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重点发展区域,福建长期以来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有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福建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
6年来,福建省发挥区位、交通等优势,从经贸合作到设施联通,从海洋合作到人文交流,福建省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交流合作日益紧密,扩大了发展空间,也促进了合作伙伴的共同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加快构建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
优化用电营商环境 “数据跑路”替代“客户跑腿”
5月28日,厦门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黄毅彩和同事来到位于海沧区的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项目现场。他们对项目施工箱变进行红外线测温和安全检查,随后又前往配电室检查设备基础工作。
该项目坐落于海沧信息产业园内,是厦门市重点打造的千亿产业集群之一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项目。为满足客户用电需求,厦门供电公司投入800万元用于优化产业园区的电源点布局,项目从办电申请到投运送电仅用13天时间,耗时比常规做法缩短了75%。这是厦门供电公司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全力服务地方“一带一路”优势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厦门历史上就是“五口通商”的重要口岸,是改革开放重要的窗口和门户。打造经贸合作枢纽是厦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紧密的经贸合作,必须有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保障,在这一点上,厦门的供电服务走在了福建省前列。
厦门供电公司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中持续开展供电服务流程创新。通过厦门市政府“多规合一”平台,厦门供电公司共享项目需求信息和证明材料,提前启动电力配套建设和供电方案设计,让“数据跑路”替代“客户跑腿”,实现了企业客户申请办电零资料、获取供电方案零等待。
为提升企业用电便捷度,福建电力围绕建设现代服务体系,打造环节少、时间短、造价低、服务优的办电服务新模式,优化内部流程,用电报装实行内部跨专业协同、一口对外的联合服务机制,推行“一码办电”服务,实现低压居民和企业客户19项常规业务“一趟不用跑”、8项业务“最多跑一趟”,努力提升办电便利化水平。
厦门供电公司率先在全省实施办电服务“一证启动、一口受理、简化手续”改革,并以厦门自贸区为试点推广“六个零六个一”创新服务举措,大力实施“三改、五减、两提升”24条措施,4年来实现办电时长年均压降30%以上。作为厦门市营商环境改善提升的示范案例,包括“获得电力”在内的创新举措得到福建省主要领导的高度认可,并在全市形成典型引领、以点带面的营商环境工作格局。
一流的营商环境为更加广泛活跃的经贸合作营造了良好条件。2018年,福建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达3946.2亿元,同比增长10.7%;出口2382.8亿元,增长7.8%;进口1563.4亿元,增长15.4%。
聚焦互联互通 推动绿色能源消费升级
2018年7月3日,中远“比利时号”在厦门远海码头14号泊位成功联船。本次联船17小时20分钟,总用电量23800千瓦时,为国内同类型岸电联船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一岸电项目在2016年12月投运,由厦门供电公司负责建设,是福建省首个高压船舶岸电试点项目。该码头成为零排放、全电动、全自动的现代化码头。在此基础上,厦门船舶岸电推广加速,目前全市累计已完成14个泊位岸电改造。
除船舶岸电外,厦门港区全部6个大型集装箱码头岸边桥吊、堆场桥吊完成“油改电”的比例分别达100%和95%。以往汽油味浓重的码头消失了,电能驱动的港口设备更加智能高效,为厦门港53条“一带一路”航线联动提供了更加绿色、更加现代化的服务。
福建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环境建设是福建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福建电力积极服务福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再电气化战略,积极推进消费侧电能替代,推行港口吊装“油改电”、岸电入海、空港陆电项目,实现“海陆空”全方位电能替代。据统计,从2013年至2018年,福建电力累计完成替代电量275.3亿千瓦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向“绿色化”转型。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福建电力,绿色能源,体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