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宁夏:动力电激活农村发展新动力

两年内,国网宁夏电力计划投入3.4亿元完成230个中心村电力配套建设任务

作者:记者 薛超 郭文英  2016-07-08

  【编者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制定贫困村通动力电规划,提升贫困地区电力普遍服务水平。通动力电成为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破除发展瓶颈制约的有力抓手。基于此,电网企业也把村村通动力电作为实施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攻坚战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为展示电力企业对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本报推出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开展村村通动力电、户户通动力电工作报道,敬请垂注。


  “动力电真的是切切实实激活了农村发展的新动力。”80后“创客”焦建鹏最近很高兴。在他创办的龙泉湾山庄内,发热电缆已全部铺设完毕,16间特色窑洞即将在7月底正式对外营业。“我们的定价是280到300块钱一晚,开业后一天就能增加近5000块钱收入。”谈及山庄未来的发展前景,焦老板的喜悦溢于言表。


  而这喜悦的来源,正得益于供电人为其架设的动力电,彻底解决了山区旅游的取暖问题。


  从户户通电到户户通动力电,国网宁夏电力公司一步一耕耘,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设施农业兴起来


  “过去我们的目标是村村通动力电,现在更进了一步,要实现户户通动力电。”5月31日,在前往青铜峡蒋东农业园采访的路上,吴忠供电公司政工部副主任张帆告诉记者,通了动力电以后,村民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就想着种好地就行了,现在看别人家建大棚挣了钱,自己就也想干点啥,无形之中调动了他们的创业积极性。”


  “我种植温棚蔬菜已经快十年了,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特别是这几年,种植温棚蔬菜我越来越有经验了,电力建设的也是又好又快,再也不怕停电和电不够用了,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了。今年上半年,我又建了两亩温棚,新增纯收入1万多元,我的好日子都是地里种出来的。”


  青铜峡市蒋东村菜农马建国一边照看棚里的蔬菜,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青铜峡的蒋东农业示范园区,是青铜峡市建设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园区。为了做好园区建设过程中的电力服务工作,并确保建成后电力供应和后续服务能跟得上,青铜峡供电局专门成立抢修服务队走进蒋东设施农业园区,为大棚种植户检测抽水机、卷帘机的绝缘测性能,把好用电安全关。


  谈及动力电给生活带来的全新变化,马建国感慨万千:“以前,电力不足可让我们吃过苦头。那时经常断电,我眼睁睁看着一大棚的黄瓜因为无法控温差点绝收了……这几年好了,供电有保证,我们也敢放开手干活儿!我家的大棚已经从最初的2个增加到现在的8个了!”


  近年来,宁夏南部山区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机械的依赖也随之增强,农村电网线路老旧、电压低等问题成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据国网宁夏电力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解决了新的供电不足问题,保障生活用电,解决农业生产设施用电,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


  养殖业火起来


  “我家的粉碎机可以用了,养鸡养鸭也不用愁了。这都是因为供电服务很及时,动力电很给力!”谈及农网改造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中卫市东园镇柔新村三队的高吉全难掩兴奋之色。


  2015年底,高吉全积极响应东园镇政府“自主创业”的有力举措,在柔新村三队投资数万元建起家禽养殖场。面对越来越多的接货单,高吉全决心扩大经营,并独立完成饲料加工,但是随之而来的饲料粉碎机安装问题却让他一筹莫展。


  “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柔新三队周围大都是拆迁户,居住分散,线路供电半径长,所以当初架设的配变变压器容量是50千伏安,电压等级很低。如果自行购买了饲料粉碎机,也是不能使用的,只能等待线路改造增容后才可以使用。”眼看着新设备无法使用,高吉全很是无奈。


  高吉全的问题不是个例。目前,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很多农户都办起了家禽养殖等自主创业的小微项目,柔新三队支线的容量已经远远低于用户的需求。面对农村用户的需求,中卫供电公司主动勘查现场,研究线线路走径,积极上报农网工程改造项目,推进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尽快落地。


  “改造之风”说到就到!今年5月,农网改造施工队走进了柔新三队,将这里的小容量变压器更换成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并架设了10千伏线路,对农业生产线路进行了全面检修和维护,帮助农户解决了生产中的用电问题,促进了东园镇柔新三队养殖业的发展。这次改造,惠及了柔新三队的149户农家。


  用高吉全的话说:“农网改造实实在在为农户办了件大实事,是我们农户致富路上的‘功臣’。现在动力电强劲得很,闸刀一合,我的粉碎机开‘转’了,腰包也跟着‘鼓’起来了。”


  “十二五”期间,国网宁夏电力新增投入35千伏变电站15座、改造29座,新增变电容量较“十一五”末增加了71.5%,农网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农网智能化水平提速较快,供区农村供电所已全部实现光纤通讯传输,覆盖率百分之百,为大规模实施的“生态农业”“规模养殖”“乡镇改造”等重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电网支撑。


  农家乐旺起来


  “农村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民变导游,产品变礼品。”焦建鹏如此总结自己的生意经。


  今年35岁的焦建鹏是宁夏西吉县龙王坝村人。2010年,焦建鹏与他人合股,投资100万元,注册成立了心雨林下经济产业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千亩林下油用牡丹基地、万羽林下生态鸡基地,草莓采摘中心、农家餐饮中心、文化小广场等设施,形成了以“吃农家美味、购农家特产、住农家民宿”为主题的龙泉湾生态度假山庄。


  “来尝尝我们的草莓,别看个小,好吃得很。”在饭桌上焦建鹏告诉记者,有了动力电,他的66个草莓大棚收成很好,“下一步我们计划打造温室大棚物联网,把它做成商品推广出去。”


  2010~2014年,龙王坝村电网建设步入快车道。在西吉供电公司的推进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完成投资120万元,建改10千伏线路4.2千米,新增改造变压器4台,新建改造低压线路8.21千米。


  如今,龙王坝不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休闲度假,也让村里12000亩土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村里400户农民可以守着家门致富,4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成了这个原生态长寿村的活名片。


  “现在我们88位员工全是龙王坝村的村民,1900元基本工资加200元全勤奖,一个月能拿2100元,相比过去种地的收入那肯定是翻番了。”焦建鹏告诉记者,他的梦想就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领全村人民一起过上好日子。


  记者在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黄铎堡镇等地采访中看到,当地电网经过改造后,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完全得到满足。三鼎土豆淀粉和彩钢生产厂的老板殷正财表示很满意,今年从未停过电。一些搞商品经营和养殖的农民都拉上了380伏的动力电,发家致富有了电力保障。


  “十三五”期间,国网宁夏电力将在2016~2017年投入3.4亿元完成全区230个中心村,涉及42.7万农民电力配套建设任务,到2020年农网自动化覆盖率将达到90%。按照到2020年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服务自治区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脱贫攻坚为主线,计划投资72亿元,继续加快建设新型现代农村电网。


  动力电为宁夏偏远山村增添了新的发展活力。现如今,花丛掩映下,一个个原生态的朴素村落,古老悠然的水车、静静流淌的黄河和村民们若隐若现的忙碌身影,勾勒出美丽新农村生机勃勃的景象。农村客户正踏着勤劳致富奔小康畅想曲的节拍,行进在幸福美好的康庄大道上。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电力报

标签:宁夏,动力电,农村发展,新动力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