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汇编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浅析农变易发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2010-10-18

农村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多数属于降压变压器的范畴,其维护相对简单。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科技的发展,供电部门对农变的管理和维护越来越完善。但也许是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及人员素质的原因,部分农村的供电变压器老是出现烧坏的现象。为此,笔者针对近几年来农村供电变压器损坏实例进行了粗浅分析,现一一道出,以便于农电工作战线的同仁参考。

一、 地理位置的原因

搞农电工作的人都知道,农村的供电变压器的安装位置有三大要求:1、尽量选择在村子的中央,便于负荷调整,同时也便于运行维护。2、要满足所安装的农变供电半径在0.5公里之内。3、要确保供电线路和输电线路距地面的安全距离。这三个条件对平原地区的村子来说没有问题,但相对于我们边远的山区来说确实让人着难。因为有些村子居住不集中,山一家水一户的,特别是地理位置相当的恶劣,全村只见石头不见土。为此,笔者建议施工师傅们以实为据,拆分为二的办法,也就是尽量选择多台小型变压器在多个地点安装。这样有几大好处:一方面是减少停电用户,确保农村供电可靠率;二个方面是维护、检修和更换十分便利;三方面是小型变压器的接地所占面积不大,便于寻找和解决。笔者前两年见过一个有二百来户的村子,居住不集中,东西南北相距约在2公里左右,好似农网期间安装的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据该村村民介绍在一次大风暴雨中,变压器不幸烧坏。此村子离公路较远约8——10公里,加之下雨路滑,山高路陡,当地供电所派遣的外线施工人员和村民们共同奋战了将近一个星期才恢复供电。在今年初的电网建设中,我县级供电部门按照拆分为二的办法将村子的单台变压器换为三台,分三个地段同时向该村进行供电。据当地村民反映,七月初因倒树压线而烧毁了三组的一台20千伏安变压器,但由于该变压器容量小、重量轻,村民们于当天就协助供电所的人员换下安好,当晚就恢复供电。由此可见,山区的农变安装要依实而定,不能千篇一律按矩就班。

二、 人员素质的原因

在10千伏的农电系统中,农变的主要保护多数是高压熔断丝。为此,我们的农电人员在维护中,就一定要按其农变的容量来选择同等相配的熔断丝。笔者经过多年的积累实践:在县级农村供电企业的辖区中,大部分山区农变的容量多数为5千伏安、10千伏安、20千伏安、30千伏安、50千伏安、100千伏安这几种。作为农电维护人员来说,你只要记住以下方法就行:农变熔丝行不行,选择值一三五七。也就是5——10千伏安的变压器可用1安的熔断丝;10——30千伏安的变压器可用3安的熔断丝;30——50千伏安的变压器可用5安的熔断丝,50——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可选择7安的熔断丝;以此类推。在农网未改造以前,笔者见许多村子的农变管理是当地政府或村委。农变的熔断丝参差不齐,有铜丝、也有铝丝,甚至于三相都是铝丝,只要是线路故障,变压器非烧不可。自农网改造以后,农村的供电产权归属当地县级以上供电部门管理。农变的身体健康有了保证,运行寿命也有所增添。农变的维护人员也从当初的村委干部委托他人看管,变为了今天的农电员工专责负责。但据笔者了解,部分地区的农电员工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不按规定更换相匹配的熔断丝,认为只要是熔断丝都行,导致了一些农变一而再、再而三的损坏。不是上级供电部门没配,也不能怪所属供电所没查、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部分聘请的农电员工怕累、怕吃苦,贪图方便,顺手就换上。那知一旦线路故障或农变本身的故障,保护它的熔丝过大,导致故障时间过长而发热烧毁农变。针对类似情况不再发生,笔者认为所属供电所应该将农村变压器按月、季、年进行抽查,一旦查出所使用运行的熔断丝与运行农变容量不符,定当严惩其主管农电工,不能轻饶。

三、管理不善维护不当的原因

电力部门特别是县级供电企业,为了保证农变的经济运行和可靠性,对管理农变和维护农变作了许多规定。但有些农电员工却我行我素,不加以自己辖区内的农变管理。笔者走看了一些村子的运行农变,不要说如何管理、就是简单维护都是说不过。因为农变处的接地线已经被弄断得只剩下股把钢丝,而计量箱已经锈浊,值得可笑的是硅胶早已变色。而农电员工月月抄表收费,难道就没有瞧见。凭心而论,凭责而谈,作为农电工的你,抄表收费、设备巡视、检查和维护是你的职责。但话又说回来,加强农电管理,完善农电管理体制是我们供电部门的神圣职责。只要我们有完善的可行制度,农电员工们就必须按制度行事。可从农网到今已有十多年了,我们的农电管理还不够完善吗?其实不然,是一些供电部门没按规行事,烧坏一台变压器,不开分析会、现场会,而是打个电话汇报就拉新的来更换。笔者在想,上级部门难道就不问问为什么会烧毁变压器的来龙去脉吗?作为农电管理部门,应该说小到烧坏一块表,大到损坏变压器或偏倒断电杆,都必须找出原因。

由以上几点我们可知,要想杜绝农变事故的不再发生,我们的农电员工不仅要对农电这项为民服务工作有责任感、紧迫感,甚至于自己要多学习、多思索,才会将我们的农电工作事业顶上一个新的台阶。

标签:农变事故原因,农变事故对策,关岭电力公司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