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气温骤降,全省用电负荷呈持续增长态势,为有效确保陕西电网安全过冬,满足高峰时期生产生活用电,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及时启动电网迎峰过冬工作预案,在对今冬全省用电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超前谋划,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积极落实各级组织、技术保障措施,扎实细致做好电网建设、设备运维、电网调度、供电服务等工作,全力确保2016年迎峰过冬及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电网可靠供电。
今冬电力供需整体呈富余态势 局部区域用电现状将大为改善
根据今年以来全省经济走势,结合近年来负荷增长变化趋势与今冬明春中长期天气预报情况,预计2016年迎峰过冬期间陕西电网最大负荷将达到2030万千瓦,同比增长7.46%。
迎峰过冬期间,考虑陕北断面约束导致地区火电窝出力200万千瓦,煤质、环保、设备缺陷等因素受阻火电396万千瓦,全网火电可调出力为2044万千瓦;因水位偏低、来水严重偏少等诸多因素,全省水电可调出力为110万千瓦,新能源按照规定暂不列入平衡,高峰时段省内可调出力2154万千瓦。跨省跨区支援方面,基于德宝直流冬季外送100万千瓦,灵宝外送111万千瓦,西电东送断面按400万千瓦的能力考虑,全网综合可调出力为2343万千瓦,高峰时段仍富余电力313万千瓦,备用率可达15.42%,满足8%的规定要求,高峰时段扣除备用后仍富余151万千瓦电力。
按照以上负荷预测及供应能力,2016年迎峰过冬期间陕西电力整体供需呈富余态势,在满足全网供应的情况下仍具备较强的外送能力。
为有效缓解局部区域供电相对薄弱的局面,迎峰过冬前后,全网将新增装机容量209万千瓦,其中火电9万千瓦、风电109万千瓦、光伏91万千瓦,届时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555万千瓦,占全网统调总装机的17%。同时,10月底投运的330千伏富平变,11月中下旬投运的330千伏鹤城变(商州变),12月投运的330千伏玄武变(城北变)以及2017年1月即将投运的750千伏榆横变2号主变,均将极大程度改善各自供电区域内的电力供应现状,局部区域供电相对薄弱的局面将进一步得到有效缓解。
受极端天气、外力破坏等多方因素影响 电网稳定运行形势依旧严峻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冬雨雪冰雹等极端灾害天气频发的概率较往年显着增加,给陕西电网安全过冬带来较大压力。受特殊气象条件、主变重载、施工受阻、突发停电、客户内部设备故障等多方不确定因素影响,个别时段、局部地区短时、突发停电的风险依然存在。
部分地区因网架结构受限,导致供电能力相应不足。330千伏滈河变Π接工程全部投运后,东南部地区的受电能力将得以加强。但与此同时,经过750千伏南山变下网潮流将相应增大,成为新的约束断面。渭南东部地区在秦岭8号机故障情况下,存在330千伏咸罗双回线过载风险,即使充分利用冬季环境温度下降后线路载流能力提升的输送空间,高峰时段仍需要协调国调回降灵宝直流的外送规模,最大需回降100万千瓦。陕南电网东部地区因汉江流域全年来水较多年平均水平严重偏枯五成左右。鉴于此,大负荷时段安康、喜河、蜀河等电厂的出力将相对不足,该地区从主网受电能力有待提高。
高峰时段主变重载,制约局部电力供应能力。今冬,根据负荷预测数据,全省共有23座330千伏变电站,54台主变存在重载问题,占全网变电站总数量的32%,与夏季高峰时段的数量持平。具体来看,高峰时段接近满载的包括神木、大保当、洋县3座变电站,统万变在新能源大发时段有倒送过载风险。负载率在80%-90%之间的变电站8座。负载率在70%-80%之间的变电站11座。主变重载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局部区域的电力供应能力。
电网工程建设受阻,造成局地供电能力不足。因线路走径审批困难、外部施工受阻等原因,地区电网110千伏网架的建设速度长期滞后,部分已批复甚至开工的项目无法按期完工,造成了部分地区电网供电能力不足,主变重载、过载,线路重载、过载等问题相对突出。根据统计,冬季大负荷期间各地区电网中共有80座110千伏变电站负载率超过80%,同比增加12座,占全公司110千伏变电站总数的17%;冬季大负荷期间各地区共有83条110千伏线路不满足N-1校核,占全公司110千伏线路总数的5.7%。在迎峰过冬期间,用电负荷持续攀升的前提下,局部电网薄弱区域存在过载限电风险。
电力设施外力破坏高发,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进入冬季,天气寒冷,降雪冰冻天气不仅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同时极易引发机动车辆、重型施工设备撞坏电力设施的事故,违章施工、线下违章取土、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等突发性外力破坏,是冬季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大隐患。近年来,国网陕西电力不断强化电网隐患整治力度,但突发性的外力破坏具有难于预防、随机性强、点多面广等显着特点,极易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形成严重威胁,电力可靠供应亦可能因此间接阻断,电网稳定运行面临诸多挑战。
国网陕西电力超前谋划精心部署 全力以赴备战迎峰过冬
为高效保障全省电力可靠供应,切实履行服务社会生产生活的经营理念,国网陕西电力高度重视,提前着手,周密安排,全力以赴确保陕西电网安全稳定过冬。
统筹加快主配电网建设进度,力争在用电高峰来临前及时投运。针对冬季负荷及春节期间居民生活用电特点,加快推进148个迎峰过冬重点项目,重点解决配电网冬季过负荷、绝缘化率低、故障频发等突出问题。同时,加快主网建设进度,完成滈河至上苑双回线、南郊至上苑第三回线工程,打通南山变下网潮流向东通道,提高东南部电网受电能力;完成鹤城输变电工程,形成鹤城至咸林第二回线和鹤城至香溪一回线,提高陕南电网从主网受电能力与本地水电输出能力;同时加快投运富平、玄武、咸林、长乐等110千伏送出工程,进一步缓解桥陵、北郊、草滩、聂刘、罗敷、东郊等变压站运行压力,全力以赴确保电网可靠供电。
加强主要输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确保电网坚强可靠运行。为全力备战迎峰过冬,国网陕西电力扎实开展秋检秋查,合理安排主配网运行方式,超前制定电力设施运行维护策略。同时结合秋检秋查,重点组织开展输变电设备隐患缺陷排查、变电站交直流隐患排查和反措落实核查等专项排查治理工作。期间共完成计划检修主要任务31项,主要包括330千伏主变检修1台,2条750千伏线路、8条330千伏线路综合检修,±800千伏天中线年度检修,750千伏彬乾Ⅰ、Ⅱ线9号、19号采空区铁塔基础纠偏等。运维检修双向配合,相互协作确保电网坚强可靠运行。
持续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合理平衡不同区域内多种能源互换配合。各级调控机构需严肃调度纪律,贯彻调度规程,加强调度监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主动践行依“规”治网理念,确保冬季高峰时段按照调令稳发、满发,全力为电网提供应有支撑,后夜低谷时段严格控制出力到位,为全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创造条件。根据中长期天气预报概况,今年冬季全球范围内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极高,若出现极端严寒天气,鉴于陕南地区无集中供暖同时又缺少火电电源支撑,取暖负荷大幅增长后,区域内水电厂成为最主要支撑。为此,需精确安排水电运行方式,发挥联合梯级调度的优势,在保障配合酒湖直流跨越停电用水的基础上,全力节水运行、努力回蓄水位,确保冬季负荷高峰到来前将安康电厂水位蓄至315米以上,为迎峰过冬期间陕南电网调峰运行、大小负荷时段平衡区域各厂站电压以及重要线路发生故障的前提下提供事故支援留足必要手段。
不断创新需求侧管理机制,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为践行“你用电,我用心”的承诺,国网陕西电力持续优化故障抢修流程及工作规范,大力推进“网格化”抢修工作,缩短抢修半径。针对迎峰度冬期间供电故障多发特点,进一步加强95598运行值班,确保95598热线24小时畅通,及时受理客户报修;充实抢修值班力量和物资储备,加快响应和抢修速度,力求最大程度缩短客户停电时间;合理安排停电检修计划,规范停电信息发布,确保电力客户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全面推行“一证受理”、报装容量全开放和10千伏及以下免审批接入,归并接入系统可研评审和供电方案审查,切实提高办电效率和服务品质;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6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26个趸售区设立专门供电服务班组;进一步巩固城市“十分钟交费圈”和农村“村村有缴费点”成效,创新应用掌上电力app卡表购电、智能手机NFC购电等新型缴费技术,着力改善用户体验,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加大电力基础设施保护宣传力度,最大程度降低停断电风险。在持续强化电力基础设施隐患整治力度的前提下,组织各地市公司、县公司在本区域内设立电力设施保护集中宣传点,通过诸如展板展示、分发宣传册等传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受众积极传递爱电、护电的理念。与此同时,积极拓宽宣传渠道,鉴于新媒体灵活便捷、传播迅速、受众广泛的显着优势,将爱电护电的理念嫁接于现代传媒之上,即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巧妙融合,通过动漫、电子画册等方式传递至受众,寓教于乐,使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引起共鸣,最终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爱电护电”的社会风尚,最大程度减小突发性外力破坏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的不良影响。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陕西电力,冬季,安全可靠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