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累计投资278亿元,全力推进新甘石电力联网工程、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甘孜“电力天路”工程、“电亮藏区”工程建设。期间,初具雏形的西南电网更有力的西电东送,也通过清洁能源的供应实践国家低碳绿色发展战略。
“互联网+”的时代中,省电网公司积极拥抱互联网的同时,也在思考行业的机遇:互联网+电网,如何让老“电商”更有力量。
川藏联网几十万吨塔材的路:火车、汽车、马拉、人抬、索道
回忆起多年前的情景,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直言很惊讶:当时四川有如此多无电人口。“感觉心里很过意不去。”此后他深入藏区20余次,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终于在2014年3月开工建设。
“路上的马儿见了我们都要逃开。”王抒祥表示,由于施工区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边缘崇山峻岭,交通十分不便,塔材和设备等物资的运输是最头疼的事,“确实也累死了很多马。”而在马匹之前,塔材已经转过几道运输工具了。王抒祥如数家珍般:需要首先由火车运送到丽江或者大理的火车站,随后通过汽车转运,直到汽车无路可走时,物资等便被转至当地的拖拉机上。“拖拉机再无能为力的时候,只能靠人抬或者马拉。”遇到马也拉不上去的地方,公司只能架设索道。期间,共架设900多条索道,总长1100公里。
“几十万吨的塔材和设备等物资,就是这样运过去,竖立成铁塔的。”在克服施工区域的高海拔、高紫外线、冻土,以及位于地震断裂带等不利因素后,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当年11月建成投运,最大输送容量280万千瓦,从根本上解决了昌都和甘孜南部严重的缺电问题和无电地区痛点问题,也满足了今后藏区水电开发外送的需要。同时川藏联网建成投运后,西南电网也初具雏形,西南地区的能源尤其是清洁能源大量供应东部地区,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缓解了雾霾等污染现象,为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做出贡献。
据悉,“十二五”以来(2011年-2015年3月)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累计投资278亿元,全力推进以新甘石电力联网工程、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甘孜“电力天路”工程、藏区无电地区电网建设工程以及“电亮藏区”工程建设,彻底改写了四川藏区长期无电、缺电的历史。
“互联网+电网” 大数据让“老电商”更有力量
最近,王抒祥多次和单位里的年轻员工座谈。“尽管技术在不断创新,不过我们的理念陈旧。”王抒祥坦言,行企业潜在的危机很多,他不得不思考下一个时期老牌“电商”的商机在哪。
“传统‘电商’要和现代融合。”在王抒祥看来,“互联网+”的概念在电力行业可以理解为:互联网+电网。积极拥抱互联网之后的电力公司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呢?一方面,从企业内部来说,打造自动化的平台,实时机器人等工具实时巡视线路、采集数据,解决可靠用电问题。
另一方面,在“以用户为导向”的信条下,向社会开放服务。在做了多年准备之后,通过微信等平台查询、缴费等基本服务已经越来越近;另一方面,“我们有四川最全面的电力数据。”王抒祥透露,省电力公司也专门组织了大数据分析团队——王抒祥也意识到,数据资产是最富的矿。尽管机遇尚不明朗,不过他认为通过对用户负荷增减的数据分析,至少对于家电行业具备极大的参考性。“例如用户这段时间空调开得少,判断其需要维修或者更换可以推送相关的广告信息。”
“结合互联网,就是要让用户的生活更便利。”王抒祥表示,同时,其中电力公司也能寻找自身发展的商机,“成为值得用户信赖的能源供应商。”
标签:四川电力,互联网+,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