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能源监管局2014年12月29日发布的《陕西省供电“两率”监测专项监管报告》揭示了电压上下波动的轨迹———无论是农村用户还是城市用户,其电压超差时间均较为集中。其中,C类监测点超上限时间段多出现在凌晨1~4时,超下限时间段多出现在上午8~10时。D类监测点超上限时间段多出现在凌晨3~5时,集中在首端监测点;电压值超下限时间多出现在11~14时、19~21时,集中在末端监测点。
该局的供电专家认为,造成电压超差时间均较为集中的主要原因是电网结构不尽合理,无功电源不足或分配不合理,造成以上负荷高峰和低谷时段线路电压偏移超出允许范围。农村用户用电结构单一,在不同时段用电负荷差异很大,加之部分台区供电半径过大,为了满足线路末端用电需求,往往台区配变输出电压较高,导致负荷低谷时段首端监测点电压值超上限,负荷高峰时段末端监测点电压超下限。
45个电压监测点由31个农村监测点和14个城市监测点构成
2014年4~11月,西北能源监管局对陕西省供电“两率”情况开展了监测。期间,督促有关供电企业整改供电“两率”方面问题108例。
西北能源监管局在陕西省的7个地区分别选取了陕西省电力公司和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所属16个供电公司45个C、D类电压监测点。其中,在陕西省电力公司辖区内选设电压监测点22个,其中C类电压监测点8个,D类电压监测点14个;在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辖区内选设电压监测点23个,其中C类电压监测点8个,D类电压监测点15个。
在选取的45个电压监测点中,农村监测点31个,占68.88%,城市监测点14个,占31.12%。
据西北能源监管局介绍,纳入监测的45个电压监测点中,16个C类电压监测点用户专变平均装见容量2993.13千伏安,最大装见容量8550千伏安,最小装见容量125千伏安。
西北能源监管局对陕西省电力公司和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在“两率”监测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相关供电企业对本次供电“两率”监测工作均比较重视,能够多措并举,从电网建设、技术改造、运行管理、统计分析等方面努力保障受监测线路和电压监测点的供电质量,对存在 的问题也能够举一反三,逐项整改,促进了供电“两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供电“两率”监测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城市电压合格率比农村高出0.85个百分点
从电压合格率来看,总体水平较好。
5~11月份,纳入监测的陕西省16个C类监测点电压合格率为99.2279%,最高100%,最低98.451%;29个D类点电压合格率平均为97.6166%,最高100%,最低95.91%。其中,7个城市D类监测点电压合格率为98.265%,最高100%,最低96.481%;22个农村D类监测点电压合格率为97.4102%,最高99.993%,最低95.91%。城市D类监测点电压合格率与农村相比高出0.8548个百分点。
需要引起电力企业高度重视的是,C类电压监测点最高电压11.18千伏,超出最高允许偏差值4.49%;最低电压8.39千伏,超出最低允许偏差值9.78%。
通过监测发现,监测点电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C类监测点电压合格率普遍较高。主要原因是C类点多装设在10千伏专线或专变用户处,此类用户电压质量较少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无功补偿装置投切 比较及时,电压质量保持在较好水平。
二是城市D类监测点电压合格率普遍优于农村监测点。主要原因是城市电网较农村相对坚强,运行灵活,且负荷较为集中,供电半径相对合理,负荷搭配较为平衡,运行方式调整及时,台区运行数据已实现在线监控,能够智能投切无功补偿装置,电压质量相对较好。
三是农村D类监测点电压合格率水平普遍不高。
西北能源监管局认为,其主要原因是陕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山区、沟壑地带较多,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居民居住比较分散,负荷密度底,高低压供电网络复杂,迂回供电现象普遍,供电半径大,导致首末端电压超差。同时,随着农村地区冰箱、空调、电饭煲等大负荷、低功率因数的家电普遍使用,各类感性家电负荷吸收了大量无功功率,加之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和投切方面的问题,导致大量无功功率远距离输送,产生较大电压降幅,引起末端电压偏低。此外,农村电网经济性差,回报率低,导致对农村电网重视程度不够,设计和建设标准不高,资源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另外电压超差时间较为集中也是原因之一。
标签:西北,两率,监测报告,电压,超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