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西定南县多条配电线路频繁跳闸,给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为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应从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上入手,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工作方案,才能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
一、技术措施
1. 采用高度可靠的发、供电设备,做好发、供电设备的维护运行工作。
2. 提高供电线路的可靠性,对系统中重要线路采用双回线。目前农电配网中,架设双回线的还比较少,双回线路供电,输送能力大,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很高。
3. 选择合理的电力系统结构和接线。
4. 选择合理的运行方式。
5. 建立配电网络自动化:选择合理的与本地相适应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配网自动化在实施一整套监控措施的同时,加强对电网是实时状态、设备、开关动作次数、负荷情况,潮流动向等数据进行采集,实施网络管理,拟定优化方案,提高供电可靠性。
6. 主干线增设线路开关,架设分支,把分支线路故障停电范围限制在支线范围内,减少停电范围。
7. 在人口较集中、树线矛盾突出的地方采用架空绝缘线或地下电缆敷设。
8. 中性点接地和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
9. 随着电缆广泛采用,对地容性电流越来越高,中性点运行方式的改变和配套技术的应用,是改善系统过电压对设备的危害、减少绝缘设备破坏造成的事故,增强溃线自动化对单项接地故障的判别能力的重要手段。
10. 增大导线截面,提线路输送容量。
11. 增设10千伏开闭所,增加10千伏出线回路数,缩短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
12. 增设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提高各站负荷的转供能力。
13. 开展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时间,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推行带电作业,在10千伏线路上使用安装方便,运行可靠的AMP线夹,与配套的AMP带电作业工具配合进行带电作业,可减少检修停电时间。
二、管理措施
1. 加强检修计划管理,推行一条龙检修。
2. 在检修管理的工作中,将可靠性管理与生产计划管理紧密结合,安排每项检修时,各单位配合工作,合理高效利用停电时间,杜绝重复停电。
3. 推广新产品,提高配网装备水平。大力推广采用免维修,免维护设备,如SF6开关,真空开关等。
4. 提高业务人员技术水平,杜绝各种可能的人为误操作。
5. 利用配网自动化手段进行故障管理。
6. 推广配电网综合自动化系统,故障处理可以自动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故障检测、定位、故障点隔离、网络重构以及恢复供电。首先利用故障信息的采集处理功能,对不同故障点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并结合一次性系统进故障隔离,通过遥控完成恢复供电,能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故障处理,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供电。
7. 加强配电设备和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
8. 严格按照规定对电气设备,电力线路进巡视、维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开展特巡、夜巡,减少事故隐患,消除事故萌芽,确保配电设备、输电线的正常运行。
9. 加快农电管理步伐,制定与当前形式相匹配的农电企业现代管理模式。
从管理、技术、科技思维以及电力营销上,都要加强配电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为供电可靠性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
标签:配电网,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