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西维莱小学的孩子们在教室里挥手欢迎“希望之光”公益活动志愿者。
留学生在昆明理工大学上实验课。
中老友好学校的小学生。
张嘉宇参加“希望之光”老挝公益行活动。
本版图片均由南网国际公司、南网云南国际公司提供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勇敢的人们探索出连接几大文明的交通路线——丝绸之路,它既是贸易之路,也是人文交流之路。
千年之后的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秉持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持续深化规则标准等合作,“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让当地民众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南方电网公司经营服务区毗邻东南亚国家,区位优势突出,多年来深入推进与周边国家的电网互联互通、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并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技术交流和培训合作。
南方电网公司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捐建“中老友好学校”,资助澜湄区域国家学生来华学习,援建“南网电教室”和“知行图书角”……长长的清单,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一个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样本。
从电力互联到民心相通
南方电网公司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带动澜湄区域国家能源转型发展,落实中国与周边区域电网互联互通,自2004年起逐步实现中老、中缅、中越双多边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先后投资建成越南永新一期燃煤电厂、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中老铁路外部供电等项目,承建老挝北部联网工程,为周边国家电力保障和澜湄区域电力可持续发展提供南网方案。
在老挝琅南塔省那列县恩普村,村民希罗一早干起了农活,养鸡、织布、种芒果和旱稻,“这些都是万村长请来的农技员现场教给我们的技术”。
希罗口中的“万村长”是南网国际公司的老挝员工万伟来拉·葡塔拉(Viengvilay-lakPhoutthalath)。2014年,万伟来拉放弃老挝公务员身份,成为南网国际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负责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的移民安置工作。电站建设影响到一河两岸37个村子,移民安置工作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万伟来拉对每一个移民点熟门熟路,对每家搬迁户了如指掌。“要确保每家每户至少加入4—5个生计小组,拥有4—5个赚钱的方法。”万伟来拉的工作“没有重点”,11个安置点的土地分配、村民种植养殖技能培训、农用工具发放、社区发展、教育医疗等都是重点。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南方电网公司在促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电网互联互通的同时,也在提升共建国家人民的生活品质。
希罗介绍,移民前,村里没有电,天一黑就没法织布,现在她可以自由选择工作时间,不再受黑夜的限制,家里还买了一台海尔牌电冰箱。“去年我们家试种了蘑菇,也是万村长从中国引进的菌草技术。”说起未来的赚钱计划,希罗充满希望。
2021年12月开通运营的中老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是一条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的电气化铁路。
中老铁路外部供电项目对推动中老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有着重要意义。项目一半以上的线路在山地穿行,建设时修建了沿线施工道路,大大改善了老挝北部山区的交通状况。“我们在修建项目沿线施工道路时,将道路延伸到附近村庄,方便当地村民出行和运输农牧产品。”老中电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老铁路老挝段供电项目负责人黄文刚说。
家住老挝乌多姆赛省勐赛县会片村的村民姆赛说:“以前进入村子仅有一条羊肠小道,运货都靠人背马驮,现在有了宽阔的石子路,我们可以开着拖拉机把稻谷运到勐赛出售,非常方便。”中老铁路开通一年多以来,跨境货物运量和品类不断增加,可谓客货两旺。勐阿县会亮村的村民万侃说道:“现在我可以开车把养殖的肉牛运送到家乡附近的老中铁路勐阿站,再北上至中国出售。”
我们是“同海之浪”
“如同西维莱小学校长所说的一样,这次活动让该校第一次获得社会关注,也是首次获得企业资助,对一个只有100多人的农村小学而言是特别的一天。”2023年1月14日,老挝国家电台记者迪阿伦与南方电网公司的志愿者一同在万象西维莱小学参加公益活动,她对老中人民之间的友谊感到欣慰。
这个名为“希望之光”的公益行活动由南网云南国际公司发起,计划通过一年时间,逐步改善两所学校的教学条件,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在彻底告别绝对贫困方面,中国经验无疑最有说服力。经验之一便是教育帮扶。南方电网公司以教育减贫为媒,向周边国家分享中国减贫经验,缔结民心相通的纽带。
南网云南国际公司在老挝230千伏北部电网项目建设过程中,主动发起援建那磨县小学。最终,通过项目部和员工捐款的方式为当地新修9间教室和1个足球场,并配备完备的教学设施,大大提升了当地教育基础设施水平。学校建成后无偿移交给乌多姆塞省教育与体育厅使用,命名为“那磨县CSG小学”。
2020年,在距离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最近的哈南村和王利村,南网国际公司和老挝南塔河1号电力公司建设了两所中老友好学校。学校建成后,老挝南塔河1号电力公司与村庄、学校一直保持密切联系,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提供帮助。南网国际公司还投资了3万美元为哈南村中老友好学校搭建配套设施,包括建设厨房和澡堂,修筑水井及配套太阳能供水系统等,为中老友好学校约200名师生解决煮饭、洗澡等实际问题,进一步改善学校师生的生活条件。
资助和培养有需求的留学生,帮助其提升能力也是南方电网公司推动区域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实践。自2010年起,南方电网公司积极资助湄公河五国留学生到中国高校留学,老挝小伙子天瑞就是其中之一。
2011年,在南方电网公司的资助下,天瑞赴云南昆明留学,并选择就读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2016年,天瑞第一次乘坐动车,他对动车的速度和平稳性感到震撼,“当时我就想,如果老挝也能有动车就好了”。
同年,南方电网公司的资助进一步扩大范围、加大力度,启动针对湄公河流域五个国家留学生的培养计划,每年在五国资助5名本科生,已累计为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和越南培养了121名电力专业人才,此外还有50名电力专业研究生在广西大学进行为期4年的学习。
五年后的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而此时的天瑞已成为老挝第一批动车组澜沧号的驾驶员之一,肩负着老中铁路老挝段的客运任务。
古罗马哲人塞涅卡说过,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我国南方区域与周边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南方电网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亲诚惠容”理念,与邻为善、以邻为伴,通过独特的地缘优势,以切实行动向当地民众传递南网温度,创造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黄璐 冯洁 通讯员 徐苔林 王娜
■ 特写
追梦之路更加宽广
南方电网留学生培养计划照亮留学生未来
“2023年对我来说是特别的一年,我非常期待毕业之后能带着我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参与到柬埔寨和中国的电力交流合作中。”
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邓志文,今年进入四川大学攻读电力专业硕士研究生。从昆明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之后,他拿到了国家奖学金,继续深造。
说起邓志文与中国、与电力专业的结缘,就不得不提到南方电网公司留学生培养计划。2017年,已经在金边读大学的邓志文,获得南方电网公司的资助前往昆明读大学。
“我在这里结交来自各个国家的朋友,特别是和我相同专业的来自澜湄区域几个国家的朋友,他们也跟我一样是通过中国南方电网的奖学金来到这里读书的。”邓志文介绍,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梦想:努力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知识,提高自己国家的电力水平,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留学生培养是南方电网公司推动区域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实践。自2010年起,南方电网公司就积极资助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和越南学生到中国高校留学,项目启动至今共为湄公河五国培养近200名电力和医学专业人才。
2021年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澜沧号”从老挝万象驶出,穿行在占芭花盛开的土地上。老挝人天瑞是“澜沧号”第一批驾驶员中的一位,他与南方电网公司也有着一段不解之缘。2011年,在南方电网公司的资助下,天瑞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留学。在天瑞看来,铁路和电力是支撑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我学习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想在完成学业后为老挝的建设出一份力。”
2016年,天瑞在中国游玩时第一次坐高铁,对高铁的速度和平稳性感到震撼。“我觉得高铁真是太酷了,平稳,速度还超快!”天瑞回忆道。
天瑞通过南方电网公司的奖学金顺利完成学业回到老挝,令他惊喜的是,他很快就听到了中老铁路全面开工的消息。
2021年2月16日,天瑞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老铁路司机培训班的一员。“中老铁路是一条电气化铁路,我在中国留学期间学习到的电力知识派上了用场。”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和培训,天瑞正式成为了中老铁路的驾驶员。“我将行驶在中老铁路上,成为连接老挝与中国的纽带。”天瑞说道。
亲身经历近年来区域合作发展的,还有和天瑞同批来华的老挝学生花木兰。2010年,花木兰受南方电网公司资助进入昆明医科大学就读医学专业本科,2018年又继续在昆明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至今,花木兰已经在昆明度过了十三年。“这是我人生中最美丽、最珍贵、最值得回味的时光。”花木兰在昆明结识了人生伴侣,成了“中国儿媳”。
“得益于南方电网公司的资助,让我们有机会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融入到澜湄区域的发展中。”花木兰说,中国是她点亮梦想的地方。“澜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现在,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学到的知识照亮了我未来的路,将来,我也要为两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花木兰说。
(徐苔林)
在老挝种下“占芭花”
2023年5月31日,老挝博乔省帕乌冬县王利村与哈南村的两所中老友好学校里,孩子们玩着“抢椅子”等趣味游戏,领取小奖品。这场儿童节游园会,由老挝南塔河1号电力公司筹办。
2021年起连续3年,老挝南塔河1号电力公司的员工都与孩子们庆祝儿童节。“我们公司员工并不多,每次捐款大家都很积极,不少返回国内工作的同事也会一起捐款。虽然钱不多,但也是我们一点小小的心意。”老挝南塔河1号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张连耀笑着说。
占芭花,老挝国花,一年四季盛开在老挝街区小巷。老挝南塔河1号电力公司以此命名爱心公益助学活动,这些助学活动如占芭花般,平凡而亲切,微小但持续。
2020年,南网国际公司出资、老挝南塔河1号电力公司建设了两所中老友好学校,服务周边社区,支持老挝的乡村儿童教育。
红色的屋顶、淡黄色的外墙,一排整齐的教室外是挡雨的连廊,两所中老友好学校建筑颇具当地特色。这里地处热带,炎热多雨,建筑设计更讲求排水和通风,大窗户和墙壁上的通风口都有利于散热降温。在中老友好学校建成之前,校舍只是简易的木制框架,藤编板子当墙、铁棚当屋顶,每当下雨,雨滴打在棚上的声音盖过老师讲课的声音。
张连耀介绍,老挝教育部门对学校建筑设计有相关要求,两所中老友好学校都是按照标准建设的。“校舍只有一层,但这尊重当地民居特点,符合教育部门对设计和安全的要求,和学生规模也吻合。”
哈南村中老友好学校是一所中学,学生有住宿的需求,由于缺少厨房和澡堂,学生只能在空地上挖洞烧柴做饭,洗澡更是在简陋的储水桶边。2022年,南网国际公司为学校搭建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学校师生的生活条件。
当暖阳晒在光伏板上,电流驱动水泵将地下水抽到储水装置,踢完球的孩子们涌入澡堂,洗去汗水和疲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这些美好画面在老挝正成为日常。
本报记者 刘文慧 通讯员 王娜 余熠
■ 口述
我在老挝做公益
我叫张嘉宇,是南网云南国际公司的员工。2021年4月被派驻到老挝工作,目前在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担任公共关系经理。
第一次到老挝西维莱小学时,校长带我们参观学校。教室的设施非常老旧,每间教室都有几张破了洞的桌子和摇摇欲坠的板凳,学校屋顶也因年久失修时常漏雨。参观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西维莱小学的校长和我们说,这是学校第一次受到外界捐助,他深表感激。在校长的介绍中得知,虽然每个学生每年的学费仅人民币十几元,但还是有许多家庭负担不起。当时我就决定,后续定要发动身边的人一起帮助他们。
那天,我们和孩子们约定,一定会再来。
从读大学开始,我热衷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外国留学生一起组织短期山区支教,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保护母亲河活动,发起福利院捐助,在法国里昂做体育赛事志愿者和消防急救翻译……因此,当公司组织“希望之光”公益行活动时,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今年1月起,我跟随公司参加“希望之光”公益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在老挝做公益活动。
西维莱小学第二次活动,我们如约而至,为小学修缮房顶,更换课桌椅、电风扇,增补部分教学用具。
每次活动,我都看到有家长来参加。通过老挝同事与老师、家长的交流,我们得知他们都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志愿者的关心,孩子和家长渐渐对桌椅上贴的“小赫兹”产生了好感,对南方电网公司有很好的印象。
老挝的孩子都非常有礼貌,我们将文具递到每个孩子手里时,他们都会双手合十笑着说“阔布宅”(老挝语“谢谢”音译)。做游戏时,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欢快的笑声,让我们觉得筹备的辛苦和路上的坎坷都不算什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希望之光”公益行活动的意义不仅是给孩子们带去物质帮助,更多的意义在于我们与当地人的交流和沟通。点滴“希望之光”带来了民相亲、心相通,我为自己能参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而感到荣幸。
(张嘉宇)
标签:南方电网,一带一路,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