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盛夏的延安,青山叠翠,满目葱绿,生机盎然。
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兴奋,心中满怀崇敬和向往。8月1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2018年青年干部培训班的40名学员,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开展现场教学──重温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接受深刻、生动的党性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到革命圣地延安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对于青年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服务公司各项事业走在前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国网山东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党校校长蒋斌说。
一次触摸革命脉搏的红色教育
杨家岭中共七大会址,凤凰山、王家坪、枣园革命旧址、抗大纪念馆……一处处革命旧居、一段段感人故事、一首首红色歌曲,让学员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近距离地触摸中国革命的脉搏。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学员们庄严肃立,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真实地记录着历史,展现着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革命艰难曲折、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从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率领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至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陕北,中共中央在陕北和延安度过了十三年峥嵘岁月。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历经十三年的磨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低谷走向高峰,最终扭转了中国的乾坤……”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教授以丰富的史料,深刻独到的见解,鲜活生动的语言,为大家讲授《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战争烽烟中升华凝聚出的延安精神,伴随着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深深镌刻在每位学员的内心深处,让全体学员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净化。
“七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与毛泽东领袖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一次理论上的重大飞跃,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
“从历史中映照现实,增强看齐意识,就是向党中央看齐。”学员们边学边议,“我们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毛主席一家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而牺牲。当听到毛岸英在朝鲜战场英勇牺牲后,毛主席精心保存毛岸英遗物的细节时,我被毛主席的领袖胸怀、伟人风范、父爱情怀所感动,情不自禁流下了热泪。”一位学员动情地说。
一次汲取精神力量的奋进历程
沿着领袖的足迹,学员们走进梁家河,亲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7年的知青岁月与大爱情怀。村史馆外墙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几个大字格外醒目,“陕西省第一口沼气井”“知青淤地坝”“知青井”……记录着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性变化。当年,作为年龄最小的知青、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插队劳动。在艰苦的环境中,年轻的习近平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片黄土地上,带领乡亲们战天斗地,摆脱贫困,把群众想都不敢想的事一一变成了现实。
在红色体验教学基地,学员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现场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学员们认为,时代变了,但奋斗的精神不能变。在国家电网全面实施“一六八”战略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当年带头跳进冰水中,带领群众打淤地坝的实干作风;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当年在艰苦的条件下,建设陕西第一口沼气井的开拓精神。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短短3天,2次专题教学、8次现场教学、1次体验教学、1次红色经典教学……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悟,大家深刻感悟到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大家懂得了梁家河蕴含的大学问。
挥别宝塔山,学员们依依不舍。踏上返程路,学员们信心满满。延安精神已铭刻在心,红色基因已融入血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在伟大革命实践中精心培育和全面形成的崇高革命精神,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磨炼成长的第一步。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都是我们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都是青年干部成长发展需要汲取的精神食粮。让青年干部去现场体验和感受,很有必要。”谈及这次现场教学,国网山东电力党委组织部主任安兆勇深有感触地说。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山东电力,红色记忆,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