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四川电力“三位一体” 精准实施定点扶贫

  2015-09-07

  9月,高石头村的溪水却冰凉怡人。村民赫勒石古从溪水中发现了商机,引水在下游修游泳池,一个小型天然避暑地便像模像样地开张了。


  作为四川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有名的贫困村,高石头村土地贫瘠,山高石头多。赫勒石古也不是一直这么有商业头脑。一年前,他还靠种庄稼为生,在贫困线下挣扎。


  赫勒石古的商业头脑源于外来的智力帮扶。对口帮扶高石头村的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通过开展三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爱心扶贫”,让这个彝乡山村渐渐有了“造血”能力。


  7月29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进一步提出“电力助推扶贫攻坚”十大行动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四川省电力公司将继续以产业帮扶为支撑,精准实施高石头村定点扶贫。


  产业扶贫要造血,不能光给钱


  彝区增收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不能光给钱,既要解决他们现在的困难,还要为以后的发展铺路。”国网四川马边供电公司总经理金晓峰说。为此,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突破口,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帮助高石头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34岁的司杜杨机像对待宝贝一样爱护自家地里的222棵核桃树。“当时专家来村里考察,说土壤少石头多,只适合种核桃树。”于是,国网四川乐山供电公司和专业公司合作,组织核桃树苗进村,免费发放给村民种植,再帮他们销售。眼下正值核桃收获季,司杜杨机盼着今年能卖个好价钱,“以前种土豆玉米一年收入就几千元,今年估计至少能卖两万元。”除了送核桃树苗,电力部门还帮助村民搞养殖。71岁的啥玛格批,妻儿病逝、媳妇改嫁,无力抚养孙辈。最困难的时候,供电公司给啥玛大叔送来了220只鸡苗。


  “有农产品公司来收鸡蛋,每天卖三四十元,一年也能有客观的收入。”啥玛说:“现在孙子孙女能常吃上肉了。”通过产业扶贫帮助村民增收,眼看成效显着,不想却遭遇波折。高石头村被确定为马边县第二水源地,上游处于保护区,以前的养殖项目只能退出。“这肯定会拖缓村民致富的步伐。”国网乐山供电公司工会主席黄敏很着急,产业扶贫怎么持续下去?几番调研,根据“电力助推扶贫攻坚”十大行动计划的安排,他们提出了“三步走”方案,在水源地下游建立高石头村三大产业支撑项目,今年投资218万元,建   设年产1万只鸡禽的规模养殖场;2016年计划投资360万元,建设年出栏2000头乌金生态猪的规模养殖场;利用水源优势,2017年投资计划260万元,建设年产50万桶矿泉水的规模加工企业。


  智力扶贫彝族青年当上巡线工人


  产业扶贫为贫困地区发展增加长效动力,而智力扶贫更能让村民掌握谋生技能,找到稳定的收入来源。


  2014年初,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提出“智力帮扶”的思路,以提高高石头村人均纯收入为突破点,以电工技能培训、协调解决就业为主要帮扶方式,为彝族青壮年进行个性化培训,再吸收进电力系统基层工作。


  一根竖线,左右点上三个点,代表一棵小树,三棵并排的小树代表“根”;几根竖线,上端被密集地涂黑,画上小短线,这代表“笼”;两根横线,下方一排竖点,上方涂黑,代表输电线路铁塔有个“鸟窝”……8月12日,一本巡线笔记本摆在笔者面前,它的主人叫赫勒石妹,没有念过一天书,多年来靠种土豆和玉米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计,过去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


  赫勒石妹是电力“智力帮扶”培训班首批27名青壮年之一。通过电工技能培   训,他被安排到国网乐山供电公司,成为了一名巡线工人。这位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彝族汉子,用稚气的线条画下竹子、香樟树、鸟窝,记录巡线时看到的安全隐患。今年5月,赫勒石妹报名参加全国焊工资格证集训。之前连电脑都没见过的他,竟然在一个月集训中创造奇迹,拿到了全国通用的焊工资格证。


  现在,赫勒石妹每月能拿3000元以上的工资,连他家在内的27个家庭全部实现脱贫。他们的刻苦勤劳已成为高石头村年轻人的励志典范。目前,高石头村还有57名待业男青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计划继续开班,同时也将聘请专业师资,对村民进行养殖、泥瓦匠、彝绣等技能培训。


  爱心扶贫孩子心中不能没有梦


  13岁的啥玛达子是养殖户啥玛格批的孙女,跟爷爷、弟弟相依为命。之前,爷爷一个人种庄稼,懂事的达子一度想辍学回家帮爷爷干农活。


  怎样才能坚定孩子们读书的信念?国网乐山市供电公司跟学校沟通后发现,一些辍学的孩子不完全是家长不让其上学,有些是自愿的。“我们应该对这些孩子进行梦想教育,告诉他们心中要有梦。”黄敏   说。


  于是,在大家的帮助下,孩子们穿上民族的盛装,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了乐山城区。达子说,这是她和同学们第一次坐这么久的车,许多人都吐得稀里哗啦。但车辆一上高速路,大家就都好奇地趴在车窗上,被窗外的高楼大厦所震撼。


  两天的行程,孩子们看到了乐山大佛,并和城里的孩子联谊。达子的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我想要好好读书,将来有一天走出大山。”“让梦想牵引孩子重返校园,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梦想。”黄敏说,这种特殊的劝学方式效果不错,如今高石头村小学已经有213名学生,辍学率下降了一半。


  绝不让贫穷代际传递,这样的信念在彝乡传递。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将马边县建设乡三溪村小学迁址重建,命名为“国网爱心希望小学”,彻底解决了周边数百名孩子上学难的问题。针对马边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现状,民建镇东光小学建设了一所“川电留守学生之家”,孩子们可以和亲人打电话、视频聊天,感受亲情的温暖。


  通过“三位一体”的造血式扶贫,截至2014年底,高石头村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1560元增长到4291元。

 

来源:中国电力报

标签:四川电力,三位一体,精准扶贫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