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阳光,照亮贫困村的脱贫路。多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对湖北省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巴东县和神农架林区(以下简称“三县一区”)实施定点脱贫帮扶。如今,随着“国网阳光扶贫行动”的不断推进,光伏扶贫工程取得了看得见的收益。今年6月底,国家电网公司在湖北“三县一区”建设的236个贫困村光伏电站将全部投入使用,可惠及32253户9666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高家坡村把阳光“变现”
光伏扶贫,把阳光变成了真金白银。按照巴东县的光照条件,光伏电站平均每年的发电利用小时数为904小时,按每度电0.98元的标杆电价计算,电站每年可以给高家坡村增收11至13万元。
巴东县隶属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却更靠近东边的宜昌市。即便这样,从宜昌下了火车,依然需要坐上3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达山区深处的巴东县城。曲折的公路环绕群山,绳子一般地在村落之间打下一个个结,长江右岸的县城依山而建,灰色的楼,绿色的山,连成一片。
5月21日,记者来到了巴东县这个深居群山之中的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在巴东县的12个乡镇中,仍有118个村共17.29万人生活在人均年收入3000元的贫困线以下。
出县城向北20多公里,沿着5年前修好的“村村通”公路,便可以到达溪丘湾乡高家坡村。
上午八九点钟,村民许坤才和妻子已经在自家的田地中忙活了许久,这是一家人生活的依靠。
“家里有5亩田、4头猪,田地分给儿子家3亩,我们老两口种2亩,1亩种茶叶,1亩种红薯。每年年底,能攒下来两三千块钱,这些钱基本要维持一年的生活开支。”虽然只有52岁,许坤才的头发已经白了大半。
许坤才家困难,源于自己的小儿子。几年前,儿子许培东在广东打工,不小心烧伤了自己的胳膊,治愈后右臂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全家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劳动力。如今,许培东已与父母分家,虽然他坚持在临近的兴山县打些临工,但一年下来攒下将近10000块收入,依然无法满足一家四口的日常开支。“我和妻子现在抚养两个孩子,大的3岁,小的不到1岁,每年赚的钱不够给孩子买奶粉的,小儿子只能吃大米泡饭。”许培东说。
“许坤才家的情况,在我们村不算个例。巴东县位于恩施州的偏远地区,高家坡村又算是巴东县的偏远区域,村民们居住相对分散,长期缺乏与外界联系,就这样一代一代穷了起来。”今年50岁的许贤龙,在高家坡村做了9年的党支部书记,对村子里的贫困状况了如指掌,“现在有能力的年轻人,都去外地打工赚钱,剩下的都是一些缺乏劳动力的‘老弱病残’。目前村子里一共有327户,其中173户为贫困户,贫困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50%。”
对于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许贤龙不是没有想法,“但高家坡村与外界交通不便,村子里又没有集体产业,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脱贫实属困难。”他说。
为更好地支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国家电网公司决定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国网阳光扶贫”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实施三大工程,即投资212.7亿元,实施村村通动力电工程;投资32亿元,完成国家光伏扶贫项目接网工程;投资7.27亿元,完成湖北、青海两省五县区定点光伏扶贫工程。
在这之中,定点光伏扶贫工程备受关注。就在几个月前,许贤龙在巴东县政府的一次精准扶贫会议上,听说国家电网公司要在湖北“三县一区”贫困村修建236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这让他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巴东县一共118个贫困村,每个村1座2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计划使用25年,发电收益将全部用于贫困村的脱贫工作。”巴东县供电公司光伏扶贫项目经理田恒念来到高家坡村,给许贤龙算了一笔账,“按照巴东县的光照条件,光伏电站平均每年的发电利用小时数为904小时,按每度电0.98元的标杆电价计算,电站每年可以给村子里增收11万至13万元。”
光伏扶贫,把阳光变成了真金白银。在许贤龙看来,这样的光伏扶贫工程,相当于给村里带来了一项收益稳定的集体产业,有助于村民们从“被动脱贫”转向“主动脱贫”。诸如许坤才这样的贫困户,或许并不懂什么是光伏电站,但他们知道,电站的收益将会用于贫困户帮扶、基础设施建设及村中产业经济发展等工作,也都表示双手赞成。
今年3月,就在许坤才的家门口,792块鲜艳的光伏发电板被陆续架设到了黄土梁子向阳的山坡上。4月14日,工程完工,200千瓦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
望着眼前向阳而生的光伏电站,许贤龙有了新想法,“高家坡村以青沙土为主,适合种茶叶,虽然村民们早就开始种茶,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一直没有形成规模。现在有了光伏扶贫电站,村里可以拿出一部分钱,发展茶叶合作社,我希望把村里的茶叶种植规模化、产业化。”他说。
小小的光伏扶贫电站,给贫困村提供了一笔改善民生、发展产业的资本,也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田恒念告诉记者,从3月17日首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投运至今,在巴东县118个贫困村中,已经有60个村级扶贫电站相继投入使用,剩余58个贫困村的光伏电站也将于6月底前全部完工。
土地坡村多了笔稳定收益
今年,投资11650万元,覆盖5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光伏扶贫电站正在长阳县境内铺开建设。目前,第一批19个项目和第二批22个项目已完工并正式并网发电。
同样是在湖北,生活在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土地坡村的刘启元对光伏扶贫电站的感触更加深刻:“当时我真是太傻了,可是谁又能想到光伏电站有这么厉害!”
去年夏天,70多岁的刘启元第一次听说“光伏电站”。国家电网公司选派到土地坡村的第二任“驻村第一书记”余秋霞来到家中,跟他商量租用他们家中的一片荒地建造光伏扶贫电站。刘启元是村里的五保户,与年近百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家徒四壁的他,生怕家里仅有的一片空地有所闪失,一口回绝了余秋霞的请求。
多次协商未果,光伏电站只能另选新址。但如今,刘启元有些后悔,“听说这光伏电站,能把阳光变成电,卖的钱用来帮我们脱贫。当初我要是把地租出去,还能拿到土地租金哩!”他说。
土地坡村的集中式光伏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在湖北设立的6处光伏扶贫试点之一。一块块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将深褐色的土地变成了蓝色的“海洋”。从去年9月底建成投运以来,位于土地坡村城墙堰山坡上的60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已经运行了7个多月。
“别看表面上一片平静,这些光伏发电板可都在拼着命地工作呢!”5月19日,记者走进土地坡村光伏电站的主控室,值班巡查员杨明勇正在密切关注着电站各方面的运行情况,他指着电站日发电量曲线图告诉记者,目前光伏电站的最高日发电量已经超过36000度。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武陵山区,是集“老、少、山、穷、库”于一身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定点扶贫县。土地坡村是贫困县中的贫困村,截至目前,在全村587户居民中,仍有66户属于贫困户。
采用光伏扶贫的方式帮助当地贫困居民脱贫,也考虑到了土地坡村的实际情况。
“土地坡村是一片贫瘠的砂石地,水土保持难,庄稼生长更难,再加上交通等基础设置不便,村里人的生活一直较为窘迫。村里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留下来的老人与孩子,生活更是艰难。”基于对村中贫困状况的分析判断,余秋霞认为光伏扶贫电站的修建是帮助土地坡村贫困居民脱贫的大好机遇,“这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为贫困户提供一笔稳定的脱贫资金。”
刘启元对光伏电站的期盼也来源于此,如今身患重病的他,还要去照顾年近百岁的老母亲,根本没有能力去赚取一份稳定的收入,摆脱贫困。有了光伏电站,包括刘启元在内的贫困户都可以从电站收益中分一份利,这也使他们多了一个可靠的收入来源。这一次,刘启元想通了:“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土地租出去,搞光伏电站。”
村民刘泽金也是村中66个贫困户之一。“我们老两口都是快70岁的人了,杂病缠身,还要照顾一个患癫痫病的孙子。”自从他把家里的空地租出去建光伏电站后,每年都可以拿到一笔租地款和一份电站运营收益,“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好过许多!”
在长阳,土地坡这样的贫困村不止一个,今年,国家电网公司捐建的光伏扶贫电站也逐渐覆盖了县里其他的贫困村。记者从长阳县供电公司了解到,今年,投资11650万元,覆盖5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光伏扶贫电站正在长阳县境内铺开建设。目前,第一批19个项目和第二批22个项目已完工并正式并网发电,剩余项目将于6月底前全面建成投产。
让阳光洒满荆楚大地
从神农架林区的17个村到秭归县的47个村,从长阳县的54个村到巴东县的118个村,236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可以惠及32253户9666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位于大巴山余脉的神农架林区素有“华中屋脊”之称,是享誉中外的世界自然遗产。然而,就在这片秀丽的风景背后,“贫困”一直是压在当地居民身上的一座大山。据了解,在神农架林区4万余农村人口中,仍有1.75万人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神农架脱贫难,在林区做什么事,都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有树不能砍,有兽不能猎,有药不能采,有矿不能开”是神农架林区常务副区长罗栋梁对当地基本情况的描述。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在林区内建造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使罗栋梁欣喜不已,“这是兼顾绿色环保与高效扶贫的两全之举!”
“省里定的贫困村脱贫标准是拥有一个产业、年收入5万元,但神农架多数的村子都没有集体经济,达不到这个标准。以前村里每年还能收到国家下拨的几万元退耕还林款,但去年这个政策也取消了。”在神农架林区副区长沈绍平看来,扶贫电站的到来,堪称为林区的扶贫工作下了一场“及时雨”。
一座200千瓦的光伏电站,一年15万至18万的运行收益,再加上25年的运行周期,看起来这只是几个普普通通的数字,但对于一个贫困村而言,这无疑意味着一份宝贵而稳定的脱贫收入。
从秭归到长阳,到巴东、再到神农架,如今的湖北,236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在“三县一区”贫瘠的土地上遍地开花。其中,神农架林区内17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已经全部投产。依靠光伏电站,村民们能够得到一份稳定的收益。
事实上,光伏扶贫的影响力远不止这些。早在2015年年初,光伏扶贫工作就已经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并被看作是我国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新手段。
这也成为了国家电网公司落实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部署的工作重点之一。
记者从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了解到,对于“三县一区”的定点扶贫,国家电网公司一任接着一任干。1995年,原电力工业部按照国务院部署,承担“三县一区”定点扶贫任务。国家电网公司组建后,继续承担湖北“三县一区”定点扶贫任务。“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制定实施“国网阳光扶贫行动”计划,下大力气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努力为脱贫攻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助力定点扶贫县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在湖北投资1.8亿元,建设了6个总容量1.98万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今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进一步表示,要加强组织协调、过程管控,深入落实“国网阳光扶贫行动”,上半年建成投运湖北“三县一区”236个贫困村光伏电站。
5月3日至4日,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韩君来到湖北宜昌长阳、秭归两县,实地调研了当地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情况,并要求在6月30日前全面完成光伏电站建造任务,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光伏扶贫模式。
从神农架林区的17个村到秭归县的47个村,从长阳县的54个村到巴东县的118个村,236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可以惠及32253户9666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如同阳光播洒在荆楚大地一样,光伏电站也像阳光一样温暖着贫困地区的人们,给当地居民生活带去了新的希望。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国家电网,定点扶贫,湖北,三县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