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青海省电力:雪域铃响马帮来 生态路上送光明

作者:赵俊杰  2015-12-18

  广袤的三江源地区生态极为脆弱,哪怕是极小部分的草皮被破坏,对周围草地的生态都会带来沉痛的伤害。可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逢山不开路,遇水不架桥,用骡马驮运物资,用双手架起铁塔。他们便是承担为玉树、果洛两州9个县、全国最后的3.98万无电人口通电任务的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的光明使者。


  营地处处见环保


  雪后,寒气逼人。空旷的草原上,一支驮着电力物资的骡马驮队,排成一字,在马头的带领下,向山顶目的地进发。


  “施工地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不宜开展机械作业,我们便用驮队将施工材料送到工地。”果洛-查郎110千伏二回线路工程施工项目经理赵冠荣感叹,一匹骡子一次能驮三百斤左右的物资,一天要往返数趟,一基110千伏铁塔塔基所有的材料需要两天才能驮运完成。即便施工进度非常缓慢,但为了草原的生态不被破坏,这样做也是值得的。


  赵冠荣和同事、马帮的人一起住在离工地不远处的山脚下。初到草原,在营地搭建帐篷时,他们遵照上级领导的叮嘱,在每个帐篷下的草地铺上一层厚厚的草垫。即便是来回走的通道,也铺着一层厚厚的草垫。在草垫的保护下,营地草皮质量完好无损。


  放眼营地,干净整洁,草地上鲜见生活垃圾。原来,营地设有生活垃圾箱,有专人负责生活垃圾的清扫和回收。


  工地的一名负责人说,三江源地区生态极其脆弱,这对施工当中环保、水保工作的要求非常高。电力施工人员在营地草地铺草垫、帆布,避免压坏草地,并随时回收生活垃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人为破坏。


  驮队走出生态路


  在玉树、果洛电网建设施工中,小到一粒沙石、一颗螺丝、一瓶水,大到上百斤重的铁塔组件,都要依赖骡马的驮运才能到达山顶。


  为了减少驮队对草场的踩踏,驮队运输当中要排成一字,沿着固定路线前行,而为防止骡马偷吃牧草,每匹骡马都被戴上了结实的笼头。


  一位牧民看到施工队的驮运人员不让驮队踩踏草场,而牵着马匹排成一字走直线,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在施工现场,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脆弱生态环境的扰动,施工人员用随身携带的工具掏挖塔基,避免因机械作业而使草地受破坏。


  在果洛-查郎110千伏二回线路工程143号塔位处,只容下一人作业的石坑里,一名施工人员弯着腰吃力地挖着塔基。


  “这个塔基人工已经挖了7天,到现在只掏挖了1.8米深。没经历过的人还真想象不出来。”工程施工安全员樊明荣说,一天挖断六七根钢钻是常有的事,即便如此,通常连10厘米都挖不下去。


  起初,大伙也曾想到将大型机械引入工地作业,而机械引入工地,需要修路,如此下去,对草地草皮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为此,电力建设者们用原始的人工作业架塔,按照“工完、料尽、场地清”的施工标准,拒绝野蛮施工,从源头控制对环境的破坏。


  “在条件允许的工地,施工中限定施工机械必须在基础周边5米范围内作业,采用草垫或彩条布将机械、沙石、塔材等与草地表面隔离。”赵冠荣说,大多数塔基地基采用人工掏挖的方式,缩小破坏范围,沼泽地段塔基选择在冬季封冻后施工,施工便道采用铺设钢板措施,以减少、减轻对沼泽地的扰动面积,保证野生动物和冻土环境不受干扰。


  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主管电力建设的副县长王海东被电力环保施工深深打动:一条条血与汗水交织的“马帮之路”,就是一个个环保的典型事例;一个个深达四五米的掏挖式基础作业,就是国家电网建设工程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工程的有力见证。


  马帮精神永不垮


  首批开工的107个项目,分散在40万平方公里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在几乎没有路的山上,修建高压电力铁塔,最大的困难就是运输建筑材料。要将数十吨的水泥沙石搬运到山顶,又不能大面积破坏山体和植被,除了人背肩扛,就只能用骡马驮运。


  来自四川凉山的曾在红便是其中一支骡马队的领头。曾在红年轻时干过架线工,接手父亲的马帮后,就辗转各地参与电力建设。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的邀请之下,曾在红带着他的45匹骡马到果洛,协助青海电网工程材料运输。


  初到高原,曾在红挑选了两匹骡子,按照平时500斤的负重标准装满沙石料。刚开始爬山不久,两匹骡子的步伐就变得缓慢,很快因体力不支倒地。随后,曾在红不得不将每匹骡马的负重减轻在300斤左右,才能勉强支撑。


  为了保证电力物资的供应,每天天一亮,马帮的小伙子们就开始驮运工作。“在这里,首先要有好的身体和坚定的意志,不然,你就会被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打倒。我们小队有10匹骡马,每人负责两匹。”初到高原的可其布,对果洛电力工程建设的艰辛与艰难深有体会。


  而远在800公里之外的玉树市小苏莽乡通电工程现场,每天清晨6时,马帮领头苏成华带着马帮成员起床吃饭,天一亮就牵着骡马开始工作。在材料站里,苏成华仔细将塔材呈字母A字形固定在骡马背上。


  “海拔太高,太重了骡马会垮,每匹载重不能超过300斤。”苏成华说,材料站距离铁塔只有12公里,但骡马驮队需要4个小时的行程才能到达目的地。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施工,小苏莽乡35千伏线路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按苏成华的统计,他的骡马队向山上运送物资已超过100吨。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负责人全生明说,在玉树、果洛两州9县无电人口通电工程建设中,骡马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809匹骡马,因为高寒缺氧和高强度工作,有不少骡马累倒,但马帮们还是咬牙坚持下来。


  万家灯火亮草原


  于守宁,果洛联网工程白玉-久治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经理。来到果洛久治县时,他做了胆囊炎手术的伤口还没有愈合,公司要求派人将他从果洛接到兰州治疗。可大伙没有想到的是,于守宁在医院接受了3天短暂治疗后,又悄悄返回久治项目部。


  原来,在白玉乡基础掏挖施工时,这里满是河滩地,施工难度大,要求高,这让少了主心骨的项目部其他人员一筹莫展,在兰州住院的于守宁更坐不住了。


  9月初,国网黄化供电公司援建玉树无电地区通电工程启动,在接到工程建设任务后,曹久州安顿好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便直奔玉树。开工之前,公司考虑到曹久州家有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希望他在离家近点的地方工作,方便照顾家人,可他执意来到玉树。


  工程开展不久,曹久州的一个孩子生病住院了。一头是繁重的工作,另一头是孩子生病住院,而两头他都放心不下。在同事的催促下,曹久州将手中的工作交给别人,匆忙赶到医院,看到病床上面黄肌瘦的孩子时,他心里隐隐作痛。可时间不容他多想,待孩子病情稍稍稳定,还未等到出院,曹久州又马不停蹄赶往玉树。


  和于守宁、曹久州一样的电力建设者们,为了高原的光明事业,他们远离家乡,不畏艰难,在大山之上、草原深处,铸就新的丰碑。

 

来源:西海都市报

标签:青海电力,雪域,马帮,生态,送光明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