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云南电网:攻坚克难 点亮万家灯火(图)

作者:马莎 殷浩钦 陈波 王榕  2014-04-25

从雄伟险奇的怒江大峡谷,到美丽幽静的世外桃源雨崩;

从边远沉寂的山巅小村寨,到越夜越美丽的不夜城丽江;

……

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让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也孕育了烟草、茶叶、蔬菜、花卉等一批打上了“高原”烙印的特色绿色产业,秀美的背后,是云南“边疆、山区、贫困、民族”四位一体的基本省情决定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被大山阻断的致富路,是大山深处一双双企盼的眼睛。

心系民生,南网情长。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南方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电网公司始终把服务民生服务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倾情倾力,在全省范围内加快实施农网改造,完成了全省无电人口通电工程,助力扶贫攻坚,经过10多年不懈努力,云南已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电力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我省支柱产业之一,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张维麟 制

抓紧施工保通电

全省提前实现“户户通电”

“三农”问题关系到国富民强和社会稳定,云南电网公司通过农网升级改造提供可靠可信赖的电力供应,优化涉及“三农”的电力服务流程,提升电力服务水平,不断扩展服务“三农”的渠道与方式。

全力建设电网,于2012年10月提前实现了全省“户户通电”的目标,为我省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全省农村供电可靠率、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分别达99.286%、99.18%,较5年前分别提高了0.376、8.62个百分点;农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15.17小时,较5年前下降了68.5%。

真情扶贫传递电网正能量

动真情,扶真贫。长期以来,云南电网公司公司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结合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深化定点扶贫举措,开展多元的公益活动,号召员工参与志愿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云南电网公司采取输血造血两步走的方式,从人才和技术入手,持续开展“三个培养”和“五个一”致富党支部 创建活动。 所谓“三个培养”,就是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农村致富 能手,把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五个一”,即提供一条致富信息 、解决一笔启动资金、教会一门实用技术、联系一个就业岗位、落实一个脱贫项目。

今年,云南电网公司主要参与维西县川达村扶贫开发示范村安居工程建设,帮助34户搬迁户建设住房3808平方米,为256名贫困人口提供了生产生活场所。另外,投资3698万元建设电网,为当地扶贫脱贫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多年来,云南电网公司致力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地震、旱灾等灾害救助活动,通过云南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支持云南抗旱工作,同时开展助老、助学等多元的社会公益活动,贡献云网正能量。

电通了灯亮了

无电人口通电工程扫描

告别煤油灯

大山深处村民乐开怀

在昭通永善县,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夏季气温却只有11度,一个个扛着塔材上山的电力施工人员在寒冷的雾气中穿行。上有万仞峭壁,下临滚滚金沙江,在75度的陡坡上,需要12名壮劳力抬着一截电杆,前面有人牵引,旁边有人扶着,后面还有5个人用长绳拉着,喊着号子一步一步移动,不时有人滑倒,就这样抬一整天,电杆移不到100米。

在丽江市的宁蒗彝族自治县拉伯乡拉伯村委会大水村施工点,“水陆空”都用上了。在江边,施工人员把一棵电杆绑在空汽油桶上,再拴在一艘小小的铁壳船后面,拖运18公里到达大水村的山脚,施工人员用绞磨把电杆提升近1000米,用事先架设好的16根索道,把电杆“空运”过深谷,送到村户附近,再组织每8人一组的人员,在近60度的坡度上一点点挪移。大水村所需的210棵电杆,仅搬运工作就耗时2个多月。

在“猴子上山拄拐杖,老鹰捉鸡戴眼镜”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山瑶聚居地区,施工现场都是公路无法到达的地方,所以每一棵电杆都得靠人工搬运到谷底或山顶。往往四五十人干一天才能把一棵电杆搬运到现场。一根电杆搬运成本常常达五六千元。

提前完成通电目标

2012年10月30日,随着丽江宁蒗县拉伯乡大水村实现通电,云南电网公司提前两个月完成云南省无电人口“户户通电”工程任务,提前3年实现“十二五”户户通电目标。

顶风冒雪巡线

投入800多万

37户村民用上幸福电

4月9日,我们来到位于梅里雪山脚下的雨崩上村桑巴阿主大叔家,他刚从村子对面的白塔敬香回来,正在吃早餐,桌上堆满了糌粑、酥油茶、奶渣……说起通电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桑巴阿主滔滔不绝。

“小的时候,电是什么我们想都不敢想,照明靠松明子,再后来用上了酥油灯、蜡烛等,每天都要烧火做饭,烟熏火燎。”桑巴阿主说,现在好了,打酥油茶也用上了电动搅拌机,一边说着他一边打开电磁炉,不到5分钟就煮好。

桑巴阿主所居住的雨崩位于梅里雪山脚下,是迪庆州最后一个通电的村落,这里是远离尘啸的“世外桃源”,有着晶莹剔透的冰川,蔚蓝的天空和盛开的鲜花。

2012年,云南电网不惜成本,投入了800多万元解决雨崩村37户人家的无电问题。

时隔两年,迪庆供电局施工人员鲁茸顶增对当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他说,从山外的西单村到雨崩村有18公里,施工所需的210根、重800多公斤的电杆,只能靠人力搬运,一根800元的电杆搬运到雨崩村,成本翻10倍,保守计算也要8000元。在雨崩村农网工程中,60多人的施工队经过7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把电送进了雨崩村。

2012年9月28日晚,被称为世外桃源的雨崩村终于通电了,当地村民和游客跳起了欢快的“锅庄”,喜迎通电的时刻。在雨崩村的 “徒步者之家”客栈,这个客栈是雨崩村最早的客栈,店主阿那主是村子里最早开始做生意的人。一位住在这里的许姓游客到过雨崩村3次,第一次是2008年,那时雨崩村还没通电,洗个热水澡更是一种奢望,生活极不方便;第二次是2012年10月,来前得知已经通电,生活上方便多了;这次,还把家人也一并带来,让他们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雨崩村的变化。

雨崩的夜晚灯火璀璨

过去没通电时,夜晚的雨崩一片漆黑,尤其到了下半夜冷到让人直打哆嗦。现在24小时供电,夜晚的雨崩,灯火璀璨,温馨和谐。

来源:云南日报

标签:云南电网,攻坚克难,点亮,万家灯火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