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员工为三峡待闸船舶接入岸电。 雷勇 摄
船舶用上绿色可靠岸电
3月16日上午9时,在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武汉市阳逻港,一艘由上海驶来的货轮停靠在武汉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货物码头,7台龙门吊在强劲电力的驱动下有序吊运货物。
“在国网湖北电力的指导下,我们去年把烧柴油的龙门吊改成电能驱动,运行成本只有以前的六分之一,而且减少了燃油排放,保护了环境。”武汉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工程部电气工程师祝鹏辉感慨地说,油改电后,预计该码头每年节省的燃油及维护成本超过500万元。
地处长江之“腰”、在长江经济带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湖北省,按照“建设生态长江、涵养文化长江、繁荣经济长江”的思路,肩负着挑起长江经济带“脊梁”的重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要搞大保护,走绿色发展之路,电网企业也大有可为。”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营销部吴巍介绍,长江航运产业通常使用石油能源,成本高,污染大,该公司通过推进“绿色岸电”电能替代行动,力争实现长江湖北段163个港口、6379个港口泊位岸电全覆盖,为港口集装箱、船舶停靠提供清洁可靠的电能,力争实现替代电量2亿千瓦时。
在三峡库区宜昌秭归县,每年汛期或三峡船闸例行维修期间,会停靠近400艘千吨级船舶。船主廖长明说:“在待闸期间,以前我们船每天用电10个小时,要烧300多元的燃油,而现在接岸电后可以24小时用电,每天只需100元左右的电费。”国网湖北电力在长江沿岸投资建设6个岸电专供台区,30套低压岸电系统,既解决了停靠船舶经济可靠用电问题,又新增电量2400万千瓦时。
高新技术企业感受智能电网魅力
近年来,国网湖北电力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应用智能电网最新技术成果,为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15年,TCL集团华星光电160亿元高端显示屏项目落户武汉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需要新建一座220千伏专用变电站。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从立项到投入使用,通常要2年时间。武汉供电公司不断优化供电方案,在保证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工程流程,通过交叉作业,压缩了工程时间。
武汉华星光电公司电力科长戴俊松表示:“深圳华星变电站建设用了10个月,武汉华星变电站从项目立项到投入使用只用了8个月,让我们感受到了武汉速度。”
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国网湖北电力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打造智能电网样板,投运的新一代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占地面积由常规的5000多平方米减少到2700多平方米,设备维护量将较传统变电站降低87%,设备故障率降低43%,供电可靠性达到国际水平,使落户未来城的中外高新企业感受到了智能电网的魅力。
以打造“襄阳云谷”“智慧城市”为目标的襄阳,吸引华为云计算中心落户东津新区,需新增21000千伏安用电容量,国网湖北电力也仅用1个月就满足了这些供电需求,使襄阳成为华为公司华中大区产业支撑中心,以及全国乃至全球云服务的业务承接中心和业务备份中心。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还要积极融入全球能源互联网,保障区域能源供应安全。”国网湖北电力负责人介绍,预计到2020年,湖北最大电力负荷达到4500万千瓦,电力需求缺口尚有930万千瓦,如果长江流域仍然大规模发展火电,环境承载能力又将面临严峻考验。他建议国家相关部委牵头、长江经济带相关省市政府以及能源企业参与,同步研究制定长江经济带能源发展规划,积极融入全球能源互联网,依托特高压输电技术,加快建设水电、大型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外送通道,保障长江经济带能源供应安全,助力大气污染防治。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国网湖北电力将全面对接“两纵一横”特高压交流、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渝鄂背靠背联网工程,为湖北接受内蒙古等北方能源大省火电资源和西南地区清洁水电资源创造条件,保障全省电力供应和能源安全,为湖北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标签:湖北,绿色智能电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