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国网黑龙江电力:“互联网+营销服务” 加快服务模式市场化转型

——国网黑龙江电力公司优化供电服务体系亮点综述

作者:通讯员 桑学勇 任海霞  2017-03-09

千里眼  顺风耳  铁算盘  预警机

  “牡丹江供电公司按照省公司统一部署,不断健全以客户为导向的供电服务,创新服务手段,积极探索‘互联网+’供电服务新模式,系统内所有B级及以上供电营业厅已全部实现向客户提供免费WIFI上网服务,使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享受到免费上网增值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服务需求。”2月28日,记者就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优化供电服务体系工作,深入各地市公司探求成效亮点。


  “掌上电力”APP 完善供电服务模式


  “手机‘掌上电力’的推出,极大地方便了我们交纳电费,这样家中发生欠费后,购电就不用再去营业厅了,也不用去银行网点了,24小时手机售电随时都能完成购电。”记者在牡丹江穆棱市中联星光商场供电员工推广“掌上电力”手机APP现场,看到一位刚购完物的百姓学习完成手机“掌上电力”操作后,高兴地与现场推广的供电公司员工交流着。


  据了解,黑龙江电力公司为了在全社会推出“掌上电力”APP客户端,提前做足了文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来扩大知晓度。通过各地市媒体全方位对“掌上电力”APP客户端应用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公司系统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做客广播、电视“行风热线”栏目直播间,重点对“掌上电力”APP客户端应用进行宣传推广,以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利用多种宣传途径达到全面推广的效果。


  2016年,黑龙江电力公司积极推进供电服务工作,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稳步提升。启动推广“互联网+”线上业务,开通“掌上电力”手机APP、“电e宝”、支付宝、微信支付代收电费功能,代收居民电费1058万笔、14.1亿元,占全部居民电费代收比率26.65%。


  黑龙江电力公司开展移动作业终端业扩报装、信息咨询业务试点应用。全面实施业扩报装提质提速,推出精简办电手续等11个方面服务新举措,提高营销信息系统支撑保障能力,全年未发生系统异常停机故障,完成系统版本升级56次,消除系统缺陷35个,未发生系统和人为差错。


  “营配调”贯通工作 强化供电服务协同


  “营配调贯通全部完成后,供区内每个低压供电设备将拥有自己的身份证——二维码,营配业务实现协同并道管理,以更好地服务用电客户。”记者在黑龙江电力公司营销部熊威主任的介绍中,了解到营配调贯通后的工作成效。


  营配调贯通是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的一项系统性工作,通过开展营配数据梳理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在电网GIS平台图形化展现的基础上,建立准确的“站—线—变—户”关联关系,整合生产与营销数据资源,达到生产和营销在停电管理、故障抢修等方面的业务协同,实现营配资源图形化、营配业务互动化、数据采集实时化、线损统计自动化、供电服务智能化。


  黑龙江电力公司高度重视营配调贯通工作,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将营配调贯通实用化应用工作做细做实,在各地市公司推广应用的同时,在县供电公司也全面推广应用,实现营销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全覆盖;完成营配数据治理,坚持营销、运检协同工作的常态运行机制;规范营配增量数据管理,实现营配异动流程应用全覆盖,全面支撑95598业务上收;重点在停电故障智能研判、业扩方案辅助制定和台区线损综合管理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高压用户贯通进度完成99.9%、低压用户贯通进度完成98.45%,基本实现营配调基础信息的全采集、全覆盖、全贯通。


  “互联网+”线上业务 拓展供电服务功能


  “供电服务体系是持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黑龙江电力公司既有的供电服务体系面临着新考验……”记者在黑龙江电力公司新形势下进一步优化供电服务体系中了解到,该公司供电服务体系所面临的新考验。


  据黑龙江电力公司工会主席吴德义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强调,创新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创新公司就不能健康发展,就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互联网+”技术应用日新月异,营销工作必须紧跟电力市场改革发展步伐,积极推进“互联网+营销服务”,转变营销管理方式,创新营销管理机制,发展营销新型业务。


  黑龙江电力公司多次研讨“互联网+”营销服务应用实施方案,对“互联网+”营销服务建设制定26项工作任务进行落实,以专业管控的角度,围绕目前现状、现存差距、具备条件以及推广任务、预防措施等方面对“互联网+”营销服务建设与应用开展分析和调研,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改造传统营销服务手段,健全服务渠道、再造服务流程、创新业务体系、拓展新业务应用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强化“三全”质量管控,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黑龙江电力公司所属13家地市公司,利用运营数据资产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手段,深化对客户服务实施在线监测分析,加强专业协调控制,利用“互联网+”创新举措,充分实现营销情况掌握、问题分析、风险防范等,积极打造“千里眼、顺风耳、铁算盘、预警机”,切实发挥运营协同、综合监督、辅助决策的功能作用,积极催生供电服务新模式运作。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黑龙江电力,服务模式,市场化转型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