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汇编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对农网改造的几点建议

  2010-08-09

摘要:通过天富农电公司一期农网改造工程运行的经验,阐述了农网改造积极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造的建议。以供读者在今后的网改中借鉴。

关键词:农网改造;存在问题;建议

农八师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于1999年7月开工,完成总投资4.87亿元,2002年12月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然而,时至今日已过去了8年,笔者做为一名农网生产管理者,对这几年农网运行的情况,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结硕果

农八师做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大的一个师部,农网管辖13个农牧团场的工业、农业、生活用电。截止2009年末全区共有用户14万户。通过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农网改造”),呈现出了“理顺电管体制,改造电力设施,增加农村用电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新局面。

(1)理顺了供电管理体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区的供电体制在农网改造之前属于各团电管站供电供。经过“农网改造”,理顺了供电管理体制,对各团场电管站进行人员和资产的收编,并成立了农电公司。

(2)改造了电力设施。农网改造中加大了对农村供电设备改造资金的投入,淘汰了陈旧高耗的配电变压器设备,更换了非标准杆线,合理配置了变压器台区,缩短了低压供电半径。农村电网发生了“线路由细变粗,变压器由小变大,台区由少变多”的变化。“农网改造”新建台区560个,改造台区2165个;新建10KV线路2256千米,改造10KV线路1032千米;新建380V线路1838千米,新建220V线路546千米.

(3)增加了农村用电量。由于“农网改造”后全面实现了“三到户”、“四统一”(三到户即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四统一即统一电价、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发票)的用电管理模式,改变了过去电费结算到各农牧团场,电价标准参差不齐,有的村照明电价高达1.80元—2.00元/千瓦时的现状,增大了广大农民的负担。2000年全区农村用电总量分别为2.11亿千瓦小时、2009年末全区农村用电总量分别为10.996亿千瓦小时、建设初期与近期相比,用电量9年增长了521%,平均每年递增104.2%.

二、农网改造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网改造”虽然硕果累累,但现在看来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当前的,也有历史的。

(1)电网改造存在改造不彻底的问题。一是由于资金不足,旧线、旧杆续用普遍。二是由于过去供电管理体制问题,改造工程存在“死角”。一些当时未收编的区域和未将产权移交的单位,都未列入农网改造计划中,给现在的运行维护带来了诸多的不变。  

(2)改造后的电网远远滞后与负荷的发展。近几年农牧团场改革和政策带来的变化、农业灌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原来的河水灌溉农作物逐步淘汰,现改为机井灌溉和河水滴灌,新增加了机电设备,使负荷迅猛增加。一是从设备主体上:原先的变电所的设计容量不能满足负荷的发展(主变容量、出线柜的数量、开关的容量等)、配网线路的线径不能满足负荷的发展、配变容量不能满足负荷的发展。二是从网架结构上:原先的农牧团场供电主要已35KV为主网,10KV线路为配网。随着这几年荒地的大量开发,机井的不断增加,而所开发的土地都在原供电所设计供电半径以外(最远的可达35KM),负荷增长还比较大,造成末端电压较低,线损增大,甚至在负荷高峰期烧毁用户设备的现象。

(3)原先选用的材料不能适应今后的发展。在农网改造时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在选择一些材料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团镇区原先大多数导线选择裸线,随着镇区绿化、小城镇的发展树线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整个电网从安全性上、供电可靠性来讲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低压总进线、进户线线多为黑皮线,运行一阶段后出现绝缘层剥落,老化。低压计量箱选用铁皮表箱经过长期运行后,多数表箱已经锈蚀严重。在运行当中,还要考虑表箱接地体的维护工作。表计多采用长寿命机械式表,本区的特点用户较为分散,要在同一时间抄表,就必须增加人员数量。

三、今后农网建设的几点建议

笔者总结第一次网改的经验,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对今后的网改工作提出几点建议:既然是改造,就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电网的现实与长远发展问题,使两个方面做到互相兼顾有机结合,做好电网发展规划建设改造的基础工作。把解决目前农电网基础脆弱、供电容量不足、卡脖子线路、压降损失大问题与提高电网技术水平,实施电网自动化、信息化,改变计量与电费预收系统,减少电费收缴风险,为电网的智能化奠定基础。下面是笔者对电网建设改造规划发展的具体思路:

(1)、规划建设改造各团场镇区农电网和农业生产灌溉区的配电网,补强农电网的输供电能力,改善供电质量,提高可靠性。团部镇区电网的建设改造,结合城镇化和工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按照城网改造的技术导则,实现环网供电开环运行,重要的低压用户实现备自投,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逐步实现配网自动化、电网地理信息化,向智能化电网方向发展。

(2)、对现有的负荷重、供电半径大的10KV线路进行梳理规划改造,仍然不能满足供电需求的,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35KV变电站的布点,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对于负荷小、电能质量差,建设35KV变电所投资与收益不成正比的特殊供电区域,可采用自耦升压变压器用于改善供电电压质量。

(3)、团部镇区的10KV供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采用绝缘化改造,其它区域在地物复杂、树障影响严重的区段酌情考虑进行绝缘化改造。

(4)、团部镇区的低压配电网改造尽量考虑采取箱式配变集中供电,箱变规划配置一大一小两台变压器,可根据负荷大小的需求变化灵活调整配变运行方式,以降低损耗。

(5)、对迂回供电的线路进行梳理规划改造,新建主干供电线路,将线路通过区的分支线调整改造后改接到主干线路上,以提高供电能力,降低线损和改善供电质量。

(6)、在表计计量方面,对于农业井灌、工业生产等独立用户,实现预付费电表管理。对团部、镇区的新建规划居民小区用户和规划的小康连队,实现用户远方集中抄表和在线监测、远方停复电控制功能。

(7)、对于长分支、大容量的分支供电线路,规划配至真空断路器。对大容量配变台区和高低压配电网上装设在线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实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变损的自控化功能。

笔者做为一名农网生产管理者,针对本地区农网改造工程,对其在本地区产生的积极作用、不足方面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并通过这几年的运行经验对今后的网改工作从技术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广大读者从中可以借鉴。

标签:农网改造,建议,天富农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