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仰望,太阳像是落在铁塔顶端的一个大火球,雪白的光束迎面四射下来,耀得眼直发花。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他们像是翱翔天空的鹰,穿行在高高的铁塔上,横跨在绵延的银线上,阳光把他们矫健的身姿定格成一幅幅美丽的剪影。
这是江西500千伏超高压带电作业现场。
一
8月1日,最高气温37摄氏度。早上八点,记者乘车从南昌出发,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到达位于余干县珠湖农场附近的500千伏南乐I回202号铁塔下。这里已经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塔上四个人、地面七八个人正各施其职、密切配合,投入到作业中。
执行任务的是国家电网江西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作业一班。现场负责人、中心副主任邹远生介绍,为了减少路上时间,他们昨晚在工地附近找了个旅馆住下了,今天早上六点半赶到现场,加紧完成所有准备工作,七点半就正式开工了。
九、十点钟,还不到正午时分,记者在现场拍摄、采访约半个多小时,就感觉到裸露的手臂晒得生疼,下意识地想找个地方避一避。抬眼望去,却发现202号铁塔周边是空旷的田野,除了依次矗立的铁塔、电杆,百米之内没有一块可以遮凉避荫的地方。就连脚下的草地竟也被连日来的高温烤成焦黄一片。虽然不时有风拂过,但风是热的,整个人像是被一阵一阵的热浪紧紧地裹挟着,透不过气来。
正采访着,突然听得头顶上方传来“噼噼啪啪”的响声,心里一紧,霎那间感觉自己的脸色都变了。“嘿嘿,吓到了吧?这是上面的人离开作业导线时放电的声音。在上面听着那才叫响呢!就像放鞭炮一样。”循着地面工作人员孙国庆的指引,记者抬头向上看,果然看见刚才跨在中间导线上作业的一名队员已经不在线上了。
“在人接触或离开带电导线时的一瞬间,导线会产生拉弧放电。”孙国庆解释。
“那会不会有危险呢?”记者依旧惊魂未定。“带电作业本身就属于高空高危工种,安全是第一位的,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检查,保证人员、装备、工器具的状况良好,不能出任何纰漏。”说到安全话题,刚才还开着玩笑的孙国庆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
“那,你在上面做过吗?”
“当然!我们班里十几个人都是空中、地面轮流作业。”
“在上面害怕吗?什么感受呢?”记者急切地想知道。
“你说呢?刚开始谁不怕呀!别说带电作业,我记得第一次爬这么高的塔脚都打抖。”孙国庆不好意思地笑笑。
想了想,他又反问道:“你到过科技馆,看过电磁场试验啵?”记者不知所措点点头。
“呵呵,就是那样,头发、眉毛全都会竖起来,你可以很分明地感觉到脸上的眉毛、汗毛都笔直地竖了起来,浑身的毛细血管都张开了一样。还有,耳朵边总有‘嗡嗡嗡’的放电声,呆久了,准让你脑袋发胀。”烈日炎炎下,孙国庆又开始轻松调侃起来。
“下面要进行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南乐线202号塔导线防振锤滑移复位。”趁着作业间歇的功夫,邹远生向记者介绍现场情况。500千伏南乐线是连接赣东北区域的电力大动脉,线路穿越赣抚平原,沿途跨越江河湖泊,导线受风力影响较大。今年7月上旬,检修公司借助空中航巡查出了南乐线多处缺陷隐患,其中有19项需要实施带电作业及时修复,以保障线路安全运行。
10:35分,第一批上塔的2名作业人员张伟来、涂洪波全副武装、背着工器具先后下到地面。记者跟在涂洪波的后面,本想上前跟他聊几句,却见他连连摇头,快步走开了。后来记者询问,才知道他出现了中暑症状,下来后被同事扶到车上休息去了。
二
章金平安排在第二批上塔,他是带电班的老队员,但因为一些原因有一段时间没有上塔带电作业,今天是他的首次“复出”。
章金平略微有些紧张,着好行装后,同事开始帮他仔仔细细地检查带电服里面每一个金属接头是否连接好。记者凑近前看,发现厚厚的带电服夹层像是布满了金属丝线,摸上去,有点硌手,穿在身上活动起来的滋味可想而知。
邹远生说,对于带电作业人员来说,带电服是最重要的保护伞,它通过衣服里的金属夹层形成一个屏蔽罩,将500千伏超高压导线上的强电流导引到衣服上形成回路,而避免进入到人体。记者细细地打量,章金来从头到脚的行装,都是专门针对带电作业、使用特殊材质做成的。贴身穿着的是一套阻燃材料的衬衣衬裤,脚上穿的也是特制的导电鞋,还有屏蔽手套。带电服的外面又套上了安全带,手上还拿了两件安全绳钩,这些都是高空作业防坠落必备的安全保障。就这身行头,份量已经不轻。
在邹远生和他的队友们眼里,这些算不了什么。“与停电检修相比,带电作业难度较大的是要瞬间从铁塔(地电位)进入带电导线(高压电位)。”
看着记者一脸的不解,邹远生指着上方的铁塔进一步向记者解释。正常停电检修,作业人员上塔以后,可以通过铁塔横担、顺着绝缘子串爬到平行分布在铁塔上端的各相导线上施工。而带电作业,要求作业人员迅速与带电导线接触,进入高压电场,然后像小鸟停在电线上那样进行等电位活动。如果进出强电场动作不利落,容易引起放电时间过长,对作业人员和设备都将带来极大风险。
记者迎着刺眼的白光仰望上空,章金平已经抵达60多米高塔的左上方,一副长约10米的桔色软梯凌空展开,垂在他的身边。塔上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协助他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工作。一名队员在铁塔的高处绑好软梯顶端,另一位队员在软梯下方的靠铁塔的一侧系上绝缘绳。章金来抓住软梯,像猴子一样敏捷地攀爬到软梯上,身体随着软梯一前一后地在空中摇摆起来,就像演高空杂技一般,看得记者心惊肉跳。章金来努力控制身体平衡,缓缓地在软梯上下攀行,找到靠近下方的位置,坐了下来。
邹远生举着望远镜,始终在注视着塔上人员的举动,并不时地指挥喊话。细心的邹远生很快发现异常,他想到章金平是左撇子,应该反向坐在软梯上,让左手贴近导线侧,才更符合他的作业习惯。塔上人员再次通力配合,反复调整。记者站在烈日炙烤的地面上,仰着脖子张望,早已是头昏脑胀,恨不得立马扎进凉水里才痛快。
在队友们的帮助下,章金平终于找到最佳位置,在软梯上坐定下来。“准备好了!开始!”一声令下,队友牵动绳索,坐在软梯上的章金平像荡秋千一样,从铁塔的一侧,摆晃到导线的一侧,“啪啪啪”只听得耳边几声巨响,章金来伸出左手,牢牢抓住了导线。“好勒!”塔上塔下一片欢呼,章金平成功完成地电位进入带电导线高压电位作业的关键步骤。
这真是高难惊险的一步。稍有不慎,碰撞擦伤是常有的事。就在前一天南乐线161号塔上作业,一位叫杜忠的队员由于位置稍有偏差,从地电位进入导线高压电场时,右臂撞到酒瓶口粗的金属导线上,胳膊青肿了一大块。
12:30左右,202号塔带电作业结束,最后两名队员喻小峰、王耀华从塔上下到地面。作为塔上协助人员,他们最早上去,最晚下来,在高空作业长达5个多小时。脱下外面厚厚的一层防护服,他们里面的薄棉衬衫早已被汗水湿透。
收工时,记者注意到温湿度测量仪显示:地面温度46.2摄氏度,湿度31.6%,风速在3.5m/s。记者了解到,500千伏超高压带电作业对外部环境要求特别高,必须在风力不超过5级、空气湿度不超过80%的条件下方能进行。
江西电网所辖500千伏线路40多回线路,总长近3200公里,7000多基铁塔。眼下酷暑高温,正值电网迎峰度夏的关键时刻,消除线路隐患,保障电网供电,责任重大。对检修公司所有的超高压带电作业人来说,他们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标签:江西电力,高温下的劳动者,带电作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