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我国首个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项目——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项目,在河南省南阳市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组现场验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浩牵头组成的专家组高度评价示范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认为该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上首套特高压标准体系,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方向,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帅军庆出席示范项目验收活动并讲话。
2009年12月,国家标准委批准依托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展“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大力推动标准化与工程实践和自主创新的结合,积极探索标准化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新模式。
工程建成世界一流的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完成180项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形成专利429项,建立了由36项国家标准、43项行业标准和79项企业标准组成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体系,全面涵盖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调试试验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并于2010年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示范项目形成的标准化成果在皖电东送和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工程等重大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实现“安全可靠、自主创新、经济合理、环境友好、国际一流”的优质精品工程建设目标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工程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相继成为国际标准,为实现中国标准“走出去”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帅军庆代表公司在示范项目验收会议上致辞。他说,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工作。自2006年年底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公司立足自主创新,联合各方力量,先后组织200多家单位,包括30多位院士和2000多名专家在内的5万余人参与工程的研究、论证和建设,全面掌握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核心技术和整套设备制造能力,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同时,公司大力推进特高压输电自主创新成果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在世界上率先形成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方向在讲话中说,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化示范项目体现了工作模式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大力推进我国标准国际化等三大特点,促进了标准化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了工程规划、建设与标准化的同步发展,在国际上首先建立特高压交流输变电标准体系,在工程实践中取得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动我国技术、装备和产业走出去。要继续坚持标准化与工程实践、自主创新的紧密结合,发扬示范成果和经验,更好地发挥标准化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验收会议前,与会人员到特高压南阳变电站进行实地考察。会上,国网交流部汇报了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项目工作,中国电科院、国网经研院、国网交流公司、国网河南电力等单位从系统、设计、建设、设备、运维等方面介绍了标准化示范工程的具体案例。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交流建设部主任孙昕,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高压交流标准化技术工作委员会相关单位代表参加验收活动。
标签: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