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治理专项工作改造现场,汕头供电局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街码安装情况。潘军 摄
县域强则省域强,县域活则全省活。作为镇长,倪林辉深知电力基础设施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意义。一方面,电线“蜘蛛网”被清理,美化了人居环境,提升了用电质量,能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另一方面,村里的葡萄、番石榴等种植业和镇上的纺织、印染等产业都需要稳定的电力保障,用电质量的提升能促进产业升级。
按照南方电网公司工作部署,近3个月来,广东电网公司在广东汕头开展供电问题集中化治理工作。汕头潮南供电局陇田供电所副所长翁基皇介绍,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东华村通过把表前线延伸到户,完成400多户村民“一户一表”改造;后续工作还将进行,直至全村乃至全镇的电网改造完成。
政企合作推进电网改造
广东的天气,大部分时间都比较热,汕头也不例外。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东华村村民章泽健家里有9台空调,在电网改造前的用电高峰期,时常出现“开几台空调就带不动”的情况。
在传统民俗观念影响下,汕头不少村民都不愿意将电表安装在房屋外墙上。供电员工只能找几户房屋间隙处立一根电杆,安上表箱,把多块电表集中在箱内,各户居民再分别从表箱接线到自家。因此,不少村民家中出现因表后线路过长导致电压过低的现象。“表后接线一般几十米,长的甚至有一百多米,严重影响了电压的稳定。”翁基皇说。
“不只电压低,我都分不清自家是哪根电线,出了问题找都不好找。”章泽健哭笑不得地说。村民自买电线、自行安装,再与通信等其它线路交杂在一起,就“织成了蜘蛛网”,给后续运维带来困难。
所幸,经过供电问题集中化治理工作后,村民现在完全不用担心用电问题了。
经过改造的线路整齐规整,原本的大表箱不见了,电表直接安到各家各户,表后线的长度大幅缩短,不仅解决了低电压问题,也减少了用电损耗。章泽健已经开始期待几个月后的春节,亲戚们到家里来打火锅的热闹场景。
完成这样的改造,对于供电局来说并不简单,其中最大的障碍当属说服村民改变意愿。
供电局与政府一起努力,几乎是逐家逐户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了很多工作,最后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大家经过表决,最终同意电网改造。”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镇长倪林辉说,在完成部分改造后,其他村民看到了用电变化,态度也随之转变,“从不理解到积极支持,要求赶快给自家改造。”
统筹资源提升配网供电质量
实际上,东华村的电网改造工作只是一个试点。今年以来,广东电网公司聚焦农村电网短板弱项,在广东全省范围内开展“整线(成片)提升配网供电质量”标准化治理工作。整线是指整条中压线路,成片即一个村居包含的全部低压台区,治理工作要统筹资源要素,大力解决频繁停电、停电时间长、低电压等用电问题,从根源上提升配网供电质量,让人民群众用上满意电。
《广东电网公司“整线(成片)提升配网供电质量”标准化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整线标准化治理范围为2022年及2023年1—8月频繁停电线路(3次及以上),优先解决5次及以上、60天内3次频繁停电线路;成片标准化治理范围为2022年及2023年1—8月严重供电质量问题台区,以及一般供电质量问题且有客户投诉的台区。
经统计,广东全省整线标准化治理10千伏线路共4884条,成片标准化治理台区共14146个,约占全省中压线路总量的13%,涉及6300个村居。“严重供电质量问题台区就是电压低于180伏的台区。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一定要彻底解决人民群众‘有电用不上、用不好’的问题。”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骆洁艺说。
标准化治理工作分地域在粤东、粤西、粤北分别选取了先行先试单位,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汕头供电局就是粤东地区的试点单位。
《工作方案》目标提出:2025年全部单位均完成标准化治理范围内的存量及增量线路、村居的治理工作;其中,先行先试单位2023年完成标准化问题治理比例不低于20%、2024年不低于50%,其他单位2023年标准化问题排查比例不低于10%,2024年标准化问题排查比例不低于40%。
《工作方案》的思路是:整条线路或一个村居按照“一个技改项目、一个修理项目”或“一个基建项目、一个修理项目”同步立项、建设。“彻底改变在点上‘打游击’的模式,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统筹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广东电网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黄蔚亮说。
专家集中工作模式见成效
统筹资源,包括人、财、物等方面。除了项目立项建设精准投资、保障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的统筹同样极其重要。“我们决定采取把全省专家集中在一起的模式开展工作。”骆洁艺说。
在东华村,专家集中工作的模式取得了突出成效。首先,汕头供电局抽调全市的专家,驻守村里一段时间,对全村电网问题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摸查。在此基础上,广东电网公司再抽调全省专家进行复查。
汕头供电局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成新苗介绍:“省里派驻的专家共3批、约94人次,从问题排查、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到规划设计施工,全环节参与进来。”
成新苗坦言,各地专家提出的一些问题,是“身在此山中”的汕头供电人想不到的。比如,肇庆、清远、韶关等地来的专家,对防雷措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建议相关线路加装避雷器,改善接地电阻,提升防雷水平。“这些措施虽说很简单,却能有效提升安全等级。”
一起工作时,专家间也能“教学相长”。广东电网公司揭阳惠来供电局岐石供电所副所长陈丹耿在汕头待了一周,明显感受到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专家的“厉害之处”。他还记得,有一位专家看上去跟他同龄,对项目文件条款却比自己熟悉得多,“根本不用查资料,完全就是活词典”。
而对于这种新模式,陈丹耿也在实践中有了更深的理解,甚至开始羡慕起作为试点的汕头来。于是,他也在积极为自己所在的惠来争取改造项目,“毕竟,像节假日用电负荷高这类问题具有共性,完全可以复制。”
易复制,恰恰就是一种新工作模式能大范围推广实施的主要条件。
南网报记者 帅泉 何宇瞳 通讯员 朱盈 王彤 黄斯奇 潘军 钟洪镇
标签:供电问题,集中化治理,用上满意电,南方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