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汇编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山丹县电力公司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纪实

  2010-01-07

广泛应用新技术、新设备 

努力建设统一坚强的智能配网

——山丹县电力公司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纪实

­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对于全面提高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安全、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对于推动公司创新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此,山丹县电力公司紧紧围绕国网公司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建设坚强的智能化配网,实现配网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

近年来,山丹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借助农网大规模改造的有利时机,以建设数字化配网、信息化管理为支撑,遵循“结构紧凑型、设备无油化、控制智能化、节约环保型”的原则,大力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信息化步伐全面加快,配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建设智能电网,科学规划先行”,多年来,在省、市公司的关心和帮助下,公司按照“一强三优”电网发展战略,从农网改造及自身发展入手,充分发挥科技进步重要支撑作用,大力推进电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辖域电网设备装备技术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网架结构更加合理,企业管理和服务更加完善,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企业效益,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立足电网现状,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电网

山丹电网初步形成于80年代,进入90年代末,电网布局不合理、设施陈旧、供电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为利用有限的农网资金解决电网实际问题,公司以解决供电难题为出发点,完成了农村供电网络布局和电网延伸的初期规划。由于受地域、时间、经验限制,在2004年诸多的问题又重复出现,经过分析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变电站自动化水平低、主变可控手段有限、充油设备故障率和维护费用偏高,降低了变电中枢环节的管理水平;二是配网设施配置水平偏低、无功补偿安装点不合理、电能质量检测手段有限,影响了可靠供电和经济运行;三是用户管理和服务方式简单,未能有效发挥用电服务效果。

至此,公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取经模式,先后派专业人员到沿海发达地区学习取经,对一些疑难问题请省市公司专家把脉下药。于2004年确定了依托科技兴电、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修订了山丹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通过近几年来的实施,企业管理水平、电网装备水平逐步实现优态发展,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升。

二、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配网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自2005年以来,在省市公司统一部署下,公司以创建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为契机,将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于配网改造与建设中,从而不断提高了电网的智能化程度。

--自动化方面:

一是利用农网资金,积极实施变电站无油化和主变有载改造,10千伏及以上开关、CT、PT均实现无油化,主变实现有载调压。同时积极自筹资金,成立集控中心,进行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变电站实现远程监控、无人值班。

二是自筹资金配置全自动电能校验仪、现场电能校验仪、互感器校验仪等设施,完善了电能计量系统管理。

三是组建安全工器具实验室,配置绝缘工器具实验仪、拉力试验仪、冲击试验仪等设施,实现了安全工器具的有效检测管理。

四是成功投运线路和设备PDA移动巡视系统、红外线测温仪等巡检设备,避免传统的人工巡线方式管理的问题,减少人工录入工作量,提高信息录入质量,同时监督巡视人员到位情况,保障安全,提高效益。

五是为减轻各级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更好保障山丹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公司结合实际自筹资金开发投运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投运,让管理人员全面、及时了解全网的生产状况,给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服务,为公司生产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功能完善、稳定可靠的应用平台。

六是广泛推广应用了10千伏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利用变压器自带的有载调容智能控制器自动检测,适时判断用户负荷大小,并通过有载调容开关,在变压器不断电的状态下进行自动切换,从而实现对运行过程中变压器容量大小的自动调节,使有载调容变压器在始终满足负荷需求的情况下以经济方式运行。

七是根据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建设原则,在拉动内需工程建设中应用35千伏紧凑型变电站技术,积极推动新农村变电站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在电气化试点村建设中应用集成化封闭式开闭所,实现10千伏配电线路分段、各分支线路控制等功能,解决高压变电所中配电出线开关柜数量不足、出线走廊受限,相同路径的电缆条数过多等问题。

--数字化方面:

一是在建设专用数字微波通道的基础上,与电信公司合作,采取租用光纤通道的方式,实现调度通讯双通道互为备用通讯模式,实现了可靠调度。

二是整合了公司信息系统。将营销、办公自动化、生产管理、物资管理、档案管理、车辆管理、95598服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统一整合到一个平台运行,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利用电信宽带网络资源,由电信搭建全球眼数字图像平台,对公司本部及各变电站进行监控,7座35千伏变电所和1座10千伏开关站全部实现了无人值守。并依托这一平台,建成了网络视频培训系统,在主会场配置视频会议终端设备,实现了主会场与各供电所分会场的互联,大大降低了职工培训成本。

四是在2008年初步试点城区远程集抄试点以来,依次推广实施了GPRS远程抄表、双向垮台区远程抄表、大用户负荷终端等系统工程,初步解决了人为估抄、漏超、错抄等现象,提高了需求侧管理水平,使其变得及时、准确、有效在线检测客户用电数据,实现了有序供电。同时减轻了职工的工作量,拓展了服务区域和服务内容,建立了全方位、高效率、规范化的服务管理体系,加快了服务节奏、简化了工作流程,极大的方便广大电力客户。

五是为实现机井用户的有效控制,公司逐步推广实施安装CPU卡电表,改造控制设备,实现电费电量的有效控制。并在供电所安装预付费软件系统及刷卡器,实现营销控制。

六是对营销MIS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按照不同岗位、不同权限实施统一管理。采用流程化手段,通过公司制定的各项业务流程,建立合理的处理机制,保证公司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对客户的服务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使每个客户的服务要求在公司内部处理的过程中实现可控、可查、可追溯,使公司营销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信息化方面:

一是为全面提升公司自动化程度,降低光缆投资成本过大,通讯通道不畅现状,建立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系统,公司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县调自动化升级改造,全面依托专用数字微波和value="3" UnitName="g">3G技术,建立了县调系统后备通讯通道,同时依托GPRS无线通道,建立了配网自动化后台系统,制约自动化的通道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二是在20个大用户、55个变台安装负荷终端,安装用户负荷主站系统,远程监控大用户及重要用户用电情况。

三是积极采用先进的收费方式,在各供电所、客服中心安装收费POS机12台,方便了客户交费,规避了资金风险。

四是在所辖的东乐乡成功投运配电网跨台区双向通信远程集抄系统,实现了东乐乡142个专变、52个公变、3520户照明、350户动力远程集抄,实现了用电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及远程控制等,公司营销管理和电网自动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五是在机井用户端更换CPU卡电表850只,改造控制设备,实现电费电量的有效控制,并在供电所安装预付费软件系统及刷卡器,彻底解决了电费收缴难的问题。

六是公司各35千伏变电站安装投运微机防误闭锁操作系统。微机防误闭操作包括防误闭锁与操作票专家,具有防误闭锁和倒闸操作票智能生成功能,该系统投用后,能强制运行人员按照既定的安全操作程序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实现“五防”操作要求。同时在开操作票方面更规范、准确、快速,同时也杜绝了误操作现象的发生。

七是全面应用农网线损一体化在线分析与管理系统,通过强大的专业在线综合分析来判定网络结构的变化、线路经济运行、无功优化等因素对线损的影响程度,可以对农村电网进行电网结构分析、电网经济技术分析、电网经济运行分析、电力营销与线损分析、线损管理模式分析、线损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经过一年的应用,公司高低压综合线损率同比下降0.85个百分点,节约电量186万千瓦时,增加效益90万元,取得了良了的经济效益。

八是投资283万元成功对县调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应用GPRS技术,建成数字微波通道,并应用GPRS技术作为补充,实现电网配调一体化,双通道通讯模式,提高远程控制可靠性和监测精度,切实提高“三率”管理水平。

三、积极实施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试点,以科技手段推进新型农网建设

2009年5月,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网科技进步工作的意见》(农技【2009】8号),保证2009年科技项目“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推广应用研究”工作按计划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以科技手段推动新型农网建设,确定山丹公司为甘肃省电力公司试点单位,试点推广8项新技术、新设备。

一是芦堡、十里堡、清泉三个行政村通过C2类典型供电模式工程的建设和整改,供电质量和供电安全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是根据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建设原则,新墩35千伏变电站小型化变电站,变电容量6300千伏安,10千伏出线四回,供电可靠性、供电灵活性显著改善。推动新农村变电站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

三是在城区主线和联络点安装智能开关11台,分支安装10千伏永磁柱上真空开关10台,可有效承载分、合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实现了城区配网的可控管理。

四是在配电线路试点安装10千伏无功自动补偿装置10台、调压器1台,低压台区安装0.4千伏无功自动补偿装置6台,将进一步改善电能质量,促进电压稳定,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大大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五是在现有的县调自动化系统、营销系统的基础上,创建农网一体化线损在线分析与管理系统。通过数据接口,可以从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营销系统等自动化系统中获取相应的运行和电量数据,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以先进的算法保证了计算结果的精度,为决策层提供科学、详实的理论依据,为降损节能提供解决方案。

六是开发应用无功优化及管理系统, 将高、中、低配电网无功优化统一于一个平台,集电压无功运行现状分析、补偿设备补偿效益分析、无功补偿规划和电压无功管理于一体,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达到节能降损的目的。系统的应用实现了规划阶段无功补偿容量及布点的优化分析,运行阶段基于现有无功补偿设备的优化配置分析,为无功优化规划方案和无功在线优化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七是在城区线路安装10千伏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5台,有效解决了公用台区随季节性负荷波动无法及时调整的问题。

八是在城关分公司建设基于WSN通信技术的集中抄表系统,实现3000户用户远程集抄,完善用户的抄表管理,实现全覆盖、全预付费、全采集的目的。

在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路上,山丹县电力公司不遗余力,细化了农网管理手段,提高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加强了需求侧的管理,有效改善了电能质量,降低了线损,为创建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先进县供电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山丹,新技术,新设备,纪实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