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增动能(图文)

  2025-03-17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大力推进“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统筹推进外送通道建设,积极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注入动能。

国网新疆电力积极推进“沙戈荒”风光火储外送基地项目建设。

奋战戈壁滩 推进“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

  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是新能源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茫茫戈壁,铁塔矗立,将绿色电能输送至大江南北。

  “大约7毫秒!也就一眨眼的工夫,重庆就能用上新疆的电。”国网新疆建设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道,作为国家确定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哈密地区已成为建设新能源基地的优势区域。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新疆哈密伊吾县,“疆电入渝”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新疆段已进入消缺、验收阶段。工程西起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落点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线路全长2290千米,接入配套风电、光伏、光热等新能源1020万千瓦,建成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向重庆市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新能源电力占比将超过50%。

  截至目前,新疆超高压电网共有750千伏变电站31座,线路92条,形成“内供五环网、外送四通道”的主网架格局,助力新疆地区“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和大范围配置消纳,为我国中东部地区发展提供有力的电力支撑。

位于宁夏灵武市白土岗乡的灵州±800千伏换流站

  3月12日,宁夏天都山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现场一片繁忙。该工程是“宁电入湘”±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交流配套、电源送出、网架补强的重要组成,是宁夏首个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物、相变保温材料等智慧节能技术于一体的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

  2011年起,宁夏依靠银东直流、灵绍直流两条电力外送“大动脉”,将宁夏的“风光火”电外送至山东、浙江、上海等18个省份,实现由输火电向输绿电的转变。今年以来,国网宁夏电力紧盯“宁电入湘”直流工程建设任务,加快建设宁电入湘直流线路、中宁换流站接地极工程,有序推进750千伏天都山等4项交流配套工程建设,全力落实“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截至3月10日,宁夏累计外送电量突破8000亿千瓦时,达到8036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1039亿千瓦时,相当于就地转化3.2亿吨标准煤,减排79760万吨二氧化碳,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电从海上来 加快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

  戈壁荒漠崛起“光伏蓝海”,海上“风车林立”转出新动能。公司不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推进海上风电产业升级,助力实现海上风电规模效益整体提升,让“电从海上来”的场景在我国沿海不断涌现。

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建设现场

  近日,在位于福清市江阴产业园的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建设现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员工正在叶片试验车间组织开展筏板基础土方开挖、叶片支墩内部花架安装定位等工作。该基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由陆上检测中心和试验风电场两部分组成,建成后可开展目前世界最大容量风电机组和最长尺寸风机叶片的检测试验,大容量海上风机装备实证研究等,为大规模风电接入情况下的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在浙江台州大陈岛,国网台州供电公司率先探索建设台州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创新应用分频输电方式,避免中远洋海岛电力输送设备投资和运维费用的同时,大幅改善风电经海底电缆送出存在的电能损耗高等情况,让海上风电传输更经济更高效。投运至今,该工程已向陆地输送海上风电1900万千瓦时。

山东鲁北盐碱滩涂千万千瓦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

  坐落于黄海之滨的江苏如东有着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集群,从2002年国家首个风电特许权项目落户当地至今,已建成32座风电场,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483万千瓦,实现“绿电”净输出。为全面提升新能源电量消纳水平,国网如东供电公司打造了“绿色智联”管服平台,覆盖试点供区内1座22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以及110多家企业,汇集地区负荷曲线、新能源发电机组出力、客户碳排放等数据,预测风光发电功率,结合负荷情况,利用储能进行调控,为调度部门提供更合理的调控策略建议,促进新能源电量全额消纳。

国网山东潍坊供电公司员工对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场进行安全用电检查。

  沿着东南海岸线继续向北,近年来,一大批省重大项目在山东沿海地市落户。国网东营供电公司抢抓“双碳”机遇,加快各级电网规划建设,深化“清风暖阳”新能源并网服务行动,有力保障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截至目前,共有13座风电场、装机容量2292.1兆瓦接入东营电网,将清洁、绿色的电能源源不断地送往千家万户。国网烟台供电公司结合地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特点,充分发挥电网枢纽作用,建设电网创新工程,向“新”发力,为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绿色电能支持,加快风电装备全产业联合体建设。该公司通过“一站式”采购,切实降低海上风电项目投资成本,打造国内首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海上风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

绿电送八方 提升新能源消纳外送能力

  戈壁的风、高原的光沿着纵横交错的电网通道输送到千家万户。聚焦新能源高效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公司不断提升跨省跨区输电能力,持续优化并网服务流程,全力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百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500千伏送出工程

  内蒙古是传统能源大区,更是新能源大区、绿色能源大区。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国网蒙东电力员工连日来忙着开展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3标灌注桩基础施工。该工程起于500千伏巴彦杭盖站,止于1000千伏特高压胜利站,新建500千伏线路183.32千米,铁塔437基,是“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工程之一,承担着国家第一批大型风光基地送出使命。工程投产后,将进一步提高锡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通道的清洁电源输电效益,满足新增100万千瓦风电送出需求。

  2024年末,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正式签署沙戈荒大基地外送支撑工程合作备忘录,内蒙古特高压大发展掀开新的一页。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简化和加快电网工程审批手续两项文件,提升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工作质效。国网蒙东电力全力服务“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开发,大力推行机械化施工,全面应用深基坑一体化装置、旋挖钻机、智能牵张等工法,安全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

国网青海海西供电公司员工上门为新能源企业排查设备隐患。

  3月11日,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海西调控)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国家能源集团大柴旦300兆瓦风电场开展并网前专业技术指导,协助新能源企业排查设备隐患,确保场站安全平稳并网运行。“从提交并网申请到实现发电,仅用了6天时间。”绿发集团(海西格尔木)新能源有限公司330千伏曙光变电站负责人对贯穿并网前期、验收过程、并网后技术支持的“1+N”链条式服务赞不绝口。

  海西州是“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的主战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创新“1+N”链条式服务模式,编制《新能源服务一本通》,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全流程、高效能服务,2024年服务海西地区16座新能源场站成功并网,装机容量近6740兆瓦。2024年,国网青海电力持续加快电网规划建设,投产750千伏红旗、丁字口输变电等一批电网重点工程,2024年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超1183万千瓦,其中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大基地并网超480万千瓦。截至2025年2月底,青海新能源装机规模超5100万千瓦。

  “并网过程中我们遇到的许多专业问题,都在电网专家的指导下得到了圆满解决。启动并网的数周之前,省调就提前组织线上宣贯,给予我们专业指导和培训。”华能雄关光伏电站站长贾哲说。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应用“一站式”新能源线上并网服务平台,将资料确认时间由1个月压减至5至10个工作日,提升工作效率70%以上;编制印发《甘肃电网新能源场站并网条件确认管理办法》,明确并网条件确认要求和责任部门,持续优化完善并网服务管理体系。2024年,该公司累计服务各类新能源并网容量1258万千瓦,其中大基地项目590万千瓦,全力服务“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省内各批次新能源发电项目高效并网。

  向“绿”而行,向“新”发力。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国家电网公司多措并举,服务保障新能源“建得好、送得出、用得畅”,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来源:国家电网

标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增动能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1369102267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