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电力精准扶贫 点亮大山的希望之光

  2016-05-30

  编者按: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身处扶贫工作重点地区的电力企业充分发扬企业社会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所在地区人民,为当地人民脱贫致富贡献最大的力量。中电新闻网特刊发一组电力企业精准扶贫稿件,生动展示电力企业在扶贫工作中的杰出贡献。


  大唐湖南分公司精准扶贫侧记


  扶贫不仅要输血,更要帮助地方造血。我们希望依托合作社的形式,形成“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的发展态势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生产模式。


  4月12日,湖南湘西自治州洗壁村村民发现,老村部楼正在拆迁,将用4个月建成集政务办理、图书室、健身中心、娱乐中心于一体的村级文化活动与综合服务中心。


  说起洗壁村的变化,不得不提大唐湖南分公司的扶贫工作。去年,该公司认真开展走访调研,为洗壁村 “量身定制”了《扶贫开发实施五年规划》。到今年4月12日,这支获评湖南省扶贫工作考核优秀的队伍入驻洗壁村已满一年,对他们来说,帮助洗壁村摘掉贫困的“帽子”,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压在肩上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谋发展


  “一开始我们对村里情况不熟悉,只能一户户走访,也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贫困。”谈起村里的情况,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俊峰百感交集。洗壁村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梯田仅占土地面积的15%,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多年来,传统的“稻田、玉米、烤烟、养猪”和外出务工是全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农科院专家来洗壁村实地考察过,认为适合种植猕猴桃。我们计划发展1000亩规模的猕猴桃种植产业。”驻村帮扶队深入田间地头,逐户上门,问需问计。


  今年初春刚至,40多岁的村民张宏林就开始忙活起来。他加入了村里新成立的“常青藤绿色农产品”合作社,种了15亩猕猴桃。“以前家里种玉米和水稻,全年的收入还不够开销。去年,扶贫队请了省里的农业专家给我们上课,教我们种植猕猴桃。今年,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对我们进行统一指导,我挺有信心的。”2016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洗壁村成立了 “常青藤绿色农产品”、“土鸡山林放养”、“山羊养殖”3个合作社,已种植猕猴桃150亩、烤烟400亩、蔬菜400亩,养殖土鸡10000只、山羊600头、生猪280头。


  “扶贫不仅要输血,更要帮助地方造血。我们希望依托合作社的形式,形成‘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的发展态势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生产模式。下一步,我们将送一批电脑到村里来,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帮老乡们把农副产品卖到全国,给他们打造一条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张俊峰说。


  心系群众访困问需解难题


  “走访时,看到好多老乡还住在木质结构的老房子里,用电线路老化、裸露,一旦发生用电起火,后果不堪设想。”张俊峰把村民用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情况,向湖南分公司做了汇报。该公司第一时间选派专业人员来到洗壁村,逐户开展用电隐患排查工作,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住户进行登记。随后,根据第一阶段的摸排情况,对111户存在较大安全用电隐患的住户进行了整改。


  为了不给当地村民添麻烦,由18名电气专业人员组成的联合整改工作队,住在镇上的简易招待所里,每天步行一个多小时进村。深冬的湘西山区之中,队员们冒着严寒前往民居,热心的村民留吃饭,大家都婉言谢绝。整改结束,村民们紧紧拉着队员们的手,一个劲儿道谢。


  洗壁村地处山区,道路蜿蜒崎岖,一到雨天就泥泞难行。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争取资金,先后完成了4000米入户道路硬化工程和3000米机耕道硬化工程。山村里天然水分布不均,村民要步行半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取到水。工作队牵头完成了90户村民共计312人的人畜饮水工程。


  一系列扎实的工作,真正应了那句话: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这种务实坚持办好事、办实事的作风,赢得了当地村民一致好评。   教育扶贫播种希望亮生活


  农历小年前夕,该公司组织爱心资助的16名寒门学子举行了“牵手洗壁,点亮寒门学子求学路”座谈会。这些淳朴的孩子围坐在桌边,羞涩却又略带兴奋地畅谈着自己的理想。他们都来自洗壁村的贫困家庭,常因为交不上学费而发愁。去年扶贫工作队入驻后,将这些孩子的情况迅速反馈,一场爱心接力活动迅速铺开,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收到爱心捐款25万余元。


  “生活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用它来寻找光明。相信自己,只要不失去方向,我们便不会迷路。告诉自己,我能做到。”2015年10月20日,第一批捐款和心愿卡送到了洗壁村16名寒门学子家中。


  “在洗壁村开展扶贫工作,我们不仅希望能够帮助老乡们脱贫致富,更想通过改变村里贫困的旧面貌,让那些外出务工的村民们回乡置业,让村里的留守儿童们从小受到应有的教育,在父母身边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们才是洗壁村未来的希望。”该公司工作人员说。


  国电大渡河大岗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给钱,产业扶持也不是简单几个项目了事,而是要真正发挥企业技术、资金和管理的优势,帮助库区周边群众发展长效农业产业,这才是“授之以渔”式的精准扶贫,才能让地方群众长长久久的脱贫致富。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国电大渡河大岗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岗山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开展精准扶贫,确保到村到户”的要求,采取“支部结对帮扶到村,党员结对帮扶到户”的帮扶机制,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积极探索“输血”与“造血”、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精准扶贫新途径,助力当地贫困村民脱贫致富。


  “我家的土鸡再也不愁卖了”


  “太感谢了,你们赠送的50只鸡仔,现在都卖完了,给家里增加四五千元收入。”说起大岗山公司开展的结对帮扶,挖角乡勤劳村村民胜学莲的言语里满是感激。


  去年8月,大岗山公司党员志愿服务队与地方党委政府一起,深入勤劳村贫困户家中把脉问诊,力求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怎样才能发挥这里的地理特征,帮助贫困户自力更生,变“输血”为“造血”,积极寻求“投资少、周期短、行情好、见效快”项目进行产业扶持?看着村民家中几只黄灿灿的正悠闲地吃着玉米和虫、草的土鸡,大岗山党员志愿者心中有了帮扶计划。


  在充分征求贫困户意见后,该公司大力发展“订单养殖”,鼓励贫困户发展原生态养殖,通过回购消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2015年10月8日,大岗山公司党员志愿队为挖角乡勤劳村两户贫困户送去了100只鸡仔,通过开展 “订单养殖”模式,帮助贫困户积累养殖经验,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


  “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该公司针对库区周边帮扶贫困村组大多处于中高山地区、土地贫瘠、日照充足这一特点,把种植发展核桃产业做为产业扶持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订单种植”核桃产业由此诞生。大岗山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加大对果树种植贫困户的支持。将核桃产业作为中高山地区的主导产业,积极引进适应高海拔地区的优良品种“盐源早”,发动公司30多名党员志愿者为勤劳村和大发村共10户贫困户种植核桃树苗1000株。


  “这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核桃品种盐源早的嫁接树苗,3年以后就能结果了,一棵成年核桃树每年能增加收入千余元。”田湾乡副乡长倪菲开心地对公司志愿者说。


  造血式精准扶贫的开展,“订单养殖”体现短、平、快的特点,可以帮助贫困户短期内尽快脱贫,“订单种植”则是帮助贫困户“长效致富”的现实路径。


  “终于圆了我的上学梦”


  2015年,家住雅安市名山区马岭镇康乐村四组的廖勤波收到了四川省贸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可她没有半点喜悦,本已风雨飘摇的家里如何承担如此巨额的学费?廖勤波全家一共五口人,挤在两间土木结构的房屋,连基本住房都不能保证。


  全家只有父亲廖伦普一人外出务工维持全家开支,收入微薄,支撑这样一个沉重的家庭已是十分困难。


  “爸爸,还是让弟弟继续读书,我去打工挣钱,也好补贴家用。”懂事的廖勤波毅然决定辍学挣钱,把这个家撑起来。


  得知消息后,大岗山公司雪中送炭,不仅给小廖打电话鼓励,还向大渡河公司及大岗山公司积极争取到“同一条河、同一个家”爱心帮扶资金3.3万元。


  助学式精准扶贫的开展,为这个贫困的家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廖勤波其实只是大岗山片区双同爱心帮扶资助片区200多个资助对象之一。爱心扶贫将开出五彩的花,结出五彩的果,也为孩子的梦想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我们终于住上了漂亮的新房”


  “刚开始,我们都不相信能把大石包和  陡坡推平修房子,现在我们把漂亮的新房建在了想都不敢想的地方,太感谢大岗山公司了,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几辈子都不可能住上这样漂亮的新房。”大发村二组重建户方仕蓉住上新房后,在给大岗山公司送来锦旗时,握住总经理林丹的手激动地说。


  雅安地震后,田湾乡大发村二、三组农户居住分散,加之部分群众居住在地质灾害点上,要重建必须采取集中重建的方式进行。


  大岗山公司主动出动技术力量支援,划拨专款30万元、调拨水泥200吨,率先帮助启动场平工程建设,调集爆破专家对大发村二、三组集中安置点4000多立方米巨石实施爆破。大发村二、三组集中安置点于2014年年底完成全部建设。2015年新春,34户农户喜迁新居。


  大岗山公司党委书记王安说,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给钱,产业扶持也不是简单几个项目了事,而是要真正发挥企业技术、资金和管理的优势,帮助库区周边群众发展长效农业产业,这才是“授之以渔”式的精准扶贫,才能让地方群众长长久久的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大岗山公司发力 “精准扶贫”,启动党支部企地共建结对帮扶,为库区周边修通了6条致富路,组织党员服务队慰问32户库区困难移民家庭,为28户贫困户实施“订单养殖”和“订单种植”,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一致好评和群众的赞誉。


  2015年,该公司党委被四川省国资委列为“首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


  国家电网首座扶贫光伏电站投运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讯 记者朱怡 通讯员常秉玉张网报道 5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首座扶贫光伏电站———国网阳光扶贫行动青海省玛多县10兆瓦扶贫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韩君、青海省副省长严金海出席投运仪式并讲话。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家电网公司实施了“国网阳光扶贫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三大工程,即村村“通动力电”工程、光伏扶贫项目接网工程、五个定点扶贫县(区)(青海玛多县,湖北长阳县、秭归县、巴东县、神龙架区)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工程。


  这是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会议精神而实施的专项行动,对于切实解决有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将产生深远影响。


  “国网阳光扶贫行动”玛多县定点扶贫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为10兆瓦,采取异地建设方式,总投资9282万元,站址位于格尔木光伏工业园区,这里属于沙漠戈壁地貌,是全国光照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电站占地面积0.22平方千米,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562万千瓦时,发电纯收益将全部用于玛多县贫困人口脱贫。


  韩君介绍,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  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行业特点做好扶贫工作是国家电网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实施光伏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倡导的脱贫方式之一,利用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将发电收益用于扶贫,可以让贫困户有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收入。


  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玛多县光伏扶贫工作,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对玛多县光伏扶贫模式进行深入科学论证,综合考虑光照条件、自然环境配套设施以及后期运营维护情况,研究确定了玛多县光伏扶贫模式。工程建设过程中,广大工程建设人员克服沙漠戈壁昼夜温差大、大风扬沙天气多、日光曝晒和蚊虫叮咬等困难,以建设质量效益标杆工程、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品牌工程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科学组织、交叉作业、精细施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各项措施,严格控制工艺质量和工程进度,确保电站按计划如期投运。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电力,精准扶贫,点亮大山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