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精准扶贫样式多多 国网新疆电力战“疫”又战“贫”

作者:胡培根 刘长胜 刘跃荣  2020-03-25

  今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持续提升贫困地区供电能力,全面保障脱贫攻坚项目供电需求,全力配合做好驻村扶贫各项工作,258名驻村队员在65个驻村点战“疫”又战“贫”。

  深度贫困村靠着核桃翻了身

  惊蛰刚过,万物复苏,策勒河的流水潺潺向北,通过条条引水渠通往附近村落。沿着蜿蜒的河流一直走,向前五千米就到了和田策勒县巴什科克买提村的“张骞核桃林”。

  3月9日,笔者来到这里,探究脱贫缘由,一眼便找到了巴什科克买提村脱贫致富的关键———核桃。

  巴什科克买提村是和田薄皮核桃原产地之一,为了扩大知名度,新疆电力驻巴什科克买提村“访惠聚”工作队帮助将百年核桃制成油,精心打造了“阳光一家亲”核桃油扶贫特色品牌。

  专门设计外包装,在亚欧博览会上展示……“阳光一家亲”品牌核桃油已经成为这里的招牌。3年来,巴什科克买提村核桃油累计产值370万元,利润超过100万元。深度贫困村,靠着核桃翻了身。

  造血帮扶拓宽就业渠道

  和田策勒县巴什科克买提村是新疆电力的定点扶贫村。

  自2017年在这里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每年投入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村里的民生工程建设。

  驻村队结合当地风俗特色,倡导文化扶贫,投资17.8万元,持续打造农耕文化园、百果园、张骞核桃林旅游文化名片,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同时,创新“红枣+黑鸡”种植养殖结合模式,引导村民种植了1112亩红枣,并配养了7000多只尼雅黑鸡,丰富创收渠道。

  据巴什科克买提村第一书记宋焕东介绍,每年通过核桃、红枣、黑鸡等农产品,可以创收约571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9247元,贫困户210户801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巴什科克买提村所在的和田策勒县是深度贫困县,促成这里更多的贫困户就业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为此,新疆电力想尽办法,牵线搭桥,促成四川乡巴佬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投   资1.5亿元,在策勒县“安家落户”,成立了新疆“帮帮兔”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帮助策勒县提高“造血”能力。

  产业扶贫打造脱贫新样板

  光伏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是造福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民生工程,也是确保脱贫人员不返贫的关键措施之一。

  3月9日,新疆阿勒泰青河县阿格达拉镇中1719户贫困户拿到了户均400多元的光伏扶贫收益。2019年,青河县政府为阿格达拉镇建设了一座容量8600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8个月来,电站共产生收益112万元。村民齐争连感慨不已:“这是我们第一份‘阳光存折’。”阿勒泰青河县光伏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实施的精准扶贫工程之一。阿勒泰供电公司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和专业优势,以光伏扶贫项目接网为重点,主动对接需求、精简手续、畅通绿色通道,保障项目早并网、早获得收益。

  截至目前,全疆已建成152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一个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规模约15万千瓦,共惠及34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230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3月8日,阿克苏地区乌什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的黑木耳菌种培养车间一派忙碌,30多名工人戴着口罩,分工协作,加紧完成要培养加工的一批包装菌棒。

  因地制宜在村里开办黑木耳加工厂,帮助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近就业,深受群众欢迎。“在村里的加工厂上班,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这是我最满意的地方。”常年在外务工的阿不都合力力·托合提,决定留在家乡就业。

  黑木耳种植和加工是乌什县产业扶贫重点项目之一,乌什县黑木耳种植基地建设涉及9个乡镇,其中集中连片建设黑木耳种植点18个,基地占地约45亩,共集中建设拱棚171座。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电力保障,乌什供电公司主动与“访惠聚”工作队对接沟通,及时掌握黑木耳产业孵化园及种植基地建设配套电网建设需求,把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满足黑木耳基地用电需求。

  现在乌什县的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小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精准扶贫,样式多,新疆电力,战疫,战贫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