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4时49分,德宏州盈江县卡场镇发生5.6级地震,各乡镇均有震感,地震发生后,德宏盈江供电局所辖10kV配网共发生2条线路故障,分别为110kV平原变10kV勐腊西路线接地以及35kV勐弄变10kV卡场线63#断路器跳闸,目前共造成卡场镇停电,停电线路总长105km,台变69台,容量5150kvA,用户2111户。在此次德宏盈江地震救灾中,云南电网公司德宏供电局确立“先主线、后分支,先线路、后台区”的抢修思路,逐步推进,为地震灾区第一时间送去光明。
5月25日,记者站在“5·24”德宏盈江县卡场镇地震重灾区小新寨远眺,高高的山,密密的森林,一片片绿绿的景象。如果不是成片的蓝色帐篷,难以看出这里遭受地震之痛。大批的救援队伍在灾区排查险情,供电员工穿梭在帐篷之间,他们在为新增帐篷接线通电的同时,还向安置点群众讲解安全用电常识。
近年来,德宏州盈江县遭遇多次地震,德宏供电局盈江局在历次磨炼中进一步提高了抢险救灾能力。
德宏供电局召开地震应急会议
应急抢修电力服务点
为临时安置点接电
孩子们在帐篷里的灯光下阅读
每新增一顶帐篷,就解决一户照明
应急抢险工作快速启动 5月24日4时49分,德宏盈江供电局局长胡琰在睡梦中突然感觉家里剧烈晃动起来放在桌子上的茶杯摔到了地上——地震了!5时33分,盈江局相关应急人员已全部就位,召开了紧急会议,启动地震应急预案Ⅳ级响应,并与卡场镇取得联系,由程副局长携应急抢修小组,增配应急发电机赶赴现场,并第一时间向云南电网公司和德宏供电局汇报情况。 对于灾害发生后如何按流程安排工作,德宏盈江供电局的应急管理体系中有着详细可行的操作规定,并且在4月份开展过一次地震实战演练。 地震发生后,云南电网公司迅速部署应急抢险工作,德宏供电局第一时间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成立了应急抢修总指挥部,及时收集最新现场受灾信息并及时发布。各县局的应急分队纷纷向盈江县卡场镇集结。 信息逐渐汇总到指挥部,这次地震造成德宏盈江供电局所辖10kV配网共发生2条线路故障,分别为110kV平原变10kV勐腊西路线接地以及35kV勐弄变10kV卡场线63#断路器跳闸,目前共造成卡场镇停电,停电线路总长105km,台变69台,容量5150kvA,用户2111户。 第一时间恢复供电是最紧迫的任务。现场指挥部的思路是,先主线、后分支,先线路、后台区,逐步推进,现场指挥部下设8各专业组和6个抢修队,共计200多人,连夜制定详细的抢修方案。 盈江供电局要求各供电所对辖区内用电线路及设备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经排查抢修,10千伏勐腊西路线于24日6时整恢复送电,其余线路也陆续排查后进行复电,24日当天全局前后共出动人员102人次,车辆24台次,投入应急发电机13台。经抢修队员全力攻坚,24日晚6点,受灾的10千伏主线路全部恢复供电; 25日中午13点,随着腾拉拱老寨台变已恢复供电,至此,盈江“5.24”地震导致中断的各线路、台区已全面恢复供电,此次地震电力抢险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供电抢修员工敬业奉献 然而,近期防汛形势严峻,每一个应急抢修人员都深知,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有可能吞噬抢修成果,需要严阵以待。 走进早志胜家中一片狼藉、满目疮痍,严重开裂变形的墙体、满地落灰、杂乱的物体、踩上去咯吱作响的楼梯,直到现在早志胜也没空回家照顾妻儿,料理被震得无法居住的房屋。 “他就只是地震的时候打电话问过我们一声,昨晚上一夜没有回来。”早志胜的妻子孟有仙说。地震当晚早志胜和同事皇学亮在卡场供电所值班,早志胜家就在卡场镇街道,离供电所只有500多米,但是地震后得知妻儿平安便一直投入到复电抢修工作中,再也无暇顾及妻儿情况。 “吓死了,我抱着小儿子鞋子都没穿就跑到大街上,大儿子吓得眼神都是呆滞的,一天都没怎么说话,晚上也睡不安心。”说起地震,孟有仙还心有余悸,边说边哽咽。 与早志胜一起值班的皇学亮家在离供电所两公里的卡场朗思样寨,当时家中只有妻子和8岁的儿子在家中。“地震后就接到了他的电话,当时到现在也没有见到过他的人。”由于房屋是木制框架结构,损伤不太严重,张永仙将孩子交付给老人照顾后,主动到电力应急抢修指挥中心做后勤工作,送饭、送水,忙前忙后,问她怎么不在家中照顾孩子,她说“孩子有老人照顾,我见大家都忙人手不够就想过来帮点忙。”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人觉得那么温暖和无私。 地震后,早志胜和皇学亮一直与同事忙碌在抢修一线,采访时,没顾得上和我们说句话,便又匆匆赶去巡查线路。 据统计,盈江供电局有多名员工的房屋在地震中不同程度受损,却没有一个人离开岗位。卡场供电所所长鲍华荣说,这几年,员工的敬业精神和业务素质确实更强了。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德宏盈江供电局共有8各专业组和6个抢修队,共计200多人多人参与现场救灾,出动抢修车辆28台,应急发电车5台、发电机30台。其中,德宏盈江局抢险人员100余人,成为救灾主力。专业化、集约化的管理方式,让县级供电企业的员工队伍能够走出去,经过灾难历练的农电员工队伍更加坚强。 5月25日,芒市供电局应急分队徒步1个多小时进山,给新搭建的帐篷通电。每接通一个帐篷,安全员寸守政都要在帐篷里张贴一张安全用电须知,为受灾群众逐项讲解清楚。在寸守政的工作包里,放着一份现场指挥部印发的抢险救灾七项安全制度,他就是按照制度的要求一项一项逐条落实的。 及时恢复受灾地区供电 5月25日,须发皆白的包顺喜老大爷坐在安置点的帐篷门口,笑眯眯地看着供电员工为新搭建的帐篷接电。包大爷24日住进了帐篷,当晚供电员工就用发电机为安置点供上了电。 在德宏盈江地震指挥部应急会议上,德宏供电局局长刘正雷要求,主动和地方政府对接,集中力量为受灾群众安置点和医疗救助点提供临时电源,增派发电车和发电机组全力做好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等重点场所的供电保障工作。 卡场中心卫生院院长后治才接受采访时说:“24日早上10点开始搭建医疗点帐篷,卡场供电所的员工就来同步架设供电线路,伤员送过来,我们的医疗仪器马上就可以通电使用了。” 现场指挥部要求各抢险队统一着装,维护企业良好形象。5月25日,卡场供电所抢险队要进入重灾区更换一台变压器,拥挤不堪的乡村道路上停满了各行业的救灾车辆。卡场供电所鲍华荣和前面的司机沟通,听说是要给灾区供电,大家吆喝一嗓子,左挪右移让出一条通道。 鲍华荣说,就在他们绑好拉绳矫正电杆时,几个村民过来帮忙,一起把杆子扶了起来,他感受到社会对南方电网的认可。 目前,灾区已从抢险救灾转入受灾群众安置阶段,安置点每天有大量新增帐篷,供电员工的主要任务就是,每新增一顶帐篷,就解决一户照明。(林元霸 林翔 余永银 杨继娟 孙华)|||| 余永银:地震的24小时 5月24日下午4时48分,在盈江5·24地震发生将近12个小时后,一名产妇和一名新生女婴被推出盈江县医院的产房,可是迎接她们的亲人里却没有婴儿的父亲。婴儿的父亲,是德宏盈江供电局的一名员工,此刻正在地震灾区和其他同事并肩作战,投身于紧张的抗震救援工作中。 地震刚过 他立刻奔赴岗位 时间倒回地震前,5月24日凌晨,余永银正在病房里陪伴着即将临盆的妻子。正睡着香甜的时候,4时49分,强烈的震感惊醒了余永银,他第一反应马上爬起来,把妻子唤醒。在第一波震感过后,余永银搀扶着身体不便的妻子跟着院方的疏散人群向医院的广场慢慢走去。在到达安全地带后,余永银立即给盈江供电局的领导和各部门同事发送了地震的短信,随后,他给岳母打了电话,请她过来陪伴着妻子。十余分钟后,他接到通知,盈江供电局所有员工马上回局集合。此时岳母还在赶来医院的路上,余永银等不了了,他找来件衣服给妻子披上,让妻子安心在原地等待,然后自己离开了医院朝局里赶去。 盈江供电局此刻也正迅速有序地开展着一系列抗震抢险工作,成立了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启动了四级响应。作为综合部主任,余永银接到的任务是带领他所在的小组成员汇总报送信息和提供后勤保障。 局大院里迅速搭建起了帐篷作为临时办公场所。余永银组织人员安置连接好电脑、打印机和电话,向各供电所询问震后受损情况。很快,第一期地震简报于上午8时向外界发出。9时左右,盈江局决定将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场所搬往灾区卡场镇,只安排十余人在局里留守保障通讯顺畅,防止抢险人员进入灾区后通讯受阻,不能及时沟通。 身为信息和后勤保障组组长的余永银也在进驻卡场的名单上。事后,回想起当时的情形,余永银有些内疚,“那时也没考虑到妻子的感受,就只是打了个电话给妻子,简单明了地告诉她自己要上卡场,有什么情况就给我打电话。”挂了电话,余永银与其他同事一道匆匆赶往前线。今年年初刚走上综合部主任岗位的余永银,此刻只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若不组织好成员做好信息报送或物资供给工作,就会给整个救援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妻子即将临盆 他不能陪伴在旁 上午11时20分,盈江局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已经在卡场驻扎下来。现场,所有员工紧张而有序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大家都只有一个信念:尽心尽力地做好抗震抢险工作。余永银一头扎进了工作,收集一线报来的电网设备受损、抢修进展等情况,汇总向领导报告;安排抢修人员、车辆调配。余永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工作上。“作为在灾区现场的重要信息来源点之一,我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负责,一旦信息有误,就会影响到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余永银让小组成员在收到前线人员发送的短信后,再回拨电话向对方核实,并且随时跟抢修组保持通讯,第一时间掌握救援情况,及时反馈到应急指挥中心以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中,余永银忘记了还在医院的妻子,直到医院打来电话才想起自己还没询问过妻子目前的身体状况。妻子的预产期已经过了五天,地震当天医生给打了催产针,妻子觉得身体不舒服,征询过医生意见后临时决定剖腹产。而这个电话,是医院进行剖腹产前让妻子催直系亲属到场签字的电话。余永银一听电话内容,心急如焚,跑到一边没人的地儿,抱着电话给妻子打气。 “我现在身体很不舒服,你同不同意我剖腹产?”妻子充满担忧地问。 “可以,时间拖长了对大人和小孩都不好,不要担心,我虽然在抢险,但仍然还是陪在你身边,你要有信心,一切都会好好的。”余永银努力抑制着自己的不安,他能感觉出电话那头的妻子对即将剖腹产丈夫不在身边的害怕,也担心丈夫在灾区的安危。往下说着说着,夫妻俩人终于忍不住都在电话里哭了起来。 余永银小俩口都不是盈江本地人,老家都在昭通宜良。毕业后,余永银进入盈江供电局工作,为了爱情,当时身份还是女朋友的妻子跟着他一同来到了举目无亲的盈江,并于去年完婚。今年五月,为了减轻已有身孕的妻子在异乡的不安感,余永银把岳母接到了盈江陪伴妻子度过待产。在妻子预产期到来时,余永银还特意请了假与岳母在医院一同陪伴着妻子,孰料就在这时,盈江发生了地震。 委托岳母代替自己在医院手术责任书上签字后,余永银挂了电话,抹去了脸上的泪水,静静地站了会儿,让情绪稳定了,然后坚定地走回了自己要坚守的阵地。很快,他的注意力又都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妻子那边还有母亲、医生照顾着,我不在医院,再怎么担心也不能为他们母子做什么。而我在灾区现场一刻,就得把我的工作好好干。” 24日下午4时48分,喜讯传来,妻子已经诞下一女,母女两人都平安无事。这回,妻子在电话中嘱咐丈夫把工作做好再回去。混杂着初为人父的喜悦,余永银讲不出话来,只连声应着“好好”,他已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妻子对他的宽容、理解,对他工作的支持。这个平时不会哭的八五后的大男孩先哭了起来,电话那头的妻子也哭了,最后,是妻子先挂断了电话。 等到领导从其他同事口中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是晚上快十一时,受损电网主干线已抢修完毕恢复了供电。仔细地做完交接工作,余永银这才踏上了盈江县城的返程。后来,余永银在笔者的追问下才说出,他在回程的路上想着的却是当天的工作情况,他对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处理不满意,“组织措施上没好好梳理,有些混乱,我得改进我的工作方式。” 这只是应该做的 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等到了医院,已经是25日的凌晨1时。躺在病床上的妻子强撑着伤口的疼痛,努力展现出安慰的笑容。激动的余永银想用力却又怕弄疼妻子,轻轻地拥抱了一下妻子。再看到自己女儿第一眼的时候,他为初为人父感到兴奋,又觉得身上的担子又加重了一点,他抱着女儿一直走一直笑。回顾这二十多个小时里发生的一切,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这是很正常的行为,换做是其他同事也一样会暂时放下小家,投身于灾区救援,我们只是在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一天当中经历了地震、当上了父亲这两个重要事件后,余永银对人生又多了些感悟:尽管他和同事们扑在前线上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但内心也在牵挂着亲人的安全,希望人人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余永银静静地陪伴着妻子,笨手笨脚地尝试着给女儿冲调奶粉、换尿不湿,一宿几乎没合眼。等到第二天下午岳母来换班,余永银又向着办公室的方向走去,这一次,他的心更加踏实了。
来源:云南电网公司
标签:云南电网,地震灾区,送去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