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萧山供电局原来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后台机由于设备限制而造成异地备份不完善,然后讲述了通过对系统在软件和硬件上作了升级,使后台机支持U盘即插即用,从而使综自站真正做到运行程序的实时备份,极大地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 异地备份 USB
1.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异地备份现状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和优质。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利用综合自动化设备的变电站开始大量应用,由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后台机和远动装置都是采用工控机方式,一切功能都依托于程序来实现,所以备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局原来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数据备份是在基建工程完工投产前把各类数据备份在后台机的数据备份物理分区中并标明日期,再把其他硬盘设置成从盘后挂在计算机上拷贝出来,带回单位再做一个备份在专用的备份机上。但这个方法过程比较复杂繁琐,而且容易损坏或误碰后台机上的其他硬件,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计算机崩溃,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所以在平时处理缺陷或正常的投运新线路工作中,假如要更改某些信号(数据类型、变比、描述等),那更改以后我们把数据备份在监控后台的数据备份物理分区中并标明更改日期,而不再做投产时那繁琐的拷贝过程。不做异地备份的原因如下:①后台机是运行设备,检修人员只能对当天工作间隔做相应修改而不能超出范围去把整个监控后台停下来;②这种拷贝方式要打开工控机机箱进行操作,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存在很大的威胁,所以厂家人员不建议使用。
这样的结果是在单位的备份机上只留下一份投产时所做的数据备份,而变电站在长期的运行中是会经常有一些改动的,只有在变电站的后台机上才有最新的备份,但这是不保险的,因为监控后台是不间断运行的设备,如果出现硬盘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突然损坏(包括整个硬盘损坏或某些磁道损坏)使得数据备份区中的数据不能恢复,而这时备份机中却没有实时的备份数据那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将是很大的威胁,要恢复后台实时监控系统的过程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我们对于这点是有切肤之痛的,在04年10月,我们一个110kV鸿达变后台机死机,原因为硬盘损坏。由于硬盘内数据无法读取,单位内又没有鸿达变的最新数据备份,给该缺陷的处理带来很大麻烦,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2.异地备份几种方式的取舍
这次事件后,我们考虑了不少种方法来实现数据参数的异地备份,但都碰到了问题。
A.首先我们考虑用软盘,但这并不可行,因为首先需要备份的文件容量较大,一般有90M左右,经过压缩还有20M左右,用软盘是不实际的,而且就算可以用软盘,我们知道软盘和软驱是很容易损坏的,所以这个方案被摒弃了。
B.其次我们考虑用数据从盘的方式,就相当于在投产是所做的备份工作一样,但要打开机箱连上另一块硬盘,备份完了再取下,这样的工作本身就对设备有影响,对安全是有威胁的,而且对于一个变电站来说,改动数据库都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更何况我们一共有20来个综合自动化站,所以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C.然后我们开始想到用U盘,U盘作为一种近几年来飞速发展的移动存储器,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即插即用,存储容量大,对于我们在站内作备份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但也有一个问题,我们许多综合自动化站特别是早期的变电站,采用的都是WindowsNT系统,不支持USB即插即用,而且也都不具备USB口,所以要靠U盘来备份也是存在困难的。
对比这三种方式,我们感觉到,第一和第二种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但对于用U盘的模式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为此,我们咨询了厂家,和他们讨论了是否可以用Windows2000系统代替WindowsNT系统,同时没有USB插口的工控机是否可以增加USB口,这样的工作是否安全可靠,对系统运行会不会造成影响,厂家给了我们确定的答复,看来我们的想法是有望实现的。
3.实施过程及问题
既然决定要用U盘来实现异地备份,我们就开始付诸实施。05年5到7月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我们在所辖供电区域内的需要改造的15个变电站进行了后台及远动的升级工作,具体的实施过程为:
首先,我们将后台机的WindowsNT系统换成了Windows2000系统,程序基本上不用作修改,只是在某些显示上会有些不同,如一次接线图界面上的字体等需要作些改动,另外象网卡等设备也需要重新安装一下驱动程序;
其次,在没有USB口的工控机中加装USB卡。一般主板上都有USB的插孔,没有USB口只是因为没有加装USB卡,所以我们就加了一块USB卡,安装在机箱后部,外面有2个U盘插口,里面有连线与主板上的USB插孔连接,保证只要后台机启动,USB插口即可用。
在解决了后台机需要使用U盘的问题后,我们再来考虑远动用的工控机,远动工控机与后台机有些区别,所以也需要我们来区别对待:其一,远动工控机是双机互备的,两台机器运行的程序完成相同,所以一般同时损坏的可能性很小,其中一台就是另一台的备份;其二,远动机的备份文件容量小,可以用软盘来进行备份,虽然软盘比较容易损坏,但还是可以带回来作备份的,而软驱有损坏的话我们一般都会及时进行更换;其三,远动机是采用DOS操作系统的,一般不支持U盘,而且就算插入了U盘,也不能找到;尽管有上述三方面的原因,但我们既然在对后台进行改造,所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我们还是对远动工控机进行了改造,加装了USB插口。为了能使远动工控机找到U盘,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用U盘启动,这样需在CMOS设置中改为USB-ZIP为第一启动条件,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主板都能进行这一设置,所以对这些主板不支持的变电站的远动工控机便没有进行改造,大概占了所有站的三分之二。
改造工作结束后,基本上所有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后台机均可以使用U盘作为存储工具,这样每次对系统参数有改动后都能及时进行备份,从而大大加快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速度,增强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的。因为对于计算机来说,病毒是致命的,所以现在要使用U盘来存取文件的话,防病毒也是首要的一件大事,否则如果在使用U盘的过程中使后台系统感染了病毒的话,就有违我们为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初衷,因此我们们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来保障工作的安全性,以免好事变成坏事。我们对备份用的U盘实行专盘专用,并由专人保管,每次使用前后均要进行杀毒处理,有工作任务需要用到U盘时要签名领取,工作结束后立即交回;同时单位内用于变电站数据备份的电脑不作其他的用途,单机运行,不与外界联网,定期进行杀毒。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安全可靠。
4.未来展望
在U盘作为存储工具实现以后,我们感到在往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不过,学无止境,我们也永远不可能说我们所做的已经万无一失,目前我们又有的新的打算,因为我们大量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后台机是长期运行的,其操作系统极易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有某些重要文件损坏而造成系统崩溃,再次重新安装的操作系统往往已经不同于投产时安装的系统,而这时显然不可能进行全站信号的核对,虽然厂家认为系统的更新不会影响程序的运行,但我们总会有不踏实的感觉,因此如果我们现在在新站投产后便对系统盘制作一个镜像文件,这样哪怕以后系统损坏后也只要利用该镜像文件便可恢复到投产时的样子,然后拷入最新的数据库文件就可恢复后台机的正常运行,真正做到全盘恢复。该方案即将实施,在实施后将对后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再次提供极大的保障,而安全运行是我们电力系统永恒的主题,我们作为电力工作者,必将不懈的为之奋斗!
参考文献
1.计算机世界杂志
2.电脑报
3.北京四方CSC2000后台系统说明书
(浙江萧山供电局调度所 华赟 戚伟)
标签:异地备份,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