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5日,随着运维人员最后一步倒闸操作的完成,北京海淀500千伏变电站投运,这是首都电网建设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的日子。
当绿色电能通过一条条银线跨越京西大地,源源不断地进入这座离北京市区最近的500千伏变电站里,北京电网主网结构图发生重要改变,原有的6大供电分区成为历史,变成了7大分区……
勇挑重担撑起坚强脊梁
北京500千伏电网为扩大双环网结构,此前,内部220千伏电网采取6分区运行方式,分区电网结构紧密,电力潮流分布合理,各分区之间具备较强的互相支援能力。位于西北部的“门头沟~昌平”供电分区,因历史原因和地区用电负荷增长迅猛,成为整个电网结构中最薄弱的区域,经常在高峰负荷期间呈现红色报警状态。
在北京市政府“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海淀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作为重点电网建设工程之一,赫然在列。国网北京电力在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能源保障和治理大气污染大局出发,勇挑重担,不断优化主网结构,下大力气开展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和电能替代工作。
“我们要全力以赴,确保海淀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点项目务期必成!”在年初职代会上,国网北京电力总经理尹昌新当着全体职工代表的面,斩钉截铁地定下了这一目标。
如今,记者从最新的北京主网结构图上看到,海淀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投运,将传统的“门头沟~昌平”供电分区优化为“门头沟~海淀”、“海淀~昌平”2个供电分区,为北京西部电网提供了可靠的送电通道。同时,该项目是为首都中心城区提供有效电源支撑的关键工程,将为多座220千伏变电站直接提供电源。
海淀500千伏变电站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由两座贴建的独立建筑物组成,为目前国内占地面积最小、建筑结构最紧凑的全户内500千伏变电站。站内本期安装2组1200兆伏安变压器,500千伏进线2回,220千伏远期出线12回,本期出线6回。
据了解,该工程能有效解决高峰负荷期间部分设备重载问题,改善北京电网结构和运行状况,成为助力首都城市发展,支撑北京西北部电网的坚强脊梁。
从此,北京电网500千伏变电站有了10座,加上76座220千伏变电站、358座110千伏变电站,总变电容量达10260.94万千伏安。这对于北京市正在加快建设美丽城市,迫切需要提高清洁能源设施建设能力和压减燃煤工作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精益求精打造优质工程
如果说坚强脊梁体现了工程的划时代意义,精益求精则是为了打造优质工程。
工程路径穿越铁路、公路、输水管线等设施29处,迁改110千伏及以上线路20条、塔基140基。跨越之多、涉及面之广、前期协调难度之大,堪称北京电网建设历史之最。
面对空前复杂和庞大的工程建设组织规模,国网北京电力人从不向困难低头,早在建设初期,就确定了创国家电网优质工程的建设目标。大家拧成一股绳,把“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写在项目部的醒目位置,更是时时刻刻写在心里,用到实际行动上。
国家电网公司在开展项目部标准化管理和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该工程被选为试点。在国家电网公司建设部的专业指导下,国网北京电力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成果充分应用到项目管理中,配备精兵强将、调动各方资源,科学、高效推进工程建设。
国网北京电力总经理尹昌新、党委书记杨新法直接参与工程的推进工作,通过多方的内外部协调,积极争取到了北京市政府及相关委办局、区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分管基建的副总经理安建强长期扑在工程建设一线,国网北京电力建设部直接实施项目管理,相关供电公司发挥属地优势,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工程建设中,国网北京电力组建各类项目部15个,参建人数超过2000人。建设人员严把各项工序的质量和工艺关,实现标准工艺应用率100%,同时将标准工艺和现场作业指导书有效结合,形成了有效的闭环管理。
该工程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线路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工程主体结构获得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结构长城杯工程金质奖。
创新超越成就经典之作
如果说精益求精提升了北京电网建设水平,努力创新超越则成就了北京电网建设史上的经典之作。
开展世界城市电网耐压等级最高、时间最长的交流变频谐振耐压电缆交接试验,并首次与耐压试验同步开展局部放电检测;
国内占地面积最小、建筑结构最紧凑的全户内500千伏变电站;
国内首次采用2500平方毫米大截面的500千伏国产电缆及附件产品的输变电工程;
北京地区首次采用6米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技术实施电力隧道建设;
……
在海淀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中,这样的经典之作数不胜数。这既是工程本身的特点所需,也是国网北京电力人在多年的风雨兼程中,用无数艰辛付出换来的。“这个项目涵盖了输变电工程从土建、电气、架空线路到隧道、电缆全部基建工程类型,涉及专业非常全面。”国网北京电力建设部主任李臻介绍。
工程的隧道施工主要采用盾构技术,但是临近电缆终端站时,遇到了长约200米的岩石地段,只能采用人工暗挖。最为艰难的时候,一天只能掘进50厘米。经过大家夜以继日地奋战,最终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将隧道全部打通。为使通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采用的十字隔板将隧道分隔为4个区域,可同时为多条各电压等级电缆线路提供路径。
“我们在工程中应用了大量新工艺、新技术,自主创新得到充分体现。”李臻说。据介绍,工程使用八旋翼直升机展放导引绳跨越带电线路,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电缆加热棚、接头环境控制装置等装备及工具,均为国网北京电力自主研发,有效确保了电缆安装工艺和质量。其中的很多成果来自“张文新职工创新工作室”团队,张文新本人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多少个夜以继日的攻坚克难,多少次汗流浃背的拼搏奋战,国网北京电力人突破了引领国际电力发展的新技术,印证了首都电力建设者的光辉足迹,展现了“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不懈追求,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实实在在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