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刺破黑夜,雷声震天动地,大雨如泼如泄。8月23日至27日,强台风“天鸽”、台风“帕卡”接连袭击广东,间隔仅4天,且两个登陆点相距不足100公里,历史罕见。
面对灾情,南方电网公司3万余干部员工齐心协力、连续作战,4天多时间全面恢复受强台风“天鸽”影响的355万用户供电,1天多时间全面恢复受台风“帕卡”影响的57万用户供电,彰显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两次抗风复电不仅体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也凸显了科学的指挥决策、高效的应急体系、先进的科技应用,折射了公司综合防灾抗灾能力和管理精益化的前进步伐。
灾情明:信息技术助力科学决策
灾情似火。“天鸽”是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也是澳门1964年以来、珠海1983年以来遭遇的最强台风,导致广东多地供电设备设施受损严重。
非常时刻,是对“应对能力”的考验。
23日9时,“天鸽”登陆前约4小时,南方电网公司启动Ⅱ级应急响应,作为指挥中枢——南方电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立即投入运转。记者通过视频系统看到,网、省、地、市四级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工作人员已经到位。
“在这里,我们能与下属9个分子公司、76个发供电单位和346家县级单位应急指挥中心直接视频通话,开会协商。”南方电网公司安监部主任何朝阳说。
更关键的是,通过应急指挥平台信息系统,电网运行、设备受损、影响用户、应急资源等9类信息,都能随时调出来展示在电子屏幕上。
请广东紧急调集力量驰援珠海;220千伏国珠线对澳门供电作用重大,必须抓紧抢修……灾情可视、信息畅通无阻,各项部署和决策从应急指挥中心有序地发出。
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李庆奎,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曹志安到达灾情最严重的珠海、江门一线直接指挥抗灾。
不少电网人记得,在2008年抗冰时,还要四处打电话了解灾情,调集抢修物资和队伍。现在,电网抗灾进入信息化时代。“先进的信息系统,精准的数据信息,成为科学研判灾情、有效决策的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说。
实际上,不管是“天鸽”“帕卡”,还是其它自然灾害来袭,不用等通知,哪些人员、什么时间到岗、需要做什么,大家都了然于胸。
这主要得益于十年沉潜积淀。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2015年强台风“彩虹”……每一次大灾,都如一场大考,都是一次淬炼。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建立了“三个体系、一个机制”(组织体系、预案体系、保障体系、应急运转机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形成了“灾前防、灾中守、灾后抢”的基本思路和“打法”。这一体系,获国家能源局肯定,认为其运转科学,实战效果好。
响应快:以最快速度打通电力生命线
大灾面前,责任如山。在疾风暴雨中,那些枕戈待旦连续作战、打通电力生命线的正是电力抢修队员们。回眸他们奋力抢险的分分秒秒,那是一种令人动容的坚韧与拼搏。
其疾如风。“我们一直在大雨中等待,雨势一减弱就上山抢修。”一位参与220千伏国珠甲乙线抢修的员工说。在他们夜以继日的奋斗下,不到24小时,广东受灾区域就有七成用户复电了。
意志如钢。在220千伏南琴甲乙线,抢修队员们连续奋战3天,每天凌晨睡觉,早上5点起床。中午烈日暴晒,他们挤在抢修车的底盘下休息,因为那是唯一的阴凉之处。
情同手足。得知澳门急需应急发电机后,南方电网公司紧急调配53台,派出4名技术人员支援。“部分发电机将投入3个较大停车场的抽水供电工作,缓解因停车场被水浸带来的交通压力。”澳门交通事务局副局长郑岳威、贾靖龙对南方电网此次援助表示感谢。
同力协契。余锡来是广东电网公司湛江供电局的抢修“老将”,他说,两年前强台风“彩虹”重创湛江,南网兄弟奔赴支援,如今珠海有难,守望相助义不容辞。为尽快恢复对澳门供电能力,南方电网在珠海集中5500名精锐力量紧急开展抢修。
据介绍,南方电网公司组建了涵盖输配电线路、变电、通信等专业的电力应急抢修队伍2796支、共计近8万人,在各种重大灾害中,全网一盘棋跨区调用。
山野中党旗飘扬,风雨中党魂挺立。据统计,两个台风期间,南方电网公司共组建临时党支部21个,党员突击队775支,1万余名党员冲锋在前,为抢修复电作出了重大贡献。
调运物资的速度更加快捷,也是此次抗灾工作的一大特点。“在各抢修点,我们基本实现了抢修作业开始前,需要的物资已提前抵达。”南方电网公司物资部物流管理处处长王斌说。
按照“一级+二级+急救包”的模式,全网应急物资统筹管理;应急物资调拨平台7100热线电话24小时值班,任何单位需要物资可以快速调配。管理精益化,让抢修复电各环节呈现出较之以前更加高效的协同模式。
高科技:先进技术装备发挥重要作用
“220千伏海港甲乙线第26段发生倒塔,请安排抢修处理。”24日11时24分,直升机上的电网线路巡检员林俊省及时报告勘查情况。后方指挥中心立即将信息传递给地面待命的电网抢修队伍。
派出直升机和无人机勘查灾情、查找复电通道;首次对卫星便携站轻便化改造,使其适合更多场景应用,通过卫星通信专网实时传输受灾现场信息;国内首创加强杆塔技术应用,在抢修复电的同时提高了新立铁塔的抗风能力;通过“微气象”系统,实时采集广东沿海一类风区153条输电线路的风速、降水等气象信息,有效发出预警……在此次抗击台风“天鸽”“帕卡”中,高科技的应用,实现了以往“人海战术”无法企及的目标。
新的防风加固技术,则让电网的第一道防线更坚强。台风“帕卡”登陆地江门台山市赤溪海滩边矗立着191根杆塔,它们在经历“天鸽”“帕卡”的连接袭击后,一杆未倒。“采用公司最新风区分布图、防风设计技术规范设计的主网输电线路,均未在台风中倒塔或受损。”南方电网公司生技部技术标准处处长樊灵孟说。据统计,2009年至2017年6月底,南方电网公司共加固线路3.38万千米,增补拉线16.73万组,线路清障28.11万处,以往“主网倒塔1根,配网倒杆128根”的比例差距缩小为1:20。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从“电话询问灾情”到“可视化的电网”,从“一身泥浆疲劳战”到应急体系、技术装备等多方面的健全完善,只是南方电网公司综合防灾抗灾能力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
在困难中凝聚力量,在挑战中砥砺前行,这不仅是公司抗击自然灾害的生动写照,也是公司迈向国际一流的时代轨迹。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南方电网,台风,科学决策,快速响应,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