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县域内少数企业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面对目前的经济形式,如何加强供电企业电费管理,防范欠费经营风险,是摆在电网企业面前迫切而重要的问题。
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销售的最终环节,为加强电费回收过程管理与考核,保障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县级供电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抄、核、收的管理力度,强化优质服务等方面,做好电费回收工作,预防电费经营风险。
一、完善电费风险防范与管理的机制
(一)加强电费资金账户的管理
当前,少数县级供电企业属供电所均在当地乡镇金融机构开设账户,实行手工记账管理,企业无法对电费安全性实施监管。县级供电企业要改变这种传统电费管理模式,对各基层供电所开设电费专用账户,当日电费必须全额交纳到该指定的账户,并于当月固定工作日交纳到公司指定的电费专用账户,这种电费集中管理模式使资金得到及时归集和上缴,资金安全得到大幅提升,企业财务费用成本也大幅压缩。
(二)加强用户欠费预警机制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电费回收管理,减少电费呆、坏账的发生,有效降低和化解电费回收风险。县级供电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电费预警工作机制, 对电费管理各环节和各种状态下的风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识别、反馈,针对风险信号制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具体工作方法是:
一是明确部门职责。明确电费回收预警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用户电费回收预警工作;监督和考核各营销执行机构电费回收预警工作质量;
二是依法治企。企业法律事物或委托的法律事务部门负责本企业与电费回收预警工作有关法律事务的处理; 对预警用户提出相应的法律措施及建议;协助电费回收主体部门办理有关证据收集、用户资质情况调查等工作;
三是各负其责。企业的财务部门要通力协助电费回收部门做好电费清理回收工作,负责实收电费的入账、核算工作,在电费清收过程中,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负责安排好相关机构或人员的劳务和诉讼费用;
四是重点明晰。各供电所是各自辖区用户电费回收预警工作的直接责任部门,负责落实电费回收预警工作的日常管理;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价机制,按月形成各自辖区用户的预警分析报告,对本细则要求的预警对象,及时发出预警;
五是强化管理。各供电所营抄班(电费抄核收)工作人员应认真负责,时刻注意用电客户的用电动态,根据用户用电业务变更情况、电量电费波动情况、抄表、催费等现场掌握的用户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运行情况,按月对两部制、力率调整电费用户进行风险评价和预警分析,形成书面预警分析报告;
六是主题清晰。预警对象主要有:企业房屋、设备被法院全部或部分封存,以及银行帐户被冻结的用户;有倒闭、破产可能的用户;企业承包、租赁期即将到期有逃避迹象的用户;连续二次及以上拖欠电费被实施停电措施者的用户;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电价政策调整影响较大的行业用户;有关、停、并、转迹象的用户;电量、电费突减30%及以上的用户;抄表、催费等现场了解、掌握的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的用户;
七是考核严格。根据用电人电费回收率、欠费额度等情况将预警机制划分为绿色、黄色、红色不同等级,并分别根据相应预警等级提前制定对应预警预案。
二、加强抄核收管理是确保电费回收工作的关键
(一)加强抄核收管理,优化抄核收流程
县级供电企业要根据公司系统上级抄核收相关管理办法,制定了企业的抄核收管理办法、抄核收工作标准,优化抄核收工作流程,缩短抄核收工期,提高抄核收工作效率,加快电费资金及时回收。同时,要结合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工作的开展,按照“建管分离”、“营配分离”、“抄、管、收三分离”的原则,设置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模式,制定相应考核办法,确保电费回收。
(二)加强《供用电合同》管理,做好分期结算和电费预缴等用户电费回收工作。
在当前经济条件下,部分高能耗、农排用电和小企业等用户,可能存在一定交费风险,为防范潜在电费资金风险,推广分期结算电费和预存电费动态结算方式相结合,同时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在合同管理中,明确分期交款时间、额度、方式,同时要严格按照合同来执行。供用电合同是关于供、用电双方主体资格、电费电价、交费方式等权利义务约定的一种协议,做好供用电合同签订和日常管理对于预防电费风险、确保电费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各地县级供电企业要成立供用电合同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企业供用电合同的签订及相关问题的协调处理工作。
二是明确企业供用电合同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营业区域供用电合同的签订及日常管理工作及相关供用电协议的起草、谈判、签订,并做好相关法规宣传、贯彻和员工培训等工作。
三是各供电所具体承办所辖范围内的低压供用电合同(协议)的签订工作。
四是在签订供用电合同及相关协议前,应详细了解对方的主题资格、资信情况、履约能力,对方情况不明的应要求提供担保。供用电合同必须由双方的法人代表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电力客户在签订供用电合同时,必须出示法定代表人及其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原件,并将原件复印件和授权委托书交给供电企业作为供用电合同的附件保存。
五是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电费交纳方式,与约定分期支付的用户,确定每月抄表次数、抄表例日、交费例日;与约定提前预缴电费的用户,约定预缴数额,截至交费结算时间按用电人预缴额度实行动态结算;
六是针对临时用电客户,按照物价部门关于收取临时接电费的相关文件,收取相应费用,并在合同中约定合同期限,以及超期限费用扣减方法,确保临时用电客户及时、按期交纳电费。
(三)严格电费回收管理考核,保证电费回收颗粒归仓。
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销售的最后一环,为加强电费回收过程管理,保障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在企业内部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县级供电企业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电费回收管理与考核办法》,明确了职责与电费回收分类管理流程,通过严考核、重奖惩,确保县级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颗粒归仓。
一是明确监察、财务、营销等部门为电费回收过程管理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部门。各营销执行机构负责按公司有关规定规范电费回收过程管理,对公司负责;
营销部门要负责专变客户预存电费谈判和协议的签定,负责年度陈欠电费、尾欠电费、当年发生电费考核指标的下达和回收实绩的考核工作,负责督促、协助营销执行机构依法追收欠费;
财务部门要负责专变客户预存电费帐户及各营业执行机构电费帐户的设立和管理,负责专变预存电费收取与退还,负责各供电所电费帐务的管理,负责帐销案存电费的过程管理;
监察部门要负责电费回收过程管理的效能监察工作,按规定对营销执行机构电费回收过程进行监察审计;
二是电费回收管理按实际发生的性质分为:专变客户的预存电费管理、不满1千伏客户预存电费管理、帐销案存电费的过程管理及纳入考核的陈欠电费、尾欠电费和当年发生电费回收的管理;
三是制定考核标准、明确考核对象和奖惩办法保证各项制度落实。
三、加强新技术的运用,防范电费管理风险
近两年,金融危机给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带来的影响日渐显现。为防止电费不能及时回收及呆坏账发生,县级供电企业要深化新技术的运用,积极防范电费回收风险。
“用电管理系统”是加强电费回收,防范电费风险的有效方法。县级供电企业要结合新老用户的特点,本着客户自愿、自主选择的原则加强安装该系统。
一是县级供电企业要制定系统建设的原则、规划审定、统筹协调等工作,确保新技术运用的深入开展。
二是明确部门作为实施购电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的制度,监督制度执行,指导业务单位开展工作。
三是营销部门负责高压客户购电协议的签订,受理客户购电申请,购电量确定,客户购电(电子)传单的传递。
四是负荷管理室是实施购电管理的执行单位,负责负荷管理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根据协议对负荷管理系统进行档案设置;根据基层供电所传单设置购电量;根据客户购电及用电情况实施停限电。
五是安装该系统的用户主要包括,除矿山、医院等重要客户外的新增高压用户,以及当年出现两次以上欠费;被金融机构列入“高风险贷款客户名单”;企业承包、租赁期瞒且有逃避迹象;在司法部门有不良经济案件记录;在用电过程中,违反供用电合同中条款,有违约用电或窃电行为;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或有可能改制、倒闭、破产;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可能发生电费风险的其他情况,经营销部批准可执行预购电管理的用户。
四、强化优质服务,确保电费回收
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时刻以向广大客户提供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电力服务为指导方针,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力,获得持续的发展。因此县级供电企业要采取多种方法,保证为客户做到优质服务,同时又确保电费回收。
一是优化供电营业厅建设,实施电费坐收。同时,在人口稠密,但交通不便乡镇村设立坐收点方便客户交费等方式确保电费回收;
二是因地制宜,方便客户。对山区、江心洲等地区客户采取pos机空中冲值,开通电费空中充值管理系统,实行100%在线收费;
三是尊重民风民俗。针对各地区域特点和浓郁的风土习俗,各营业窗口针对客户的生产生活习惯,推出亲情服务、特色服务等品牌,在每月的交费期,实行无周休、无午休营业制度,坚持准点上班,满点下班,以方便客户利用赶集机会顺便交费、办理各类用电业务。
县级供电企业在电费风险防范与管理上,要通过用电现场管理系统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严格供用电合同和抄核收工作的管理、电费预警机制的建立等多种措施的落实,务必实现电费回收率达100%的目标。
标签:电费风险防范,电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