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巴西世界杯即将开赛,远在滇西北深山峡谷之中的独龙族乡亲余新荣,同样充满了喜悦和期待:“前些天,南方电网专门为我们单独建的小电网正式投运,大伙儿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的电视机开开停停了。”
余新荣所在的独龙江乡,隶属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是我国人口最少民族之一独龙族的世居地。险峻的高黎贡山,将其长年与世隔绝,4000多名独龙族乡亲则被称为“太古之民”。独龙族村寨沿峡谷分布,南北相距80公里,靠小水电提供电源,传统的电压等级供电难以满足特殊地形条件下的供电需求。为此,南方电网公司决定采取“发供一体,孤网运行”的模式,在独龙江乡建设一个20千伏峡谷独立电网。
15名电力职工,飞“岩”走“壁”,忍冻挨饿,终于赶在今年5月10日,建成投运国内首个20千伏乡镇独立电网。近日本报记者前往贡山县,三天时间里亲历了这里电网建设和维护的艰辛历程。
电站捞木
“走走走,靠左,慢点,好嘞!”他绷紧固定在车头的钢索,另一头连上货斗里的水泥电杆,缓缓一拉。电杆应声下落,完好无损地压在早就在地面铺好的废旧轮胎上。“这是我们今年从山外运进的第一批电线杆,20千伏网架后续施工可以开始啦。”
5月10日,记者见到的这位工装汉子,就是率领15名电力职工驻扎独龙江,为这里建电站、架电线、送光明的乡供电所所长褚利东。
“独龙江乡离县城96公里,但盘山路要走大半天,而且每年有6个月大雪封山,300天下雨,自然条件极其封闭艰苦,在这里搞供电确实太难了!”大雨不知什么时候又开始下起来,独龙江水从平静的碧绿变为翻腾的土黄,褚利东来到乡口的孔目水电站,确保发电机组运转正常。
这个建于2006年的电站,就是独龙江乡独立电网的“引擎”。“所谓独立电网,就是发、供、配自成一体,不与外界主电网通联。”南方电网云南怒江州供电局原副总工程师杨天保解释。
“所长,水位上涨,山上又冲下来很多树干,堵在引水渠口。”20岁的兰虎勋冲进来,浑身都是雨水。
“如果木头塞死了引水渠,就会造成冲力不足,发动机无法发电。”傈僳族员工余桂花说。
“兄弟们,跟我来!”褚利东带着3个人,一头扎进雨中,冲向上游的木切旺河拦水坝。30多岁、土生土长的独龙族人杨文赋,第一时间套上连体防水服,将拇指粗的绳子绑在腰间,顺着拦河网小心翼翼地下到引水渠口——那里已经淤积了五六根烂木头。
虽然当地最高气温此时已有12度左右,但河水却低至3度以下。杨文赋将半个身子缓缓探进冰冷的水中。
“好,上!”随着他一声大喊,上面两人一齐发力,木头被拉了起来。时值正午,几个人冒着大雨,一直将木头和垃圾全部清理了才回到值班室吃上几口冷饭。
休息间隙,褚利东告诉记者,在这里每天捞木头是最重要,也是最辛苦的活计。
山村送电
5月11日,记者得知,头天运进来的一部分电杆,已被拉到距乡政府28公里外的拉王夺村,用于新村通电。
早上9点,我们跟随褚利东赶往拉王夺村。山路千弯百拐、坑洼不平,沿途多处塌方,汽车时而扭起“迪斯科”,时而停下来等待挖掘机清路。最后几公里,道路被彻底堵死,只能弃车步行。赶到拉王夺村,已过中午。
走到村口,眼前一亮:一排排崭新的黄色小屋,沿着河谷平地而建。贡山县发改委的扶贫干部罗新说,这是县里给独龙乡亲建设的新居——“全村66户,每户三室一厅,70平方米。不少村民在大雪封山期间,就给新居准备好了音响、电饭锅、电磁炉等,只等通电后入住。”
“我们这不就是来送电的?!”话音未落,褚利东已手拿摇表,冒雨爬上广场边的变压器杆。
“亮啦,来电啦!”下午1时41分,随着褚利东合上隔离开关,村民们一阵欢呼。随后,褚利东又带着人,挨家挨户合闸。
在拉王夺新村通电的前一天,独龙江乡完成20千伏独立电网的全部建设和投运。由于特殊的雪山峡谷地形,20千伏孤网建设难度大、成本高。目前,独龙江供电投资已经接近8000万元,远期投资将过1亿元,供电所每年运维成本亦超过500万元。相比之下,一度电只收两角钱电费,全年电费收入不到20万元。
新站赶工
第三天,记者随驻守供电所的工程师何应春,探访正在建设中的第二座水电站——麻必当电站。
在一条叫不出名字的支流上,拦河坝已经完工。旁边,是一条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的细长道路,地上铺满碎石,那是引水渠的雏形。顺着渠道一路往下约200米,到达一处小工地,挖山凿石的工人们头顶,仅有一顶塑料膜挡住纷纷落下的雨滴。
“嗨——走!”只见一名工人奋力推动装满碎石的小车,向200多米外悬崖处的弃石场推过去;到了崖口的安全围栏边,一个急刹停下,车斗前倾,“哐!”碎石从车内倾泻而下,直看得人胆战心惊。
“独龙江建了中心学校,添了不少商铺;房子也越盖越多,靠一个孔目电站已不够用了。”何应春说,他从去年11月25日进山后就一直都没出去过。
离乡政府不远的草果加工厂,是全乡唯一的产业。“我们有3.5万亩草果,过去雨水多,绝大部分还没卖出去就霉掉喽。现在有了加工厂,把草果用电烘干再卖,特别受欢迎。最多的一户村民,收入了六七万元。”村民鲁江阳说。
对新建的电站,独龙江乡党委书记和国雄充满憧憬:“在党中央的关心下,穿越高黎贡山的独龙江隧道贯通了,大雪不再封山,交通更加便捷。我们将推广草果、重楼、核桃等林下作物,发展旅游业。有了供电保障,小康的日子就不远喽。”
标签:滇西北,深山峡谷,独立电网,独龙族,生活亮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