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市总工会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寻找100双岭南之手·时代工匠”系列活动重磅开启,活动将在广东省内评选出100位“时代工匠”和100个“时代匠企”。本报陆续推出“时代工匠”与“时代匠企”系列报道,发掘时代工匠,感受匠人匠心。
“如果市民都想不起我们,我们就最开心,这证明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一想到我们,可能就是停电了。”广州供电局局长甘霖说。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广州供电局,探访这个点亮广州千万家的优秀团队。
先进:带电作业大大减少停电时间
6月16日,穿着工装和绝缘鞋,几个年轻人来到南沙区大岗镇,他们的工作任务是到“新联二村安置区项目”的建筑工地“接火”,为建筑工地通电,特别的是,这是一次带电作业。这意味着附近超过1000户居民不需要断电,工作人员就能顺利完成这项任务。任务负责人夏小晖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带电作业,广州一年要进行超过10000次,而在2009年以前,每一个类似“接火”这样的小任务通常都需要以附近用户停电为代价才能完成。
带电作业是高危作业,失之毫厘就可酿成大祸,每次作业至少需要第一操作手、第二操作手、地面监护人员、地面辅助工、斗臂车专职司机和负责人等6人。对作业时的风速和湿度也有要求,大风、高温、下雨天都不允许操作,对于操作手来说,每一步都是精细的手工活,甚至一转身一伸手都有导电的风险,必须恰当地使用每一样绝缘工具。在有效管控下,迄今为止,作业过程设备、人员都做到了零损伤。
据统计,配网带电作业在减少用户停电时间方面贡献率达到68.7%。如果没有带电作业,去年广州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将增加4.5小时/户。
除带电作业外,广州供电局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降低用户停电时间。广州供电局每月初召开停电协调会,统筹安排停电计划,综合主配网工程和试验、检修等工作合理安排停电,严控重复停电与临时停电。
“比如我们今年有100项工作要做,如果每项工作都停一次电,则停电时间就是这100项工作的累加。如果我们转换角度考虑,对某个设备来说,在100项工作里需要停电五次,那么如果这五次停电有重复,我们就可以只安排一次停电,让不同的人同时去做。这样就非常有效地减少了停电时间。”广州供电局设备部主任助理刘智勇说。
停电对用户来说是最直观的烦恼,因此,一个城市的年平均停电时间是反映供电可靠性最直观的数据。
2006年,新加坡年平均停电时间只有0.5分钟,曼谷98分钟,上海121分钟,广州分别是曼谷和上海的14.6倍和11.8倍。2007年,广州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为27.64小时/户,经过多年努力,2015年降到了2.05小时/户,降幅高达92.6%。
精准:30秒309次保护动作100%正确
2015年10月4日17时许,一场由“彩虹”强台风导致的突发龙卷风突袭广州电网500千伏广南变电站,导致海珠、番禺等区域40.9万户居民停电,逾百万人受到影响。
广南变电站是广州地区6座500千伏变电站中的一座,也是供应番禺、海珠等中心城区的枢纽站。在短短30秒内,强龙卷风正面袭击广南变电站,不同类型的故障几乎全部发生,最高的冲击电流几乎达到了4万安培,电力设施遭受严重冲击。
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战役中,广州供电局近年来探索建立的“集中调控、主配协同、营配联动、快速响应”的特大型城市电网管控模式经受住考验。正常情况下,值班人员赶到无人值班变电站至少需要30分钟,一个开关从调度员发令到现场操作完成大约需要10分钟,而现在调度员直接远程遥控,只需要不到1分钟就可完成复电操作,效率大大提高。
故障发生后,作为电网安全防护第一道防线的继电保护功能立即启动,309次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以“毫秒级”的精度,100%正确动作,有效将事故影响范围精确限制在500千伏广南站及其下属供电的5个220千伏变电站以及14个110千伏变电站以内,最大范围减少负荷损失。
在故障处置中,调度员们准确研判、果断决策,决定采取“兵分三路、分层分级”的复电策略,迅速对停电区域实施调度远方遥控操作295次,接通电话738个。1小时20分钟后,调度员恢复了220千伏主网架,5个小时后40.9万户全部恢复供电。珠江南岸重回灯光璀璨。500千伏变电站失压,只用了5个小时复电,创造了极端天气下电网快速复电的广州速度,这在全国也首屈一指。
远见:电网规划超前成功化解停电风险
“如果没有2013年底投产的木棉站作为转供电的生命线,去年的大停电将导致80%的中心区至少7天没电。”广州供电局局长甘霖说:“一旦出现这种局面,后果不堪设想,也无法承受。”
500千伏木棉变电站于2013年9月29日投产,是广州第6座500千伏变电站,也是天河、越秀、白云等中心城区的主力电源。在广南变电站失去负荷后,正是由它出线的木碧甲乙线转供成为供应大面积停电城区的“生命线”。
受电网建设项目落地难等因素影响,广州电网发展长期存在欠账,夏季用电负荷缺口曾长期存在。2011年之前广州电网以电源性受限为主,即“硬缺电”;2011年,广州电网度夏最大负荷缺口曾一度达到151万千瓦,“相当于度夏高峰时,约1.5个海珠区那么大的区域无电可用”。2012年之后逐步转变为以网络受限为主,即电网“卡脖子”。
为有效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十二五”期间,广州电网累计完成投资267亿元,政企合力新建变电站53座,主网供电能力由1200万千瓦提高到2000万千瓦。今年,随着220千伏木凯甲乙线、永福站等重点工程的投产,长期以来困扰广州电网主网“卡脖子”的问题基本解决,度夏期间能够满足用电需求。
“广州需要建设更多变电站,才能满足用电需求,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甘霖表示,“十三五”期间,广州供电局将投资340亿元开展电网建设,计划再建66座变电站,进一步优化主网、加强配网,争取中心城区每户年平均停电时间降至半小时以内。同时呼吁社会各界支持和理解电力设施建设,共同保障广州电力供应。
执着:追求电能高质量 满足高精尖需求
“过去只关注用上电,现在还要求用好电。”广州供电局系统运行部副主任王斐说,对于用户尤其是企业用户来说,仅仅有电用还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电流是完美的正弦波,即非常稳定的电压。
稳定的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尽管供电企业采取了各种措施,但目前还是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导致电网电压出现电压暂升、电压暂降、电压中断等类型的波动。此外,一些用电客户也有可能成为影响电能质量的污染源。比如地铁的牵引站、一些钢厂和五金厂的气阀开关等,都有可能影响电网设备,导致其他用户电能质量受影响。
对一些高新企业来说,电压波动可能带来生产线停滞、电梯停运等严重后果。“一些高精尖企业,选择投资落户广州时,电能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广州供电局试研院负责人介绍,随着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广州科学城和知识城的一些生产LED的大企业、高技术企业,其日常生产都容易受到电能质量的影响,对供电质量的要求相当高。
近年来,广州供电局提出打造“三好五先进”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其中电能质量先进是重点内容。该局率先与国际接轨,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电能质量监测终端网络,可以为企业提供电能质量监测、分析、改善一条龙服务。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更好的电能质量将成为广州吸引高精尖产业的一大优势。
记者观察
工匠精神是止于至善
“不喜欢刷存在感”的低调,是广州供电局给人的第一印象,走近他们,你才发现,每一个广州市民家中“理所当然”的光明背后,是一个默默付出的庞大团队。
这个团队中有巡线工、急修工、调度员、配电运维员、变电检修员、电网规划人员……他们或者不顾日晒雨淋,数十年如一日地维护着广州电力设施;或者时刻待命,等待着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
年平均停电时间这个数字就像紧箍咒一样时时提醒着他们,不能松懈。
所谓工匠精神,对于广州供电局来说,是不断减少停电时间,不断提高电能质量,每减少一分钟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对此,广州供电局的员工告诉记者,他们只有一个目标,让这个城市少停电、不停电,他们是这样一群工匠,追求卓越,止于至善,为万家灯火闪亮。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广州日报,万家灯火,用上电,用好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