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供电局党员服务队下乡现场帮助南达村村民报装。 吴清炳 摄
打安供电所党员服务队为南达村贫困户更换灯炮。 吴清炳 摄
白沙供电局员工在为村民检修变压器。 林娟 摄
南达村的黄金时代
凌晨两点,本该万籁俱寂、沉沉入眠。
张发正却来到橡胶林深处,提着刀,弯着腰,头顶矿灯微微晃动,动作仿佛一名老练的刺客。他摩挲着树干,忽而一刀落在树上,一股牛奶般的汁液缓缓滴入碗中,而他自己则早已来到下一棵橡胶树前。长夜漫漫,还有整整20亩林子待他收割。
提到海南岛,人们最先想到的总是碧海蓝天、沙滩椰林,绝少有人能想象出上述画面。然而,南达村寓居深山,这里的村民世代靠割胶谋生。村民们常常怀念胶价高时,整个村子富得流油,那是他们回忆中的“黄金时代”。不幸的是,近些年却是胶价的最低谷,他们不得不陷入了贫困的泥淖,甚至有不少年轻人丢下代代相传的橡胶林,只身去大城市闯荡。
“邻家的人哟也都出来了,骑摩托上山把胶割,热闹景象如赶集,闪烁灯光藏笑意,待我割好去帮你……”张发正质朴的歌声在夜空回荡,蕴藏着一个地方的乡土人情。
割胶结束已是天光大亮,张发正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邻居老吴,老吴晃了晃手里的“意外收获”——一只肥硕的山间野鼠,笑着说:“这老鼠够肥,等我们一起去卖了胶,过来我的新家喝两杯!”在亲戚家借住了3个月的老吴,提到自己的新家,压抑不住地眉开眼笑。
“我家的新房子今天封顶,等我搞好了就来喝个痛快!”张发正口中的这座新房,是他给儿子准备的婚房。
盖新房、搬新家,成为南达村近3个月来的寻常事。这主要得益于政府主导的“整村推进”计划,144户村民在领到建房补贴后,纷纷开始对阴暗潮湿的土坯瓦房进行改造。
一间仍然破旧不堪的茅草房里,黎族老人刘亚哑一动不动,蜷缩在黑漆漆的房子一角,房子的另一个角落热气腾腾,锅里煮着邻居关照她的淮山,那是她的午饭。老人不会讲话,眼睛不时望向斜对面的一栋新房,几个穿着蓝色制服的供电局员工,正在房顶忙碌地调试着光伏设备。
半个月后,那里将成为老人的新家,屋顶的分布式光伏设备,将给这位老人带来每年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年近八旬的刘亚哑苦了一辈子,哑了一辈子,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在晚年住上明亮的新房子。
“上个月暴雨,我家的院子被水淹了,小孙子的床都被水泡烂了,只能扔掉。”从东方市嫁过来的林花美,一边说一边用手机播放视频,视频中雨水漫进民房,全家人正紧急搬运低洼处的物件。“我把视频发给了村干部,没想到几天后就有人过来,不仅拓宽了道路,还修建了排水渠,以后终于可以不怕雨水了。”
林花美家里养的一猫一狗,正慵懒地趴在平整的院子里,眯着眼睛,阳光下新修的道路和水渠泛着白光。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倘若白天在村子里转上一圈,处处都能看见土木砂石,处处都能听到叮叮当当。除了旧房改建,南达村还落实了惠及全村的电网线路改造、太阳能路灯架设、道路新建扩建和人工湿地等工程,村子里的小学也将被翻修成村中最好的建筑。
短短3个月,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昨天这边还没有路,一觉醒来,路就通了。”村子里的老人都说建村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这般的热闹景象。南达村在大兴土木的金石声里,再度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我们在衡量扶贫事迹的时候,总是喜欢算上一笔又一笔漂漂亮亮的经济账。但脱贫是给人希望,不是给人以钱财。贫困除了缺乏钱财,还存在心灵问题、社会问题,是放眼望去,整个村子流露出的一种精气神。
老村长颇有感触地说:“曾经村子里的年轻人白天聚到一起就是喝酒,讲的是情意浓,现在大家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变成了向前看,村子里的氛围变得和以前大为不同了。”
从情意浓到向前看,搅动这座黎族山村变革的,正是国家扶贫政策的全面支持和南方电网公司的定点扶贫工作,是一名名驻村干部的薪火相传。
那村,那人,那狗
月明星稀,四下无人,几名年轻的驻村干部,牵着一条狗,来到了后山的小溪前。他们脱光衣服,盘腿坐进微凉的清泉。漫天星辉下,响起了一首披头士的摇滚乐,近乎一格浪漫主义的电影画面。
原来,这一日宿舍停水,几位驻村干部顶着烈日跑了一整天,浑身都是臭汗,他们只能等到夜深人静,来到小溪里冲个凉。后来,这里成为了他们的“秘密基地”,运气好时,还能摸上一筐小螃蟹。
就在3个月前,村委会门口多了一只名叫“小萨”的狗狗,这只雪白的萨摩耶转瞬间就成为村里的吉祥物。孩子们放学后最喜欢“欺负”小萨,骑在它的背上与它玩耍,它性情温顺,笑起来像个小天使,从未发过脾气。
“哎呀,新修的道路怎么被大车压坏了!”发出痛惜的人正是海南电网公司驻村第一书记郑德怀,他的神情就好像自家珍视的东西遭到了破坏。郑德怀和小萨同时出现在村委会,他来得不久,却来得恰逢其时,仿佛给村子带来了好运。
郑德怀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大城市精英派,凡事追求高效,似乎与“乡土”二字难以关联起来。他与那些千方百计融入乡土的驻村干部不同,他知道自己并不是生于斯、长于斯。他注重实际,知道想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村民认同,必须让村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海南电网公司是郑德怀的强大后盾,投入143.07万元对南达村进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入100万元建设屋顶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投入36.92万元帮扶贫困户种植紫玉淮山32.4亩,投入60万元开展茶树菇种植……
“白沙七蜂王”之一的高胜章,曾外出文昌市打工,长期在摄氏零度的海鲜仓库里进行产品加工,寒冷的气息间接导致了急病发作,一度让他卧床不起。直到2013年他身体好转,开始了养蜂事业。
贫困的敌人从来都不是贫困本身,贫穷和苦难反而会激发一个人的全部潜能。郑德怀正是看到高胜章身上的这股子劲儿,导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海南电网公司投入10万余元,帮助扩大蜂谷基地规模,从开始每户养殖3到5箱,到现在的总计250箱。今年7月,养蜂产蜜更是多达1000多公斤,养蜂人的生活也越来越甜蜜。
“刚结婚那会儿,因为我身体的问题,老婆的娘家人都极力反对我们的婚姻生活,回娘家的时候老人对我都是不管不问。现在可好啦,只要去到丈母娘家里,不仅有说有笑,还有肉吃、有酒喝,终于像是一家人了。”高胜章笑了起来,就像南高岭上百花环绕。
在南达村,贫困户不仅仅是作为帮扶对象的客体,更是合作伙伴。海南电网公司在这里实践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将之覆盖到蜜蜂、茶树菇和紫玉淮山三大产业,通过帮扶带头人,由点及面,实现扶贫资金资本化和永续利用。
就这样,村民们通过自身得到的一个个“实惠”,而不是空口白话,认识到郑德怀能给村子带来的实际改变。郑德怀简单高效的工作风格,也渐渐得到村民的认可。他是一个十足的行动派,不会卑躬屈膝地迎合村民,却总是能给出双赢的答案。
有一次,郑德怀路过李桂丹的家门口,看到两岁的刘家一光着屁股,在泥巴地里打滚,全身都是灰扑扑的。李桂丹说:“家里没有衣服,就让娃在地上耍嘛。”郑德怀当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他回到海口,马上就买了几套新衣服,回到村中递给了李桂丹。从来不跟任何人主动说话的李桂丹,甚至第一次见到郑德怀时转身就跑,这时却破天荒说了一句“谢谢哥哥”。
藉由一个个给予村民的“好处”,郑德怀最终与村民建立起牢固的情感纽带。记者笑言,很多驻村书记都要靠“拼酒”才能和村民搞好关系,郑德怀听了不以为然,他说:“这难道不是一种陋习吗?我们应该倡导积极的生活方式,不是吗?”
郑德怀的反问,让人哑口无言。他懂得拒绝,不屈从于乡土,却又能给乡土带来新的力量,身上闪耀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光芒。
在采访中,郑德怀的电话响个不停,阿里巴巴的人在找他商量百花蜜的销售问题,“网上营销非常重要,这段时间,我看到华农兄弟爆红,想着我们也可以打造南达村的网红。等到十一月份,一望无际的橡胶林变成金黄色,落叶铺满小径,不就是美丽乡村?谁又会不向往呢?”
扶贫不是慈善,而是提供发展的机会。如今庞大的农村直播销售产业正迅速崛起,诚如郑德怀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抓住机会,在互联网自媒体新时代分一杯羹呢?
南网报记者 何石 通讯员 林娟
海南电网精准帮扶3000余人脱贫
完成117个“脱帽”贫困村农网改造升级
海南电网公司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加强扶贫工作组织领导,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切实助力地方党委政府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已精准帮扶746户3179人脱贫出列,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自2015年以来,海南电网公司共计投入487万元,先后派出25名扶贫干部,按照“一村一案”原则,对20个定点扶贫村精准施策、精准发力,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支部联建”、“联村帮扶”等举措,帮助党和政府解决贫困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为贫困村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南达村委会,海南电网公司选派年轻处级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因地制宜为南达村发展特色产业,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落实保障性政策,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紫玉淮山、茶树菇、蜜蜂养殖等特色支柱产业,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通过多角度、立体式的帮扶举措,已累计帮扶115户502人实现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35%下降到7%。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什介村委会,海南电网公司琼中供电局组建琼中县首个脱贫攻坚驻村临时党支部,通过建立“三会一周报”工作机制,引导贫困户激发内生脱贫动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已完成76%的脱贫任务,并有望年内摘掉“穷帽”实现全部脱贫。
同时,海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电力行业优势,累计投资35.26亿元,完成117个“脱帽”贫困村农网改造升级,完成246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实现3832个贫困村通动力电。相继为贫困地区建成8个易地搬迁点的供电设施,完成2058个光伏扶贫项目配套电网建设,完成2119个低压问题治理,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从“用上电”到“用好电”,为电亮贫困群众小康梦提供坚强有力的电力支撑。通过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易地搬迁、光伏扶贫、扶贫产业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摸清独立供电区内贫困户用电情况,确保贫困村全部接通并正常使用动力电,贫困户生活用电比例达到100%。
(韩灵欣 代进 宋印官)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南方电网公司,定点扶贫,海南省,白沙县,南达村,脱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