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明确在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甘肃、新疆等9个省区的140个陆地边境县(市、区、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规划》提出,加快边境地区能源建设步伐,力争到2020年,电网覆盖全部边境县并达到小康电水平。广大电力企业迅速响应,积极作为,重点开展骨干电网、电力外送通道、城农网改造升级、无电人口通电等工程建设,提升边境地区供电可靠性。本期《供电周刊》聚焦广西、云南部分供电企业,集中报道其服务边境地区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敬请关注。
广西防城供电局那勤供电所员工给瑶胞讲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廖献球 摄
西双版纳供电 “通上动力电就可以做点大事了”
王渊明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决策部署,云南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针对沿边一线实际,着力解决群众当前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富边、美边、稳边、睦边。
西双版纳供电局计划对全州边境线的乡镇、村委会、村小组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电网建设工程,为兴边富民贡献力量。
精准把脉聚力电力富民
目前,西双版纳州边境聚居了13个少数民族,居住点分散,面广量大。西双版纳供电局针对区域特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贫困村逐村、逐户、逐线摸清现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抓好项目储备,统一技术标准,简化设备选型,集中人力、物力,推进扶贫村农网改造工程。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西双版纳州规划建设10千伏线路1189千米,配变576台,容量101.65兆伏安,低压线路1644千米,升级电能表42807只,规划总投资5.01亿元。
2017年直过民族所在地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1160万元,计划建设10千伏线路33千米,配电变压器23台,容量3505千伏安,低压线路24千米,电能表277只。其中易地扶贫搬迁项目6个,总投资781万元,计划建设10千伏线路17千米,配电变压器17台,容量2405千伏安,低压线路14千米,电能表69只,共解决23个易地扶贫搬迁点的通电问题。
今年西双版纳供电局配网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广大干部员工排除万难,以精细管理为立足点,从施工工艺、质量上找准创新点,以排除万难的士气,促使直过民族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完美落地。
动力电接入为民解忧
曼班三队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曼囡村委会,属于山区布朗族村寨。该队距离布朗山乡政府26公里、村委会5公里,全村共20户56人。在2004年,曼班三队有17户人家,生活在偏远深山里。
“要是能通上动力电就好了,可以做点大事了。”该村组长扎康说。
勐海供电局得知这个消息后,经过实地考察研究,将曼班三队纳入农村电网改造建设范围,对其进行电力帮扶。项目总投资为63.56万元。经过1个多月的加班加点工作,曼班三队顺利用上了动力电,彻底解决了文化活动场地建设用电和养殖基地用电问题。针对偏远贫困村寨,勐海供电局开展流动营业厅上门服务,减少老百姓因路途问题而产生的各种费用。
东兴供电 “有电了什么都好做,赚钱”
林丽萍
东兴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县级市,从西往东的陆地边界在这里结束,万里海江从这里开始。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得这里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地带,是构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城市。多年来,东兴供电公司主动承担政治、社会、经济三大责任,全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更好地造福边境地区广大人民。
强基础 铸就坚强电网
在村民苏春发的家中,他和家人正往打氧的鱼池投入大蚝等海产品,院子里停了好几辆小汽车。62岁的苏春发精神矍铄,“我们京族是海洋民族,以前靠出海捕捞,现在靠养殖、海产品加工。”据苏春发介绍,风扇、打氧机等设备都离不开电,“现在有电了什么都好做,赚钱。”
坚强的电网是经济增速的引擎。“十二五”期间,东兴电网建设项目总投资11239.6万元,共255个项目,改造35千伏主变1台,容量5000千伏安;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33.108千米;新建及改造配变214台,容量69075千伏安;新建及改造低压线路115.093千米,户表改造1.8万户。
东兴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东兴先后遭遇41年来超强台风“威马逊”和“海鸥”的侵袭,2次台风均在4天内恢复辖区供电。更为重要的是,该公司在灾后立即实施电网防风加固项目,将京族地区电网抗风能力从三类提高至一类,可抵挡12级台风侵袭。
优服务 打造不停电口岸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东兴口岸进出的客流和车辆川流不息,井然有序。
“东兴口岸就在中越边界北仑河上,这里靠近入海口、地势低洼,每年台风、暴雨来临前,东兴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都会提前来帮助检查线路、设备,接好应急电源,做好各项防护工作。台风期间也会安排专人值守,台风过后及时回访,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工作特别细心。”负责东兴口岸水电工程的管理员陈泰忠表示,近年来口岸的电力供应没有出现过问题。
据了解,在2016年公共行业满意度测评调查分析报告中,东兴供电公司总体满意度达77分,在广西电网44个县级供电企业中,客户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普洱供电 “供电所的电话24小时畅通”
严媛
一直以来,云南普洱供电局把“走出去”放到全网战略发展的高度来抓,紧紧抓住“云电外送”机遇,按照南方电网“一主两翼、国际拓展”产业发展新布局,大力开拓国外电力市场,做好境外送电“最后一公里”的协调工作。目前,已在孟连、西盟、江城边境建成5条35千伏、5条10千伏线路对外输送电量,为拉动普洱市出口市场、增进中缅、中老等互信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电力先行 开辟空中走廊
为满足普洱市孟连县勐马镇片区负荷发展和对境外供电的需求,提高片区供电可靠性,普洱供电局超前谋划,提前布局,积极跟踪孟连(勐阿)边境经济合作区规划和用电需求。2016年,投产建成110千伏孟连变三期工程,实现孟连县双电源双主变供电,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澜沧、孟连、西盟3县地处滇西南边境山区,地形条件复杂,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澜沧、孟连、西盟3县至普洱思茅机场的公路里程分别为179千米、235千米和268千米,车程约4~6个小时。而澜沧景迈机场的通航,则改变了这一现状,从景迈机场飞昆明,仅需50分钟。
景迈机场于2015年5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澜沧35千伏东回输变电工程是澜沧景迈机场的配套项目。普洱供电局结合该片区电网结构,对该项目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建设,举全局之力加快项目推进实施,克服了雷雨季节山路难行、交通不便、坡陡路滑、物资运输等困难,在原定计划时间内提前3个月高质量完成了该项工程,并于2016年7月28日投入运行。35千伏东回输变电工程的建成投产,优化了澜沧电网网架结构。
风雨无阻 提供优质服务
在普洱澜沧县的东南部,有一座山清水秀茶乡四溢的小镇———惠民镇。这里的村民历来都以种植和加工茶叶为主要经济产业。在村民岩砍家的门口,笔者见到了一台落满了尘土的发电机。岩砍说:“我是07年买的这台发电机,那时候刮风下雨时偶而也会停电,时不时的还得用一下。现在都用不上了,我们加工茶叶用的都是三项电,供电所的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只要用电有问题,他们很快就能赶到,从来不会耽误茶叶加工。”“十二五”期间,云南电网公司共投入普洱电网建设资金31.12亿元。目前,普洱市103个乡(镇)、998个建制村户通电率100%,完成农村一户一表改造17万余户,改造率达100%;共投入7200多万元对西盟县开展专项扶贫,彻底解决了普洱市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凭祥供电 “供电有保障,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陈细英 叶俐丹
作为南疆国门的供电公司及中越边贸的窗口单位,广西凭祥供电局不断加大边境电网建设投资力度,为改善边境民众生活条件、促进边境贸易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支撑和优质的用电服务。
电网升级 特色产业蓬勃兴起
据凭祥供电所所长秦德勇介绍,随着当地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等家用电器的普及大大增加了居民用电量,红木加工厂、物流园等工商业用电增长迅速,2013~2015年期间,南山中心村公变电量年均增长率达58.92%。“原有的12台公用配变由于建设早,开始显现出配变容量不足、重过载运行、低压线路线径偏小、末端低电压等问题,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针对这一情况,2016年起,凭祥供电局对南山中心村低压台区进行了升级改造,全力提升该村的供电能力。该局对100千伏安及以上重过载配变进行新建布点,实现短距离多布点格局,缩短供电半径,满足红 木加工厂发展负荷要求,实现户均容量2千伏安以上。
服务给力 边贸发展畅通无阻
近年来,凭祥供电局持续对凭祥各大工业区、各边贸口岸以及边贸点的电网网架进行优化升级,不仅对南山工业园线路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新建,使工业园区在原本的铝材线、浦寨线双回路供电基础上实现4回路供电,还主动参与“中国红木第一城”———中国东盟凭祥红木国际商城的选址和建设;密切关注保税区建设进度,在电力线路迁移、电网规划和电力建设等方面全程指导,保证保税区顺利实现封关运营;为“南疆国门不夜城”项目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为“不夜城”景观灯安装计量装置,仅用2天时间安装完毕12套计量装置……一连串的优质用电服务举措,赢得客商交口称赞。
越南商人潘思爱在浦寨边贸互市点经营边贸生意已有几年。据她回忆,浦寨边贸互市点没有停过一次电,“供电有保障,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耿马供电 “电力服务老好了”
唐新勤
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与缅甸山水相连,边境线共长47.35千米,被列入“兴边富民”县份。全县以“十大工程”和“十项保障”为契机,以“五通”“八有”“三到”为目标,大力开展兴边富民工程。日前,笔者跟随耿马供电公司供电服务脱贫攻坚小分队走进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锅片村,感受优质电力给百姓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优质服务 “实”字当先
雨天的锅片村烟雾缭绕,一间间矮小的木屋在四周绿竹与烟雾的缭绕中仿若仙境。在与村里老人们闲聊的间隙,耿马供电公司服务小分队为老人们讲起了安全用电常识,并现场检查了线路安全隐患。
“大妈,你看,这个电线已经破皮了,有漏电风险,我用胶布给你包起来,以后要注意这个问题;大爷,这个连接电磁炉的线太细了,不能再用电磁炉了,上面已经烧坏了,烧坏部分我已经给你接起来了。”服务小分队边检查边整改边讲解,以实实在在的服务保障锅片村用电安全。
当笔者问起一名老者电力服务怎么样时,老者一脸疑惑,而旁边的罗大妈却笑了,她说:“张大哥听不懂你们说什么,你们电力服务老好了,出了问题都会帮我们解决的。”
电力护航 兴边富民
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耿马供电公司全力开展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和脱贫攻坚工程,强化动态管理和电力服务,简化办电流程,加强安全宣传,深入现场受理业扩、迁杆移线业务,便民利民。
2016年,耿马供电公司聚焦全县1乡11村脱贫出列及2886户安居房建设项目,完成28个扶贫搬迁点,34个单项工程永久用电建设,工程投资1730.19万元。2017年,该公司继续开展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和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完成了“3·01”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投资1428.09万元,小城镇、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509.457万元,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205万元。
此外,该公司主动服务“临清”高速公路建设,向政府了解用电需求,积极配合云南临沧临清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对临清高速公路耿马段施工用电进行现场勘察。计划新建3座35千伏变电站,同时,对现有变电站供电负荷进行转供改接,解决项目部、石场、拌合站等部分急于用电地点的供电问题,为“富民、兴边、强省、睦邻”提供电力保障。
短评:以人为本兴边富民
薛超
“供电有保障,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有电了什么都好做,赚钱。”在优质电、可靠电的支撑下,边境兴起来了,百姓富起来了。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十分关心边境地区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作为首要任务,并多次强调要使边民安心生产生活、安心守边固边。
《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以边境地区小城镇、中心村为重点,深入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边境地区电力普遍服务水平。力争到2020年,电网覆盖全部边境县并达到小康电水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兴边富民政策充分体现了民本意识,就是以人为本,尊重边民利益,满足边民诉求,让边境地区城乡居民得到切切实实的好处。
坚强电网是保障。云南勐海供电局投资63.56万元,将偏远贫困村寨曼班三队纳入农村电网改造建设范围,为其通上了动力电,彻底解决了当地文化活动场地建设用电和养殖基地用电问题。针对广西东兴市多发台风灾害的实际,东兴供电公司实施电网防风加固项目,将京族地区电网抗风能力从三类提高至一类,可抵挡12级台风侵袭。
优质服务是根本。广西凭祥供电局为“南疆国门不夜城”项目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为“不夜城”景观灯安装计量装置,仅用2天时间安装完毕12套计量装置,赢得客商交口称赞。针对偏远贫困村寨,云南西双版纳供电局开展流动营业厅上门服务,减少了老百姓因路途问题而产生的各种费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兴边富民,非一日之功。前路漫漫,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电力企业,兴边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