。南宁供电局的凌维财则于去年获得了中央企业金牌志愿者、南宁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不少接触到或了解到“感动”人物和团队的媒体记者也纷纷来信表达他们的敬意。“让世界为像陈太文这样的中国工程师鼓掌,中国人同样可以在顶尖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看完“让外籍工程师都怕的技术能人”的海南电网公司清澜电厂副总工程师陈太文的事迹后,《贵州民族报》首席记者杜再江激动地给本报来信。采访完云南丽江大水村通电后的第一个春节后,中央电视台记者刘文杰对工作人员说,真不敢想象,为了通电,供电人员如此艰辛。“南网情深,原来‘情路’这么艰险。”
标签:感动南网,社会,广泛关注,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