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离不开电,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方便生活的同时,电也暗藏危险,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一危险更容易放大。目前,河南省农村约有2000万用电户,呈现出“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的特点,而用电安全是一件性命攸关的大事,面对复杂的形势,河南省电力部门如何破题?
“湿手湿布莫碰电,电线莫从门缝穿”。6月24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在《河南日报》整版刊登安全用电公益广告,“安全用电 幸福你我”几个红色大字分外显眼,朗朗上口的用电提示语更是让人不禁读出声来。通过媒体传播安全用电理念,是电力部门提醒群众安全用电的常用举措之一。
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农电大省,全省供电企业始终把确保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在农村用电安全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围绕农村用电安全做了大量工作,确保了当前的安全用电局面。在这个过程,河南省电力部门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日前记者对此做了调查。
困难中突围解风险
“自从换台变压器后,我家的两台空调、冰柜也都能正常使用了……”6月18日,内乡县夏馆镇大栗村村民刘隧善说出了“低电压治理”后的变化。调查中记者发现,随着近几年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河南省农村用电安全形势处于整体平稳状态,这主要是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们与各级政府相互协作,将农村用电安全纳入安全生产监管范围,营造了良好的用电环境。另一方面我省逐年加大农网投资力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用电设施状况。”国网河南电力农电部主任牛建中告诉记者,当前农村用电仍存在不安全因素,管理不能有丝毫松懈。
而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是,河南农村人口数量多,农村用电安全涉及点多、人多、面广,在管理时也面临许多困难。比如,农村居民用电知识普及难,农村居民用电设施规范管理难,私拉乱接等不规范的临时用电行为时有发生,家用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没有引起农户足够重视等。
对此,河南省电力部门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积极实施“你用电 我用心”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切实改善农村配网用电设施,探索政企联合的农村用电安全管理新机制,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供电企业的引导作用,发挥乡、村的主体作用,做好农村用电安全这一民生工程。
目前,河南省已从市、县到乡(镇)、村,逐级成立安全用电领导小组,将农村安全用电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管理范畴,由供电所与各行政村签订《服务农村用电安全共建协议书》,内容包括规范生产生活用电安全管理、规范农村临时用电装接管理等,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用电氛围。
“政企联合的工作模式有效规范了农村临时用电,居民的用电安全常识明显提高,散、乱、差的供电环境得以改善,全省农村用电安全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牛建中介绍说,政企联合的同时,河南省供电企业在临时用电管理、家用漏电保护器检查、安全用电宣传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子。
举一反三反出经验
为切实服务好农村群众临时用电,避免私拉乱接线路造成安全隐患和事故,6月24日,温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深入东林召村、常庄村等6个村检查群众建房临时用电使用情况,向群众宣传安全用电知识,这是该公司近年来推行“一户建房 管理一片”临时用电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安全生产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点在农村。和城市的小区电力管理相比,闸刀、开关等农村用电设施等属用户资产,若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安装使用都有一定触电风险。与此同时,不规范的农村临时用电行为,不仅影响电网安全,更是威胁用户人身安全,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就是大事。
那么,何谓“一户建房 管理一片”模式?温县供电公司总经理宋军桥介绍说:“每个村都有我们的农电工,得到一户村民建房的消息后,我们都要派人前去核实临时用电是否规范,不规范的加以整改规避安全风险,同时顺便对周边用户进行临时用电检查,实现安全管理举一反三。”
“我们定制了600多套临时用电配电箱,统一组织安装在建房较多村庄的主要街道上,方便群众使用。村责任维护电工还会深入建房户周围,帮助群众解决临时用电难题,指导安全用电,主动防范安全风险。”谈到温县农村临时用电管理,该公司安质部主任郑培武自豪地介绍起具体做法。
在推行一户建房 管理一片临时用电管理模式的同时,温县供电公司还对临时用电实施账、表、卡三统一管理和供电所长现场跟踪检查管理办法,明确了五个层级的安全管控责任,通过严管理确保辖区供用电线路、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农村建房临时用电局面的安全、规范、有序。
此外,温县供电公司还设立“150米安全用电服务圈”,即全县供电员工包括农电工,平常利用8小时工作以外的时间,广泛开展住地150米范围内入户消缺亲情化延伸服务,重点落实用户的安全用电检查、临时用电管理等,力求农村用电安全全程无忧,完善了农村用电安全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