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电力天路”点亮甘孜无电乡的“中国梦”(图)

作者:熊文瑶  2014-05-26

25日,记者从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城驱车3个多小时,来到该县最偏远的一个乡——友谊乡。由于当地没有河流、老百姓居住分散等原因,整个乡至今都没有通电,被人们称为“纯无电区”。“当地老百姓取暖、煮饭等仍是靠烧牛粪,如果你走进老百姓家里,可以闻到满屋子都是牛粪味儿。”新龙县友谊乡党委书记阿松的言语中透露出当地老百姓对电的渴望。

友谊乡位于新龙县西部,平均海拔4225米,距离县城89公里,是距离新龙县最远的一个乡。据阿松介绍,友谊乡共有3个村,300多户牧民,是一个纯牧业乡,没有土地可以种植作物,村民的经济来源就是养牦牛和挖虫草。

新龙县友谊乡政府附近搭建起的光伏、太阳能发电设备(庄健 摄)

“这里6、70岁的老人都只听说过电,但从没见过电。”在友谊乡工作了3年的阿松说,当地的照明设备从酥油灯到煤油灯,再到现在的太阳能,从来就没有真正通过电,现在老百姓取暖、煮饭等仍是靠烧牛粪。

正值挖虫草的季节,乡里男女老少全都去山上挖虫草了。“他们现在都不在家,不然就可以去老百姓家中看一看他们的生活。”阿松说。

友谊乡党委书记阿松(左五)和乡政府同事们在一起(庄健 摄)

因为没有电,当地大部分牧民家中没有任何电器设备,他们也从没有看过电视。阿松说:“2010年,友谊乡政府才有了第一台电视机,靠光伏、太阳能发电后,我们可以短暂的看到电视节目,但一般都是用来看中央新闻、四川新闻和康巴卫视。去年党的十八召开期间,就召集了所有的村干部来学习观看。有了电视就可以很快了解到中央的政策。”

与乡政府建在一起的还有当地唯一的一所小学,以及乡卫生站。每天靠光伏、太阳能发电,天气好时所发的电可以用三个小时。这些电只能用于学校、乡政府和卫生站,且只在晚上可以用。

从1997年开始就在新龙县各个乡当书记的阿松,看到其他乡都渐渐通电了,友谊乡的老百姓却还靠烧牛粪来生活,他内心对电的渴望也越来越大。

与阿松书记一样,渴望通电的还有一同在乡政府工作的23岁女孩谢雪。这个从小生活在康定的汉族女孩于2012年在成都一职业学校毕业后,放弃了在成都就业的机会,选择考公务员回到藏区工作。谈及为什么放弃成都回藏区,谢雪只简单地说了一句,“因为藏区现在还很落后,我想在外面学习了就应该把自己所学带到这里,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国家电网员工正在新龙110千伏变电站进行构架组装施工(王鑫 摄)

就在大家的期盼中,2013年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启动实施的甘孜州“电力天路”及无电地区建设工程为友谊乡带来了福音。目前,由广安供电公司援建的新龙“电力天路”及无电地区建设工程正在该县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龙“电力天路”及无电地区建设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杨可告诉记者,在新龙还有一个像友谊乡这样的“纯无电区”——银多乡,有电但未全部覆盖供电的乡还有孜托西乡、由拉西乡、拉日马乡等。新龙县2013年无电地区建设工程共有两个批次42个项目,总投资8270万元,计划新建10千伏线路283公里,新建低压线路130公里,新增配变63台/47300千伏安,将覆盖13个乡(镇),改造无电户1616户。“我们争取在今年国庆节前解决新龙县所有无电地区的用电难题。”

“‘电力天路’及无电地区建设让友谊乡实现了几百年来的梦想,这就是我们友谊乡的‘中国梦’。”去年年底,阿松书记第一次听到了友谊乡要在今年通电的消息,今年3月又再次得到了今年通电的正式消息。“老百姓知道了这个好消息后都非常高兴。”阿松笑得合不拢嘴。

阿松说,电来了以后,友谊乡老百姓的生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将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家家都可以安上电视机,及时了解到惠民政策,学习养殖技术,从各个方面提升老百姓的文化水平。”

阿松说,为了等待通电的那一天,乡政府和学校都已经买好了冰箱、电饭锅等家用电器了。“通电以后,学校还要配上电脑,孩子们就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来源:人民网

标签:电力天路,甘孜,无电,中国梦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