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在贵州省榕江县定威乡亚勇村,曾经的“货郎电工”王炳义(右一)转型成了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两年任期内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了他的头等大事。图中王炳益正在亚勇村挨家挨户地作关于成立村合作社的思想工作。 吴忠亮 摄
在贵州丹寨县,兴义供电局兴仁供电所雷锋班经常组织当地群众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 官正洁 摄
8月9日,遵义播州区供电局枫香供电所“乡愁护卫队”的队员们正在花茂村委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进行线路巡视和例行检修。 郑正 摄
近日,“电亮新长征”活动团队一行抵达贵州站。在黔贵大地,团队成员们参观了供电部门的智能仿真基地,感受了花茂村的“幸福与乡愁”,探访了遵义会议会址,并共同回顾了红军长征战略转兵、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历史。
贵州,一直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电亮新长征”路上,活动团队成员们亲身感受到了电力发展为老区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迁,亲眼见证了电网企业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展的一项项扶贫活动,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动。
近年来,为落实好南方电网公司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工作的相关要求,贵州电网公司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精心布局,如火如荼地开展多项扶贫工作。
电力扶贫,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升级;驻村扶贫,真帮实干,切实帮助贫困村和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公益帮扶,真情服务,动员和组织更多员工、志愿者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在扶贫攻坚的时代浪潮下,电网人勇立潮头,一幅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宏伟画卷正铺展开来。
电力扶贫
“乡愁电力护卫队”助力花茂奔小康
从遵义市内驱车大约40分钟,便到了一处视野宽阔、山明水秀的地方——红色重镇遵义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这里虽然属于黔北农村,但环境比城市还要宜居,街道整洁,配套设施齐全,连村里的电线电缆都设置得恰到好处,完全见不到错综复杂的电线电杆,简直令人称奇。
花茂村苟坝红色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显峰介绍,近两年来,花茂村知名度节节攀升,旅游业也迅猛发展,有一段时间,电力供应捉襟见肘。
为此,遵义播州区供电局枫香供电所不断加快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步伐,对所属的三个乡镇进行农网改造升级,新建了5台配变,新建9公里10千伏架空线路,改造20余公里低压线路,电缆入地线路超过4公里。同时,全新的配电表箱代替了破旧的表箱,私接乱拉线路的现象不见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民腰包渐渐鼓了起来,以往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村致富了。”张显峰喜上眉梢。
在枫香镇花茂村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的智能温控展示大棚里,100多斤的大南瓜躺在石凳上。“棚里这些果蔬的生长时刻都需要用电。”来自山东寿光的大棚技术员朱治发介绍,棚上安装有电动风控窗、节能灯,还有用于滴入式灌溉的抽水泵,用于调节温度的大风扇等等,“供电所的服务做得很到位,每次有什么需求,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他们都很快就来处理。”
据了解,农业园区智能温控大棚是枫香镇引进的重点项目,为此,枫香供电所对园区供电业务办理和安装开辟了绿色通道。供电线路负责人刘军定期到园区检查线路,他说:“随着雷雨季节的到来,我们加大了线路巡检次数,并且24小时待命,确保电力正常供应。”不久前,枫香供电所在苟坝成立“乡愁电力护卫队”,护卫队以守护“乡愁”,打造多元旅游文化区为宗旨,服务地方经济,助力同步小康。
驻村扶贫
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
“藤缠树”是大自然里常见的生长现象,位于黔南州西部的长顺县则将其变成了一种扶贫模式、一个工作“品牌”。
该县在调整产业结构致富农民的探索中,以贫困户为“藤”,龙头企业为“树”,逐步形成了“龙头引领、农户参与、抱团取暖、共同发展”的“藤缠树”产业扶贫模式。
而这一创新扶贫模式与长顺供电局改尧供电所颇有渊源。2014年初,长顺县把该县白云山镇中院村作为长顺供电局结对帮扶的联系点。为此,该局抽派两名驻村干部开展扶贫工作,改尧供电所所长伍小发就是其中之一。走访发现,中院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欠开发。这里地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水质优良无污染,距贵安新区中心区不到20公里,同时还有让人流连忘返的优美风光,有浓郁的布依族风情……
伍小发和村主任陈忠荣的“宏伟蓝图”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美丽中院,把中院的“布依风情”打造成乡村旅游品牌。
2014年4月,陈忠荣得知一位名叫郑辉的创客有在贵安新区周边投资建灌装纯净水加工厂的意向。但白云山镇到周边县市没有客运专线,村里没有活动经费和办公用车,如何招商呢?伍小发知道情况后,立即向供电局请求支持,解决招商过程中的用车问题。伍小发成为了陈忠荣的招商助手和“驾驶员”,两人揣着权威机构出具的“水质检测报告单”,先后3次登门拜访,最终成功签约。
接下来办厂用地由村委会协调解决,改尧供电所也在第一时间解决用电问题,项目顺风顺水。当年8月,这家以地方特色冠名的“布依山泉”灌装纯净水加工厂建成投产。投产后,该村9名贫困人口优先就业。水厂附近的村民陈忠权已60岁,因年龄偏大找不到外出打工的去处,全家4口人靠每月500元的低保生活。到该厂上班后,陈忠权加每月新增收入超过1800元,家境渐渐好转。
今年以来,贵州电网公司按照“坚持高标准选派、切实履行职责、严格管理考核”的要求,采取党组织推荐、人事部门审核把关的方式,从严选派政治可靠、热爱农村工作、擅长组织协调的优秀干部。该公司共计选派了67名驻点、驻村干部,各驻点驻村干部均按照各级政府要求于4月21日前已奔赴驻地开展帮扶工作。为出实效,驻村干部们被要求深入走访群众、联系群众、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努力为群众办实事。
公益扶贫
帮助四类困难群体圆梦
今年3月4日,贵州电网公司团工委组织4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麻山腹地的紫云县板当镇,开展“电亮·亲情梦”结对帮扶暨“安全用电宣传进校园”活动,与小寨关小学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与30名贫困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帮扶期间,志愿者们关心帮扶对象的思想成长,定期谈心、交流。同时,每年帮助结成对子的留守儿童实现一个“微心愿”。
贵州丹寨县北部的兴仁供电所服务范围内没有像样的大工业用户,供、售电量上也远远比不上附近供电所,但在当地有个响当当的名字——雷锋班。
2008年的一天,兴仁供电所抄表员刘启凡前往杠宰村抄表,当他第一次推开张有福老人的家门时,那场景至今难忘。“他是一个双腿重度残疾的老人,平时行动都要靠一张小板凳。”刘启凡回忆说,当时张有福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堂屋中央,地上挖坑架了一个火炉。由于灯泡坏了,整个屋子显得黑暗而冷清。自那以后,每次到杠宰村抄表收费,或者抢修之余,刘启凡都要抽空去看看他,给老人带点日用品,陪他聊聊天,帮他提水、劈柴,做些家务活。
刘启凡的善举影响了所里的很多人,大家自发地参与到帮扶困难群众的爱心接力中来。“2010年起,所里设立了一个爱心箱。”兴仁供电所的爱心箱上面两句话:少抽一包烟,少喝一杯酒。所长王建用钥匙打开爱心箱,里面有面值1毛到5元不等的人民币。每次开会时,大家就会往里面积攒零钱,为所里帮扶困难群众献点爱心,“钱不多,但是人多力量大。”
今年以来,贵州电网公司发布了公司扶贫公益品牌LOGO及倡议书,开展“电亮·助学梦”“亲情梦”“自立梦”及“暖家梦”四项活动,为困难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公司的青年志愿者们积极与辖区内各扶贫村建立结对公益扶贫链,与留守儿童结对527对,与贫困学生结对496对,与残障人士结对237对,空巢老人结对383对,共捐款22万多元,捐赠物资价值43万多元,建设留守儿童之家10个。采取“互联网+”扶贫的模式,运用贵州省“扶贫云”“幸福南网”微平台等新媒体,搭建了一个“电亮·圆梦”的扶贫公益微平台。
(南网报记者 谭欢 通讯员 刘静 张刚 杨彬 蔡兴文 龚雅琴 刘高才 杨志坚 杨道益 谢祖虹 李畅)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南方电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