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建设“电力丝路” 提升新疆民生幸福指数

  2014-07-10

众所周知,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但新疆距离内地路途遥远,仅靠铁路和公路进行长距离的煤炭运输,不仅运力长年饱和,而且天气、交通事故等因素极有可能给本来就非常脆弱的运输大动脉造成新的“梗阻”。

通过建设特高压电网和超高压电网实现“疆电外送”,是将当地的宝贵资源进行合理转化的必由之路,被当地称为“电力丝路”。

随着“疆电外送”工程建设的发展,华能、中电投、中煤能源、大唐等能源企业纷纷在新疆投建电厂、风电和光电项目。

仅“疆电外送”这一项,就能为新疆本地带来3万个就业岗位、创造近60亿元人民币的新增经济总量,使新疆从能源产业低附加值的原料供给方,跃升为整个链条中附加值最高的能源生产与配送方,真正实现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随着中国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和中央援疆工作的不断深入,新疆把解决无电人口生产生活用电问题也列入了“民生建设年”重点建设项目,开启了边疆偏远地区农牧民实现电气化的“理想生活”。

由于历史原因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新疆有许多游牧民长期生活在大山深处、戈壁荒漠,远离电网负荷中心。据统计,新疆无电人口占国家电网公司全部数量的40%,而无电人口又主要集中在南疆的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在中国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铁列克乡喀拉提克村的村民托合提・吾力是当地知名手工匠人,主要从事少数民族传统木制工艺品制作。

以前,他的手工艺品以物美价廉闻名遐迩,活儿多的时候还带几个徒弟一起干。但现在,传统手工作业不断面临机械化作业的挑战。他说,因为没有电,单靠手工作业效率实在太低,而且手工作业容易出现误差,残次品也比较多。

望着村口一排整齐的电杆,托合提・吾力对今后的发展充满期待。他说,等村里通电后,他也要买电刨、电锯等加工设备,让儿子跟他一起干,把现在这个小小的手工作坊变成一个手工加工厂。

“我们世代生活在大山中,由于不通电,大家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喀拉提克村支书买买提木沙・依斯塔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好了,就要通电了。我们不仅能用上电器,还可以开发矿产资源、建加工厂等,提高乡亲们的收入。”

据国家电网最新消息,新疆库车―阿克苏―巴楚―喀什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核准,将于2014年内正式动工建设,计划2015年底前建成投运。这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南疆三地州的首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

随着中央援疆工作的不断深入,新疆主电网已经成为南疆三地州最重要的电力来源,解决了覆盖新疆东南西北最边远地区的无电问题,将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来源:新疆日报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