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国家能源局将在长三江、珠三角、京津冀鲁、川渝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开展车网互动规范化试点示范,目前国内多地已经开始推广车网互动,我们来了解一下具体的实施情况。
根据最新发布的新政策,安徽省新增和更新了公务用车,将使用新能源汽车。这部分车辆有望率先参与到车网互动当中,充放电每度电价差达到了0.9元。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 董晓天:“目前的这个场景我们是考虑以公用车为主,公用车每天晚上大约7点钟到第二天早上8点钟是不用电的,而恰恰在夏天和冬天两个季节,也是电网比较紧张的时候。我们也就是利用电动车,在晚上7点到12点这个时间,可以和电网进行互动放电,再利用凌晨0点到8点这个低谷时间给公务车充电。”
在浙江杭州的一个小区地下停车场,40套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装置正式上线。充电桩安装了智能物联电表有序充电模组,可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和充电功率的动态调控,车主通过手机扫码预约有序充电的充电电量和出发时间,可享受充电优惠的价格。
在北京,首座车网互动示范站投入商业化运营,新能源车主可以选择在家里充电,在办公时间放电,获取电价收益。
新能源车主:“一般每天正常的工作日,深度参与的情况下,大概能放35度电。我的车的电池容量是65度电,8年15万公里大概也就是400多次循环,可是我电池的放电能力能到1000(至)1500次循环以上,其实相当于我花了很多钱去买了这块电池,但我只是用了40%左右的循环次数。”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储能高级经理 王明才:“目前我们国内电池基本上能够支持到50万公里的续航,我们私家车平均20万公里就足够了。所以还有相当大富余容量,可以去用作双向充放电应用的。”
在江苏无锡,国内规模最大的反向充电试验近日完成。50台新能源车的反向充电功率达到了近2000千瓦,试验历时30分钟,向电网反向放电近1000度,可满足133户居民一天的正常用电。参与此次反向充电响应的车主可获得三倍充电积分奖励,也就是累计3000度电的充电额度。
专家表示,车网互动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各地虽然已进行不少小规模的试点和验证,但大多是根据各自的应用需求确定相应的产品标准,车网互动的模式和实现程度也都不一样。
南瑞集团充电设施技术专家 牛荣义:“目前,国内的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正在加快构建,主要涉及充放电设备和车辆的技术规范,充电过程的安全防护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目前,我们已经对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部分设备也已经在不同场景下进行了试点应用。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可以面向普通的电动汽车用户进行规模化推广。”
标签:多部门,联合出台,车网互动,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