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河南南阳市南召县皇后乡娘娘庙村校门口挤满了前来报道的“新书包”,村里整齐的村社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分外抢眼,笔者刚进村口就闻见阵阵玉兰花香,仿佛走进了“桃花源”,让人心旷神怡。
电力扶贫成效显着
娘娘庙村共有398户1630口人,耕地930亩,是皇后乡五个贫困村之一,共有贫困户208户828人。该村以苗木花卉为主导产业,现有种植面积800亩,是河南省电力公司定点扶贫村。
“以前这里是臭水沟,旁边村委会就7间小破屋。”回忆起扶贫前村子的模样,高庄组村民王玉说。“河南省电力公司派来了第一书记张鹰,还筹集45万资金,给俺村建广场、修村部、搭戏台、捐赠办公用品,村里现在大变样了。”看到笔者,白龙潭组村民高星滔滔不绝。
“2015年8月28日,张书记上任第二天,就带我们几个村委挨家挨户考察,白天问情况,晚上写材料,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考虑得太周到了。看着张书记尽心尽力,我们也一改往日软弱涣散的状态。现在村里所有改造工程都按照大家商讨出的 《扶贫工作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谈到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目标,副村长张付申信心满满。
在道士山南新建的200千伏安变压器旁,记者见到了身材中等、说话大声、办事利落的第一书记—国网河南电力配电办副主任张鹰。“国网河南电力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阵地建设、苗木销售、配网改造等方面提供了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我只是做河南电力和扶贫村之间的纽带,把公司的措施落实到位。”张鹰坦诚地说。
用电保障生活变样
“电力改造就是好!”道士沟组村民袁学明激动地拉着张鹰的手说,“以前俺家离变压器几十千米,夏天连水都烧不开,现在变压器就在俺家门口,别说烧水了,仨空调都能开。”
这时,娘娘庙村电工陈广全正好陪同河南电力节能公司人员从道士山上下来,听到袁学明的话,陈广全感慨万千:“原先村里只有4台变压器,一下雨就停电,抢修活 多得白天黑夜干不完。现在增加了4台200千伏安变压器,我的工作量减少了60%,今年可算过了个轻松的夏天。”
截至2015年年底,河南电力已落实扶贫资金400万元,为该村新增变压器4台。今年,在为该村进行智能电表改造的同时,还将对每户村民入户线、漏电保护器进行更换,确保村民用电安全。
“以后这光伏弄好了,咱更受益呢!”节能公司科研人员蔡开穗笑着补充,“等我们考察好了合适地方,就在荒废山头增设光伏发电站,既能提高供电可靠性,还能为村民创收。”
天色渐暗,道路两旁路灯渐渐亮了起来,笔者注意到每盏灯都采用节能环保设计,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为绿色山村平添了不少韵味。“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种几棵树也卖不出去,儿子都不愿回来,现在村里啥都有,有病能医,有学能上,吃饱穿暖有事干,真幸福啊!”正在看广场舞的村民郭宝玲抱着孙子,动情表白。
精准帮扶致富有路
在娘娘庙村,笔者看到村里新建的苗木交易中心与广场相连,数百棵带着花盆型大土球的大规格玉兰、辛夷苗木整齐地摆放在广场上,2台起重机正在往3辆挂着外地牌照的大型货车上吊装玉兰树木。去年以来,结合娘娘庙村玉兰花种植产业情况,河南电力充分发挥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和政策等优势,精准扶贫。
为解决群众苗木销售难、效益低的问题,河南电力筹措资金40万元,对现有村 内两家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升级,在南坡根向北公路边开挖荒山荒坡2000平方米,高标准建设花卉苗木交易市场,捐赠22万元吊车一台,搭建“互联网+”平台,创新营销模式,拓展苗木销售渠道。
皇后乡云和花卉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科然说:“在全国苗木产业普遍出现销量下滑、价格缩水的形势下,我们培育的玉兰苗木依然销售火爆,有苗不愁卖。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外地客商纷纷前来采购玉兰、辛夷苗木,最好的时候一天下来能销售8车苗木,约600棵,销售收入30多万元。”
为拓宽产业链,张鹰还组织村民开展标准化种植推广、规范化技术培训、示范化苗木繁育,完善路网林网基础设施,形成了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山地森林化的格局。
目前,苗农开展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年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全乡1000多户群众依靠种植花卉苗木翻身脱贫致富。对此,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还播出了河南电力扶贫事迹。“央视访谈播出,给村里苗木销售做了一次广告,我们不用发愁销路问题了。”张鹰兴奋地说。
“修了路,赚了钱,邻里和睦,家家幸福!贫困村果真成了‘桃花源’!”说起现在的生活,村里第一个种植玉兰的村民陶春明满足地笑了。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